1、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等内容填写准确。2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50分);第11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3 .请将第I卷、第11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填在试卷或其他位置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写,第II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4 .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5分,共50分)1 .下列同学
2、的做法符合“遵守社会规则”这一要求的是()小张:我自觉遵守学校制度,从不迟到早退小华:不管什么事我都实话实说,从不说谎小钟:进入图书馆时,我能自觉地保持安静小郝:车多时我能红灯停绿灯行,否则视情况而定A.B.C.D.2 .一个人会有很多不同的“身份”,例如我和妈妈在一起时就是“子女身份”,坐在教室听课时就是“学生身份”,在餐馆吃饭时就是“顾客身份”。这些都表明了A.个人是社会的一员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每个人都没有身份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3 .慎独,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守道德准则。下列行为符合慎独要求的有()父母不在家依然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捡到遗失
3、财物后悄悄地将其据习己有考试时即便没有老师监考也绝不作弊看到路上有垃圾立刻捡起来已成习惯A.B.C.D.4 .2022年8月28日至29日,以“弘扬时代新风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的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天津举办。携手共绘网络文明美好画卷,中学生要()抵制不良信息,规范网络语言放弃学习,做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网络生态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A.B.C.D.5 .小菲和父母在浏览网络信息。爸爸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广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通知是好文,我得点赞、转发!”妈妈说:“学习强国平台真不错,内容丰富,让人学习热情高涨!”小菲说:“怎么这么多八卦新闻?太无聊了!不看!”下列对
4、以上情境认识正确的有()网络信息庞杂冗余,无法取舍点赞、转发好文,传播网络正能量针对网络上的无聊信息,要学会主动过滤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提升自我素养A.B.C.D.6 .“两微一抖”已成为大众传播时代的社会符号,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型传播格局。用户在网络上的言行更加随心所欲,容易逾越法律和道德的限度。这要求公民()加大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健康上网,文明、理性发言集中整治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问题遵守法律,积极践行向上、向善的网络交往方式A.B.C.D.7 .中国铁路局规定:从2023年1月1日起,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为分界线。对于这条
5、规定,理解不正确的是()A.改进规则,符合社会发展需要B.维护特权,体现正义的要求C.践行平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D.特殊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8 .下列古语中最能启示人们,要学会“自律”的是()A.梨虽无主,我心有主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C.人而无礼,焉以为德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9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明所在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案件研究,其中正确的是()李某用油漆在人行道私自划设停车位一一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吴某违章停车,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一一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向交警部门举报张某酒后与人斗殴,伤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一一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向公安局报警刘某因贩毒、抢劫被判死
6、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一是一般违法行为,属于犯罪A.B.C.D.10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下列语句能体现“礼”的是()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一论语B.人而无礼,焉以为德一一法言问道C.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一一论语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一孟子11 .“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没有人下人”启示我们与人交往要()A.平等对待他人B.学会欣赏他人C.学会换位思考D.积极关注、重视他人12 .“当你对别人无礼后,你的言
7、行就像钉子一样在人们心灵中留下疤痕。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疤痕永远存在。”这句话告诉我们()A.对人没礼貌,会造成对人的伤害,而有些伤害是无法弥补的B.说声对不起只能加深对别人的伤害乐C.伤害了别人没必要道歉,道歉也没用D.讲礼貌不能消除对别人的伤害13 .人的身份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我与小童是同学,我与小童的关系属于()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法律关系14 .近年来,吉林省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深入校园讲好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授交通安全知识。公安交管部门此举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养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减轻交通违法处罚力度引导青少年完善社会规则A.B.C.
