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8231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中山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中山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中山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中山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中山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七上安溪期中)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 铁皮生锈B . 葵花向阳C . 电闪雷鸣D . 江河奔流2. (2分) (2017八下邹平期中) 自然界中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称为( )A . 生物的生长B . 生物的繁殖C . 生物的运动D . 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3. (2分) (2015七上藁城期末)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若是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A . 大

2、光圈,平面镜B . 大光圈,凹面镜C . 小光圈,平面镜D . 小光圈,凹面镜4. (2分) (2018九下邻水模拟)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镜对光B . 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C . 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 .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5. (2分) (2016七上台前期中) 如图所示的和代表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则和分别代表( )A . 粗、细准焦螺旋B . 目镜、物镜C . 镜臂、镜筒D . 遮光器、反光镜6. (2分) (2017九上北京月考) 下图所

3、示为显微镜下的花粉粒,若想在高倍镜下观察花粉粒P,需先将花粉粒P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 )A . 左上方B . 右下方C . 右上方D . 左下方7. (2分)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A . 玻片上B . 物镜上C . 目镜上D . 反光镜上8. (2分) (2018随州模拟) 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B . 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C . 若玻片往左移

4、则视野中的物像也会往左移D . 若在甲看中到模糊的物像,则改换成乙就可看到清晰的物像9. (2分) (2016八上太仓期末) 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表:上述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 .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 . 水量过多C . 蛙卵数过少D . 水中没有放置水草10. (2分) (2018八上澄海期末) 小明经常看见广告上说:“洗手液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存活。”他想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于是他和小聪两人分别进行了探究,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聪的实验比小明的实验更合理B . 手指按培养基之前,培养基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5、C . “手指往培养基轻轻按一下”的操作相当于接种D . “手指往培养基轻轻按一下”后,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11. (2分) (2016七上建瓯月考)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变量是( ) A . 光照B . 湿度C . 温度D . 空气12. (2分) 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分层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 )A . 阳光B . 温度C . 空气D . 盐度13. (2分) (2019七上五华期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下列关于黄粉蝶和油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油菜与黄粉蝶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少了器官B . 与油菜的根毛细

6、胞相比,黄粉蝶的细胞缺少了细胞壁和液泡C . 给油菜施用有机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有机物D . 油菜能为黄粉蝶提供花蜜、花粉和汁液,但黄粉蝶对油菜的繁殖没有帮助作用14. (2分) (2018七上丹江口期中) 麦田里的杂草和麦子争夺阳光、养料、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 . 捕食关系B . 合作关系C . 竞争关系D . 互助关系15. (2分) (2017八下宜兴期中) 有一种山羊,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中的精品某地区牧草优质,大量引进养殖这种山羊,山羊的数量连年增长几年后,山羊把草根和灌木树叶都啃食掉了结果当地的草场和灌木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草场沙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 )

7、A . 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B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 . 环境能影响生物16. (2分) (2017高密模拟) 下列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诗句或谚语是( ) A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 . 大树底下好乘凉C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7. (2分) (2018七上乐东期中) 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很难被天敌发现。这种现象属于 A . 环境影响生物B . 生物适应环境C . 生物影响环境D . 生物破坏环境18. (2分) (2016七上抚州期中) 水葫芦是我国从外国引进的一种生物,曾用它来净

8、化污水,但后来因为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严重威胁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以下描述最科学的是(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B . 生物能适应环境C .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D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9. (2分) (2015七上科左中旗期中) 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对于生物和环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 .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 .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D .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20. (2分) (2018七上姜堰期末) 蚯蚓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枯枝残叶等,因而在

9、生态系统中属于( )A . 生产者B . 消费者C . 分解者D . 非生物成分21. (2分) (2015七上武威月考) 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 草B . 吃虫鸟C . 细菌D . 猪22. (2分)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B . 动物和植物组成的C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D . 所有生物组成的23. (2分) (2018七上揭西期中) 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 ) A . 所有活细胞中B . 叶肉细胞中C . 叶的细胞中D . 含叶绿体的细胞中24. (2分) 家庭中养鱼可以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养鱼时,人们喜欢在鱼缸

10、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A . 增加水中氧的含量B . 能美化环境C . 清洁鱼缸里的水D . 起到杀菌作用25. (2分)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 )A . 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并产生氧气B . 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并产生淀粉C .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和淀粉D . 光合作用在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26. (2分) (2018滨州) 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B . 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C . 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和三部分D . 多数植物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2

11、7. (2分) (2017七下临淄期中)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变量是水分的多少B . 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C . 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D . 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28. (2分) (2016七上台安期中) 将大小相同的白菜分别栽在ABCD四个盆中,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白菜长的最旺的是( )A . 施含钾的肥料B . 施含磷的肥料C . 施含氮的肥料D . 不施肥料的29. (2分) 小麦处于灌浆时期,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 . 蒸腾作用B . 光合作用C

12、 . 呼吸作用D . 种子的生长膨大30. (2分) (2017海州模拟) 刚刚萎蔫的青菜放在清水中,青菜发生的变化是( )A . 细胞吸水,菜变硬B . 细胞吸水,菜变软C . 细胞失水,菜变硬D . 细胞失水,菜变软二、 解答题 (共2题;共15分)31. (8分) (2015七上思茅期中) 图1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的放大仪器,请回答以下为题:(1) 在视野中有污点影响观察,李逵转动1_,发现污点不动,说明污点有可能在_或玻片标本上(2) 李逵发现视野太亮刺眼,他可以使用_和_调节光线变弱(3) 李逵发现将原来使用的5x目镜和10x物镜的显微镜,调整为16x目镜后,原来的图象变模糊了,此时他

13、应该使用_此时显微镜放大倍数是_倍看到的是视野乙图(4) 根据图2甲图,物像偏了,李逵应将玻片标本向_移动,他发现显微镜放大倍数增加后视野中的细胞变大,数目_(填“增加”或“减少”)32. (7分) 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请根据图示,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_(用箭头和序号表示)(2) 上述图操作有误,请改正_(3) 步骤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_;步骤中,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_(4) 进行步骤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

14、片中是否含有_(5) 步骤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_(6) 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M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请答出两条)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解答题 (共2题;共15分)31-1、31-2、31-3、31-4、32-1、32-2、32-3、32-4、32-5、3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