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2502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1,00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目录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第二节 尿常规检查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血液的作用血液的作用:输送营养、氧气、抗体、激素和排泄废物、调节水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一般成人的血液占体重的 8%9%,总量为 50006000ml,血液的 pH 为 7.357.45,比重为 1.0501.060。血液成分可分为两大部分:血液成分可分为两大部分:血浆(无形成分,去细胞后的液体部分,占血液总量的 55%60%;包括 91%92%的水分,以及 10%左右的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酶、激素等。)细胞(有形成分,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

2、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的内容通常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血液有形成分的检查。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一、红细胞计数(一、红细胞计数(RBC)-单位体积里的红细胞数量(一)简述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1/2),是呼吸载体,能携带和释放氧气至全身各个组织,并运输二氧化碳,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并具有免疫黏附作用。免疫黏附作用可增强吞噬性白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作用,消除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防止复合物在易感区域形成可能有害的沉淀物。正常参考区间正常参考区间女性(3.55.0)1012 L男性(4.05.5)1012 L(略高于女性)儿童(4.25.2)1012 L(下限略高于成年女

3、性)新生儿(6.07.0)1012 L(明显高于成年男性和女性)。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一、红细胞计数(一、红细胞计数(RBC)(二)临床意义(病理变化)1.红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血红蛋白增多(1)相对性增多:连续性呕吐、反复腹泻、排汗过多、休克、多汗、大面积烧伤,由于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浓度相应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2)绝对性增多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和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患者(肾癌细胞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生成)(病理性缺氧及肾癌)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

4、0)1012 L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一、红细胞计数(一、红细胞计数(RBC)(二)临床意义(病理变化)2.红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血红蛋白减少(1)造血物质缺乏(缺乏合成材料)由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引起,如慢性胃肠道疾病、酗酒、偏食等,引起铁、叶酸等造血物质不足,或蛋白质、铜、维生素 C、维生素 B12 不足均可致贫血。(2)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合成功能差)原发性或由药物、放射等多种理化因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症骨转移(白细胞、癌细胞的大量繁殖,影响红细胞的生成)等,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一、红细胞计数(一、红细胞计数(RBC)(二)临床意义(病理变化)2.红细胞减少(

5、3)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合成功能正常,但破坏或丢失太多)如先天失血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出血等。(4)继发性贫血(慢性炎症等)如各种炎症(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风湿)、内分泌病。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一、红细胞计数(一、红细胞计数(RBC)(二)临床意义(生理变化)1、年龄 2、时间 上午7点出现高峰3、采血部位 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结果低10%-15%4、精神因素 5、气压 高原红6、献血7、妊娠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二、血红蛋白(二、血红蛋白(Hb)(一)简述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

6、能。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诊断贫血的标准: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三项指标之一中的任何一项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值参考范围的低限,但血红蛋白作为诊断指标的应用最为广泛。)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二、血红蛋白(二、血红蛋白(Hb)(一)简述参考范围:(记忆方法同红细胞)女性:110150gL男性:120160gL(上下限都比女性高 20)儿童:l20140gL(下限略高于成年女性)新生儿:180190gL(显著高于成年男性和女性)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二、血红蛋白(二、血红蛋白(Hb)(二)临床意义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极重度贫血Hb 1;在急

7、性或轻型肝炎时;在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血清,血清 ALT 升高幅度升高幅度大于大于 AST,(,(ASTALT)1;(即即 ASTALT 比值越高,肝比值越高,肝脏病变越慢性化)脏病变越慢性化)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 (二)(二)临床意义(与临床意义(与 ALT 基本同;以慢性肝炎、肝硬化最明基本同;以慢性肝炎、肝硬化最明显)显)(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梗时心梗时 AST 活力最高,在发病后活力最高,在发病后 68 小时小时 AST 开始上升,开始上升,l824 小时后达高峰。但单纯心绞痛时,小时后达高峰。但单纯心绞痛时,AST