8、D.15 .请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小林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一被拘留10天A.私自离校,旷课逃学B.散播谣言,扰乱秩序C.殴打他人,致其重伤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16 .未成年人小军在继承去世父亲的遗产上与姑姑产生了矛盾,他想维护自己的权益,并想找一些能够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下列选项中属于这样机构的是()教育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财政局A.B.C.D.17 .放学回家,小浩远远看见有人在鬼鬼祟祟地撬邻居家的门,立即打电话报警,并暗中监视他的动向。小浩的做法是()A.见义勇为,不顾个人安危B.胆小懦弱,缺乏勇气智慧C.多管闲事,侵犯他人隐私D.守护正义,善于同违法犯罪
9、分子作斗争18 .济南一位“90后”的店主小刘决定将自己经营了5年的馅饼店关掉,而在关店之前,他主动提醒新老顾客退掉会员储值卡。店主小刘的做法得到网友们的一致称赞。这启示我们()树立诚信意识,主动承担责任以责任化解矛盾,以行动践行诚信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积极弘扬诚信文化,恪守诚信要求A.B.C.D.19 .诚信,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熟人社会”逐渐瓦解,利益主体更趋多元,经济社会交往常常在陌生地、陌生人之间进行,对全社会诚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下列现象符合诚信要求的有()商家销售产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网购产品宣传图与实物相符资金紧张
10、未按时归还银行贷款企业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活动A.B.C.D.20.2023年2月4日,许广高速湖南望城路段一辆SUV错过高速口后急刹车想倒车,导致后方车辆与其相撞。两位车主没有根据交通法把车子从主车道上移开,也没有拿出警示牌提醒后面的车辆,前车车主找后车车主理论时,导致后方多车相撞,造成66人受伤、16人死亡。这一事故的发生告诉我们()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要敬畏规则,遵守规则要尊重他人情绪是不稳定的,是无法调控的A.B.C.D.第11卷(非选择题共50分)21.【丰富的社会生活】为推动“理论+实践”的思政课堂改革,贯通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暑假期间某学校开展如下项目式的学习活动。项目一:离开父
11、母一周,到研学活动基地体验农耕生活、探索3D打印等。项目二:用一周时间,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会做饭,并且独立完成一家人的一日三餐。项目三:参加夏令营,自己准备行李物品,并独立与夏令营老师同学沟通。项目四:主动去所在小区物业帮忙,做好垃圾分类等宣传工作。八年级学生小美认真完成了该活动,感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大大提升,体会到发挥自我价值的幸福。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1 1网络生活新空间】小明期中考试成绩优秀,妈妈给他配了一部智能手机。拿到手机,小明立刻与远在新加坡留学的表哥视频聊天,兄弟之间的感情更加亲近了。小明发现利用手机不仅可以查阅资料,学习新知,广交朋友,还可以聊微信,刷抖
12、音,购物等等,足不出户,便可知万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小明感叹:“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小明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学会了网络直播,业余时间,小明经常回到老家利用直播平台帮助村里农户推广滞销的特色小米,为小米销售提供了新的途径。假期里小明利用社交平台参与网络问政,把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政府,并得到有效解决。小明感叹:“一机在手,社会尽有!”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广告插件无处不在,明星八卦扑面而来,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后来小明迷恋上网络直播和游戏,成绩不断下滑,经常旷课,越来越不愿与人打交道,经常宅在家里,沉迷直播和游戏,最终导致精神萎靡、学业荒废。小明再一次感叹:“一机在手,毁我所有!”(1)
13、网络是把双刃剑。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2)小明的变化启示我们怎样利用网络。23 .【遵守社会规则】请从遵守和维护规则角度对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析。24 .【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大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在亚运会开赛前,某校开展了一期主题倡议活动,小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助力亚运,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必须文明有礼。率小吉你赞成小吉的看法吗?请运用文明有礼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25 .【做守法的公民】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
14、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1)谈谈你从陈某的案例中得到哪些警示。2023年10月19日,神舟十七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谭吴瑜执笔设计的标识最终入选,这是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任务标识中。唯一一个由高校学生执笔设计并被选用的作品。(2)身为“00后”的青春一代,看到谭昊瑜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中国航天事业助力,谈谈你内心的感悟。不少于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