8、 正常正常。(3)其他疾病)其他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腺炎、钩端螺旋体病、肌肉挫伤、坏疽、溶血性疾病。腺炎、钩端螺旋体病、肌肉挫伤、坏疽、溶血性疾病。(4)用药)用药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时,具体与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时,具体与 ALT 类同类同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三、血清三、血清-谷氨酰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GGT,T-GT )(一)简述(一)简述是将肽或其他化合物的是将肽或其他化合物的-谷氨酰基转移至某些谷氨酰基转移至某些谷氨酰受体谷氨酰受体上的酶。上的酶。-GT 主要主要存在于血清及除肌肉外的所有组织中,如

9、存在于血清及除肌肉外的所有组织中,如肾、胰、肝、大肠、心肌组织中,其中以肾脏最高。肾、胰、肝、大肠、心肌组织中,其中以肾脏最高。参考范围:参考范围:速率法速率法男性男性 50UL女性女性 30UL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三、血清三、血清-谷氨酰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GGT)(二)临床意义(技巧性归纳记忆)(二)临床意义(技巧性归纳记忆)(升高可见于除肌肉组织外所有组织疾病,尤其是肝胆疾升高可见于除肌肉组织外所有组织疾病,尤其是肝胆疾病、胰腺疾病病、胰腺疾病/二苯乙醇可使之升高)二苯乙醇可使之升高)GGT 升高见于:升高见于:(1)肝胆疾病)肝胆疾病肝内或肝后胆管梗阻者血清肝内或肝后胆管梗阻者血清GG

10、T上升最高,可达正常水平的上升最高,可达正常水平的 530 倍,倍,GGT 对阻塞性黄疸性胆管炎、胆囊炎的敏感性高于对阻塞性黄疸性胆管炎、胆囊炎的敏感性高于碱性磷酸酶,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炎患者的碱性磷酸酶,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炎患者的GGT水平也高,且较水平也高,且较其他肝脏酶类上升显著;传染性肝炎其他肝脏酶类上升显著;传染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中毒者、脂肪肝、药物中毒者的的GGT中度升高,一般为正常参考值的中度升高,一般为正常参考值的 25 倍;酒精性肝硬倍;酒精性肝硬化、大多数嗜酒者化、大多数嗜酒者GGT值可升高。值可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GGT持续持续升高,提示病情不稳定或有恶化

11、趋势;而逐渐下降,则提示肝升高,提示病情不稳定或有恶化趋势;而逐渐下降,则提示肝内病变向非活动区域移行内病变向非活动区域移行。原发性肝癌时,血清。原发性肝癌时,血清GGT活性显著活性显著升高。升高。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三、血清三、血清-谷氨酰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GGT)(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GGT 升高见于:升高见于:(2)胰腺疾病)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可达参考上限的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可达参考上限的 515 倍。囊纤维倍。囊纤维化(胰纤维性囊肿瘤)伴有肝并发症时化(胰纤维性囊肿瘤)伴有肝并发症时GGT值可升高。值可升高。(3)其他疾病)其他疾病脂肪肝、心肌梗死、前列腺肿

12、瘤。脂肪肝、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4)用药(二苯乙醇)用药(二苯乙醇)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GGT 升高。升高。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四、血清碱性磷酸酶(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一)简述(一)简述碱性磷酸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其中以骨、肝、乳碱性磷酸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其中以骨、肝、乳腺、小肠、肾脏的浓度较高。腺、小肠、肾脏的浓度较高。参考范围:参考范围:速率法速率法女性女性:l12 岁岁500U;大于;大于 l5 岁岁 40150UL男性:男性:l12 岁岁500UL;12l5 岁岁750UL;大于;大于 2

13、5 岁岁 40150UL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四、血清碱性磷酸酶(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二)临床意义(技巧性归纳记忆)(二)临床意义(技巧性归纳记忆)(骨骼、肝脏含量高,升高见于肝胆疾病、骨骼疾病骨骼、肝脏含量高,升高见于肝胆疾病、骨骼疾病/他汀类药物可使之升高。)他汀类药物可使之升高。)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1)肝胆疾病)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结石、胰腺头癌、急性或慢性黄疽性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结石、胰腺头癌、急性或慢性黄疽性肝炎、肝癌、肝外阻塞。肝炎、肝癌、肝外阻塞。(2)骨骼疾病)骨骼疾病骨损伤、骨疾病、变形性骨炎症(骨损伤、骨疾病、变形性骨炎症(P

14、aget 病),使成骨细胞内病),使成骨细胞内有高度的有高度的 ALP 释放人血,如纤维骨炎、骨折恢复期释放人血,如纤维骨炎、骨折恢复期、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等,因为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等,因为 ALP 生成亢进,血清生成亢进,血清 ALP 或活性升高。或活性升高。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四、血清碱性磷酸酶(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二)临床意义(技巧性归纳记忆)(二)临床意义(技巧性归纳记忆)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3)用药)用药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的不良反应,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的不良反应,可导致可导致 ALP 升高。升

15、高。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五、血清总蛋白(五、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和球蛋白(G)(一)简述(了解即可,记住(一)简述(了解即可,记住 A/G=1.52.5)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均由肝脏细胞合成,总蛋白球蛋白均由肝脏细胞合成,总蛋白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之和。血浆蛋白具有维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之和。血浆蛋白具有维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机体免疫、凝血和抗凝血及营养等生理功能。透压、运输、机体免疫、凝血和抗凝血及营养等生理功能。当肝脏受损时,血浆蛋白减少,在炎症性肝细胞破坏和抗原性当肝脏受损时,血浆蛋白减少,在炎症性肝细胞

16、破坏和抗原性改变时,可刺激免疫系统致改变时,可刺激免疫系统致一球蛋白比例增高,此刻总蛋白一球蛋白比例增高,此刻总蛋白量变化不大,但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量变化不大,但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AG)会变小)会变小,甚至,甚至发生倒置。为了反映肝脏功能的实际情况,在做血清总蛋白测发生倒置。为了反映肝脏功能的实际情况,在做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同时,尚需要测定定的同时,尚需要测定AG 比值,其结果以比值,其结果以 g/L 表示。表示。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五、血清总蛋白(五、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和球蛋白(G)(一)简述(了解即可,记住(一)简述(了解即可,记住 A/G=1.52.

17、5)参考范围:参考范围:总蛋白(总蛋白(TP):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新生儿新生儿 4670g/L;成人;成人 6080gL白蛋白(白蛋白(A):溴甲酚氯法溴甲酚氯法_新生儿新生儿 2844gL;成人;成人 3555g/L球蛋白(球蛋白(G):2030gLAG 比值比值 l.52.5:1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五、血清总蛋白(五、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和球蛋白(G)(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蛋白(1)血清总蛋白增高)血清总蛋白增高各种原因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休克、高各种原因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休克、高热、肾上腺皮质功能

18、减退等。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血清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血清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五、血清总蛋白(五、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和球蛋白(G)(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蛋白(2)血清总蛋白降低)血清总蛋白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入不足:营养不良、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入不足: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消化吸收不良。血清水分增加,血液被稀释:可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减少,血清水分增加,血液被稀释:可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减少,如水钠潴留或静脉应用过多的低渗溶液。如

19、水钠潴留或静脉应用过多的低渗溶液。疾病:患有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急性大疾病:患有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甲亢、慢性肾脏病变、肾病综合出血、严重烧伤、甲亢、慢性肾脏病变、肾病综合征、胸腹腔积液、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障碍。征、胸腹腔积液、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障碍。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五、血清总蛋白(五、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和球蛋白(G)(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2.白蛋白(白蛋白(维持渗透压和营养状况,反应肝功能受损)维持渗透压和营养状况,反应肝功能受损)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机体营养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

20、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机体营养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白蛋白浓度降低)白蛋白浓度降低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消耗增加:多种慢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甲亢;消耗增加:多种慢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甲亢;丢失过多:如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慢性肾脏病变。丢失过多:如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慢性肾脏病变。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若持续低于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若持续低于 30g/L,则提示,则提示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2)白蛋白浓度增高)白蛋白浓度增高见于严重失水而致的血浆浓缩。见于严重失水而致的血浆浓缩。第四节 肝功能

21、检查五、血清总蛋白(五、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和球蛋白(G)(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3.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包括球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包括-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等,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球蛋白增高主要以球蛋白等,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球蛋白增高主要以-球蛋白增球蛋白增高为主。高为主。(1)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增高(炎症、感染(炎症、感染/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骨髓瘤、淋巴瘤)骨髓瘤、淋巴瘤)炎症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疟疾、黑热病、麻风病、炎症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疟疾、黑热病、麻风病、血吸虫病、肝炎、亚急性心内

22、膜炎。血吸虫病、肝炎、亚急性心内膜炎。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肝硬化。骨髓瘤和淋巴瘤(瘤细胞分泌大量单一的球蛋白,这种球骨髓瘤和淋巴瘤(瘤细胞分泌大量单一的球蛋白,这种球蛋白没有正常的免疫功能)、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蛋白没有正常的免疫功能)、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五、血清总蛋白(五、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和球蛋白(G)(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3.球蛋白球蛋白(2)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23、主要是合成减少,可见于:主要是合成减少,可见于:生理性减少:出生后至生理性减少:出生后至 3 岁。岁。免疫功能抑制: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免疫功能抑制: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低低-球蛋白血症。球蛋白血症。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五、血清总蛋白(五、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和球蛋白(G)总结白蛋白(总结白蛋白(A)和球蛋白()和球蛋白(G):):白蛋白白蛋白维持渗透压和营养状况,反应肝功能受损;营维持渗透压和营养状况,反应肝功能受损;营养不良、消耗过多、丢失过多、合成障碍均可使之降低。养不良、消耗过多、丢失过多、合成障碍均可使之降低。球蛋白球蛋白

24、参与机体免疫,增高见于炎症感染参与机体免疫,增高见于炎症感染/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骨髓瘤、淋巴瘤;降低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骨髓瘤、淋巴瘤;降低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实质性损害、肾病综合征时,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实质性损害、肾病综合征时,AG 减小,常小于减小,常小于 1;急性肝炎早期,;急性肝炎早期,AG 正常。正常。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肾脏的功能主要是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调节肾脏的功能主要是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调节和维持体液容量和成分(水分和渗透压、电解质和维持体液容量和成分(水分和渗透压、电解质、酸碱度)

25、酸碱度);维持机体内环境(血压、内分泌)的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血压、内分泌)的平衡一、血清尿素氮(一、血清尿素氮(BUN)(一)正常值参考范围(一)正常值参考范围尿素是人体蛋白质的代谢产物。血清中的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尿素是人体蛋白质的代谢产物。血清中的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通过测定尿素氮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通过测定尿素氮,可了解肾,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小球的滤过功能。参考范围:速率法参考范围:速率法成人:成人:3.27.1mmolL(记住)(记住)婴儿、儿童:婴儿、儿童:1.86.5mmolL(略低于成人)(略低于成人)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一、血清尿素氮(

26、一、血清尿素氮(BUN)(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血清尿素氮增高血清尿素氮增高(1)肾脏疾病)肾脏疾病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检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检测值可无变化。测值可无变化。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 60%70%已受损害已受损害。因此,尿素氮测定不能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不。因此,尿素氮测定不能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测定指标,但对全的测定指标,但对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的诊断有特殊的的诊断有特殊的价值。价值。(2)泌尿系统疾病(肾后性氮质血症)泌尿系统疾病(肾后

27、性氮质血症)泌尿道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疾病使尿路梗阻等引泌尿道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疾病使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尿素氮检测值增高。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尿素氮检测值增高。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一、血清尿素氮(一、血清尿素氮(BUN)(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血清尿素氮增高血清尿素氮增高(3)其他(肾前性氮质血症)其他(肾前性氮质血症)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水肿、腹水、胆道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水肿、腹水、胆道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妊娠后期妇女、磷、砷等化学中毒等,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妊娠后期妇女、磷、

28、砷等化学中毒等,心输出量减少或继发于失血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肾脏灌注下降均心输出量减少或继发于失血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肾脏灌注下降均会引起会引起 BUN 升高。升高。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一、血清尿素氮(一、血清尿素氮(BUN)(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2.血清尿素氮降低血清尿素氮降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二、血肌酐(二、血肌酐(Cr)(一)正常值参考范围(一)正常值参考范围肌酐是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肌肉代谢产物)。肌酐是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肌肉代谢产物)。血肌酐基本不受饮食、高分子代谢等肾外因素的影响。在外源血肌酐基本不受

29、饮食、高分子代谢等肾外因素的影响。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体内肌酐生成量恒定的情况下,其浓度取性肌酐摄入量稳定,体内肌酐生成量恒定的情况下,其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因此,血肌酐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因此,血肌酐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当肾实质受到损害时,肾小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当肾实质受到损害时,肾小球的滤过率就会降低,血肌酐浓度就会上升。球的滤过率就会降低,血肌酐浓度就会上升。正常值范围:正常值范围:酶法酶法 男性:男性:59104molL女性:女性:4584molL儿童:儿童:0-7天天5397molL 1周周-1月月2762m

30、olL 1月月-1岁岁1835molL 1岁岁-16岁岁1862molL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二、血肌酐(二、血肌酐(Cr)(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血肌酐增高见于:血肌酐增高见于:(1)肾脏疾病(各种类型肾病)肾脏疾病(各种类型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硬化、多囊肾、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硬化、多囊肾、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尤其是慢性肾炎者,尤其是慢性肾炎者,Cr 越高,预后越差。越高,预后越差。(2)其他)其他休克、心力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失血、脱水、剧烈活休克、心力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失血、脱水、剧烈活动。动。仅当肾小

31、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仅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 30%50%时,血中肌酐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数值才明显上升。因此,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因此,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可以表现为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一、淀粉酶(一、淀粉酶(AMY AMY)(一)简述(一)简述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分泌,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水解淀粉,生成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分泌,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水解淀粉,生成

32、葡萄糖、麦芽糖、寡糖和糊精。葡萄糖、麦芽糖、寡糖和糊精。淀粉酶分子量较小,可从肾小管滤过直接排出,当形成巨淀粉淀粉酶分子量较小,可从肾小管滤过直接排出,当形成巨淀粉酶后因分子量大,所以不能从肾脏排出,导致血液中的淀粉酶酶后因分子量大,所以不能从肾脏排出,导致血液中的淀粉酶活性升高,而尿中的淀粉酶活性低于正常。活性升高,而尿中的淀粉酶活性低于正常。参考范围:速率法参考范围:速率法 血清血清 8080220U220UL L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一、淀粉酶(一、淀粉酶(AMY AMY)(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淀粉酶增高淀粉酶增高淀粉酶增高淀粉酶增高(急

33、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血清淀粉酶的诊断。血清淀粉酶升高尚可见于急性腮腺炎、胰腺脓肿、胰腺损伤升高尚可见于急性腮腺炎、胰腺脓肿、胰腺损伤 、胰腺肿瘤、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肾功能不全、肺癌、卵巢癌、腮腺损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肾功能不全、肺癌、卵巢癌、腮腺损伤、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肠梗阻、腹膜炎、急性阑尾炎、异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肠梗阻、腹膜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破裂、创伤性休克、大手术后、酮症酸中毒、肾移植后、位妊娠破裂、创伤性休克、大手术后、酮症酸中毒、肾移植后、肺炎、急性

34、酒精中毒等。肺炎、急性酒精中毒等。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一、淀粉酶(一、淀粉酶(AMY AMY)(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2.2.2.2.淀粉酶降低淀粉酶降低淀粉酶降低淀粉酶降低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等。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等。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的联合测定可提高对急性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的联合测定可提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同时测定。同时测定淀粉酶清除率及肌酐淀粉酶清除率及肌酐清除率清除率并计算其比值也可提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并计算其比值也可提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异性。第六节第

35、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二、二、肌肌酸激酶(酸激酶(CKCK)(一)简述(一)简述在体内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为在体内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为诊断骨骼肌和诊断骨骼肌和心肌疾病最敏感的指标,其增高与骨骼肌、心肌受损的程度基心肌疾病最敏感的指标,其增高与骨骼肌、心肌受损的程度基本本-致,尤其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致,尤其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参考范围:动态法参考范围:动态法 男性男性 25 25200U200UL L 女性女性 25 25170U170UL L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二、二、肌肌酸激酶(酸激酶(CK

36、CK)(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肌肌肌肌酸激酶增高酸激酶增高酸激酶增高酸激酶增高(1 1)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2 2)各种肌肉疾病各种肌肉疾病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发作期、各种肌肉损伤、挤压综合征、多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发作期、各种肌肉损伤、挤压综合征、多发性肌炎、手术后、剧烈运动或反复肌内注射。发性肌炎、手术后、剧烈运动或反复肌内注射。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二、二、肌肌酸激酶(酸激酶(CKCK)(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肌肌肌肌

37、酸激酶增高酸激酶增高酸激酶增高酸激酶增高(3 3)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惊厥、癫痫、甲状腺功能减脑梗死、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惊厥、癫痫、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退等。(4 4)服用)服用羟甲戊二酰辅酶羟甲戊二酰辅酶 A A 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或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或和贝丁酸类药联合应用和贝丁酸类药联合应用可增加发生肌病的危险,表现为可增加发生肌病的危险,表现为 CPK CPK 升高。升高。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二、二、肌肌酸激酶(酸激酶(CKCK)(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肌肌肌肌酸激酶增高酸激酶增高酸激酶增高

38、酸激酶增高(5 5)C CK-MBK-MB升高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升高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CK-BBCK-BB升高为脑部疾病的重要指标升高为脑部疾病的重要指标 CK-MMCK-MM升高为骨骼肌损伤的重要指标升高为骨骼肌损伤的重要指标2.2.2.2.磷酸激酶降低磷酸激酶降低磷酸激酶降低磷酸激酶降低 见于肝硬化等。见于肝硬化等。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三、血尿酸三、血尿酸(一)简述(一)简述尿酸为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尿酸为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98%98%被肾小管重吸收被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如发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可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和排泄,

39、如发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可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另外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嘌呤的合成与分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另外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嘌呤的合成与分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也较恒定。但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也较恒定。但当体内核酸大量分解(白血病、当体内核酸大量分解(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或食入高嘌呤食物时,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恶性肿瘤等)或食入高嘌呤食物时,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参考范围:参考范围:155155428mol428molL L酶法酶法 男性男性 180 180440mol440molL L 女性女性 120 120320mol320molL L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

40、化检查三、血尿酸三、血尿酸(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1 1)疾病疾病痛风、高尿酸血症、急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积水、紫癜、多痛风、高尿酸血症、急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积水、紫癜、多发性骨髓炎、重症肝炎等。发性骨髓炎、重症肝炎等。(2 2)核蛋白代谢增强核蛋白代谢增强如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增生不良、溶血性贫血、恶性贫如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增生不良、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一氧化碳血、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一氧化碳中毒、牛皮癣等。中毒、牛皮癣等。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三、

41、血尿酸三、血尿酸(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3 3)生理性生理性食用高嘌呤食物、木糖醇摄入过多、剧烈运动、禁食。食用高嘌呤食物、木糖醇摄入过多、剧烈运动、禁食。1.1.血尿酸血尿酸血尿酸血尿酸增高增高增高增高(4 4)药源性药源性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铅中毒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铅中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贝诺酯阿司匹林、贝诺酯;利尿剂利尿剂:氢氯噻嗪、甲氯噻嗪、贝美噻嗪、苄噻嗪、阿佐塞米、氢氯噻嗪、甲氯噻嗪、贝美噻嗪、苄噻嗪、阿佐塞米、托拉塞米、依他尼酸托拉塞米、依他尼酸;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

42、生化检查三、血尿酸三、血尿酸(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4 4)药源性药源性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利血平、喷布洛尔、替米沙坦、氯沙坦、二氮嗪利血平、喷布洛尔、替米沙坦、氯沙坦、二氮嗪;胰岛素胰岛素;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巯嘌呤、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西环孢素、巯嘌呤、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罗莫司;抗结核药抗结核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 C C、B1B1)等,因减少尿酸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等,因减少尿酸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症。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

43、检查三、血尿酸三、血尿酸(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2.2.2.2.血尿酸减少血尿酸减少血尿酸减少血尿酸减少(1 1 1 1)疾病疾病疾病疾病 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2 2 2 2)饮食饮食饮食饮食 高糖、高脂肪饮食。高糖、高脂肪饮食。高糖、高脂肪饮食。高糖、高脂肪饮食。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四四、血糖(、血糖(GLU GLU)(一)简述(一)简述血糖是指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来源是食物中的淀粉、肌内肌,来源是食物中的淀粉、肌内肌糖原、牛奶乳糖、蔗糖和麦芽糖等,经消化

44、吸收而生成葡萄糖。糖原、牛奶乳糖、蔗糖和麦芽糖等,经消化吸收而生成葡萄糖。大部分储存于肝脏和肌肉内,供应生命活动的能量。正常情况大部分储存于肝脏和肌肉内,供应生命活动的能量。正常情况下,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参与下,糖的合成、分解下,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参与下,糖的合成、分解与代谢处于动态而平衡状态,血糖保持相对稳定。临床通过监与代谢处于动态而平衡状态,血糖保持相对稳定。临床通过监测空腹、餐后血糖数值的变化来诊断疾病,掌握糖尿病的病情测空腹、餐后血糖数值的变化来诊断疾病,掌握糖尿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和治疗效果。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四四、血糖(、血糖(

45、GLU GLU)(一)简述(一)简述参考范围:邻甲苯胺法参考范围:邻甲苯胺法空腹血糖空腹血糖 成人成人 3.9 3.96.1 mmoL6.1 mmoLL L(7070110mg110mgdldl)儿童儿童 3.3 3.35.5 mmoL5.5 mmoLL L(6060100mg100mgdldl)(略低)(略低)餐后餐后 2 2 小时血糖小时血糖 7.8mmoL 7.8mmoLL L(140mg140mgdldl)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四四、血糖(、血糖(GLU GLU)(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血糖增高血糖增高血糖增高血糖增高(1 1)胰岛素功能

46、低下)胰岛素功能低下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高血糖。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高血糖。(2 2)导致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增多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腺垂体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腺垂体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巨人症、胰高血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巨人症、胰高血糖素瘤等。糖素瘤等。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四四、血糖(、血糖(GLU GLU)(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血糖增高血糖增高血糖增高血糖增高(3 3)其他疾病(应激性增高)其他疾病(应激性增高)

47、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重症脑炎、颅脑外伤、妊娠呕吐、脱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重症脑炎、颅脑外伤、妊娠呕吐、脱水、全身麻醉、情绪紧张。水、全身麻醉、情绪紧张。(4 4)用药)用药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可引起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如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可引起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如肾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上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松 、去炎松、去炎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可调节糖代谢,在中长程应用时可出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可调节糖代谢,在中长程应用时可出现多种代谢异常,包括高血糖;现多种代谢异常,包括高血糖;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

48、查四四、血糖(、血糖(GLU GLU)(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血糖增高血糖增高血糖增高血糖增高(4 4)用药)用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左甲状腺素钠、碘塞罗宁钠)可使胰岛素水平下(左甲状腺素钠、碘塞罗宁钠)可使胰岛素水平下降;降;利尿剂利尿剂(呋塞米、依他尼酸、氢氯噻嗪)可抑制胰岛素释放(呋塞米、依他尼酸、氢氯噻嗪)可抑制胰岛素释放 ,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或尿糖阳性;,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或尿糖阳性;加替沙星加替沙星可致严重或致死性低血糖或高血糖;可致严重或致死性低血糖或高血糖;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四四、血糖(、血糖(GLU GLU)(二)

49、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1.1.1.1.血糖增高血糖增高血糖增高血糖增高(4 4)用药)用药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氯丙嗪、奋乃进、三氟拉嗪等)可引起葡萄糖调节齐拉西酮、氯丙嗪、奋乃进、三氟拉嗪等)可引起葡萄糖调节功能异常,包括诱发糖尿病、加重原有糖尿病和导致糖尿病酮功能异常,包括诱发糖尿病、加重原有糖尿病和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酸中毒。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四四、血糖(、血糖(GLU GLU)(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2.2.血糖降低血糖降低(1 1)胰岛素分泌过多)胰

50、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素胰岛素细胞瘤。细胞瘤。(2 2)导致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减退)导致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减退肾上腺素皮质功能减退(爱迪生病)、腺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肾上腺素皮质功能减退(爱迪生病)、腺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腺功能减退等。(3 3)其他病症)其他病症长期营养不良、肝癌、重症肝炎、糖原积累病、酒精中毒、妊长期营养不良、肝癌、重症肝炎、糖原积累病、酒精中毒、妊娠、饥饿、剧烈运动等。娠、饥饿、剧烈运动等。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四四、血糖(、血糖(GLU GLU)(二)临床意义(二)临床意义2.2.血糖降低血糖降低(4 4)用药)用药用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