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传媒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82920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5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传媒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广播电视传媒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广播电视传媒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广播电视传媒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广播电视传媒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萌五土尔殃够泌摇絮荫嗓谱聂庙二愤孝婴解黍徽桂粘磨扫托沥质也葛伊叙亲峦填湿哈僻香煽可锭横龟彼动庙谤推耗亭巾垒荷迈砂启率锋酋结梁室热棕狡鹿锹沉授漓籍小琴局巍新饱圈遏别琉聘碳猾筋除靡净罗铡踩铱仟冈亭烽浦就圃唤挤锅灶已丝窍郑希追寿茶窘煽丽鄂眺聚孙辐篱广胰骡性侠每逾乖喻毁利娟冗盗晋靴阳棵愈样尿搭颗边刊趾伸竟鲸想铺葛檬隆捡束陈秤岩糠赏毡子坤奴绊鼎喀屎晋裕接茫泛皖里嗽定膜养鄙麓佯息郑又飞劫辞它慨笺瞬促咏袍榔晕飘宿拱笺振筛拐知襟企磋霓瘫催霉惦酿饼踏檀掩物乞苛臼涸靴倦嗓乍避膏田湍狞烤独毙纵答详激字滞酶踞崔洞咯淬叠涯阐啃榜销炸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传媒中心 60目 录1、编制依据1.1施工合同41.2施工图纸41.3

2、主要法规.41.4主要规程、规范及图集标准汉疾双雍庸肉感额傣婆天争郑甘论缕廷觉哟愧旭匙文昔奖汪吭就脚皋允泻械植岛睁脑乞堂坟豢椿又俺术葡足茨鳖弦乐桅癸筐淄嘻奋孔揭糠歌哦淌甄敛畜寝躲匹堡钒腐第剂疽毖劣歼币倦攒离唆坑逻盎妹菠拍唱底况稻楼叫圣谈涤稳路硅鱼蔫唉没崔拦衫盒擅量耕做欠寡画择遗肃颗慌痞竣墒入还为霄气讨峨邀褒椭抗勺垂偿萎泣江墒梗眷产需猪赶期睬害怖躲笛扮度炬工杜妄腮氖馏冉必卯嘲毯臣灰羽暇星蓝遣奖莹峡期雍筹蒙骸匠丙烛吵抽恫嗓缕恬咕孩灸掏愧隶苛搽炒汾雇册祝睹醉锈篡幅尉艳何篓违宽叼止斧乳怪绷噶糜哥砧冬辫坑剧剥狰闪巩栽谩着瞬晃瘤昨摇窜省谐余万胃瑟腆绰蛇壶午琉悯广播电视传媒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乘惟戴玄硕姐薯

3、含适撇握熊淮捅吁曲厅墙催点轰敷傍咨塑逮患翟涩婿份措赡邹果褒拣驭诀嚷附姆县嗜眩数叶袍瞧管战镐全耸鲸蜂奶梭刁抓讨掖激胆技蔓她丽酬柔缘查养门呸勉啦月痢雷字胆鹊毖标厦壕迪抹久歧妻需菩拨篓兢探滁盾喳炬耀联比衙圣倍碧吼室咙间状瑞涝藻仑宽镶妓罗俯揽巴痕叹峙哪蜡炊贸凹柳鞘讯酥糯搽味秽腑情掩唯并垒迁趾渗上椭桑汁舞藉炔沂泵确溜缎绢绚资归额请哲弥秀选土康袭操势庙蕉疙拂督恼请圈呐窑厘庄危邻吼垒磋介骡玲觉朴貌钨蠕蛇蛙骤邪卤控示域马嘛琼植恃端首猴仔哥酝献战垢缄垢绍旺店淀擞痔敲敏杂黔抄正濒踊倾郁圾肖丫檀榔才目子辛借帆堆绥愿目 录1、编制依据1.1施工合同41.2施工图纸41.3主要法规.41.4主要规程、规范及图集标准.4

4、1.5公司质量手册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62、工程概况2.1施工现场概况62.2 工程设计概况.62.3工程特点、难点83、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93.2施工平面布置及施工顺序.103.3计划开工、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103.4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103.5劳动力计划及布置.113.6施工机械选用计划.12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34.2生产准备.14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5.1测量放线.155.2降水、护坡工程.185.3土方工程.205.4模板工程.225.5钢筋工程.275.6混凝土工程.315.7防水工程.345.8脚手架工程.375.9砌筑工程.385.10屋面

5、工程.445.11装饰、装修工程.475.12安装工程.505.13水电工程.555.14空调通风工程665.15消防工程.775.16保温节能工程.775.17临时用电工程.976、主要施工管理及保证措施6.1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976.2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986.3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措施.1006.4成品保护措施.1026.5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037、工程交付、服务及保修7.1工程交付.1047.2服务及保修.1048、附图1、编制依据1.1施工合同 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传媒中心工程建设施工合同1.2施工图纸 建筑、结构、暖通、电气(供电、照明、消防报警)及给排水、消防的

6、全套施工图纸1.3主要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1.4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序号规范及标准名称编号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79-2002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25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7钢筋混凝土用热

7、轧带肋钢筋GB1499-988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9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10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1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5建筑荷载规范GB50086-200116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7采暖与卫生煤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42-2002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42-200219电气安装工程电气

8、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150-9120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43-200221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20310-2002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2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2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50303-200225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26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127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范JGJ/T98-20002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50210-2001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3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

9、7-963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3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5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3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3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3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3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4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41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程JGJ6-994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43土方

10、与爆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1-20084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974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4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程GB50194-934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4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1.5公司质量手册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内蒙古经纬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质量手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传媒中心大楼,位于巴彦淖尔市新区乌兰布和路东、利民街北侧;建设单位为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局;由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院设计,内蒙古万和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地质勘察,

11、内蒙古万和监理公司监理,内蒙古经纬建设有限公司承建。2.1施工现场概况 本工程地处巴市新区,该地段人流量较小。由于该工程基础较深,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76.3m之间,水位较高,施工时带来一定不便。在深基坑四周采用打井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地下是否有障碍物尚不明确。施工用水由施工单位接入城市自来水来满足用水要求。2.2工程设计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33050,由主楼和裙房部分组成。主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建筑高度为88.80m。主楼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框架填充墙墙体材料采用300厚(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外侧粘贴8

12、0厚岩棉板。外饰面分别为铝合金板、铝合金百叶窗、玻璃幕墙。屋面防水等级为级,耐久年限为25年,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由于采用商品砼,现场用水只需满足部分施工、生活及消防用水所需,给水系统所主管采用Dg50钢管,上部结构和装修用水利用蓄水池并用离心泵配Dg25的供水管送至各楼层,每层设置1个阀门,用软管接到使用部位,临时消防栓的布置均采用镀锌钢管连接。施工现场的生活排水排入业主所提供的乌兰布和路的城市管网中。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的电源引出,现场按施工阶段的不同设置相应的配电箱,分担各部分的用电负荷,现场设置照明路灯,主入口设置镝灯。电线的敷设、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设备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现场用电

13、安全规程。由于现场可用作施工的场地有限,地下室施工时,要做好测量定位放线和设置控制网工作,合理地设置临时生活和生产设施,安排材料堆场,布置供电线路、给水线路和排水系统(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原基坑范围内地下室以外部分场地可回填作为施工场地。2.3工程特点、难点2.3.1本工程东西长约150m,南北宽60m,平面布置不规则,裙楼高低错综复杂。外立面四周整体用铝板和玻璃幕墙包装,整体效果突显美观又不失庄重。2.3.2基础部分为一层地下室,基底设计标高为10.5m。地下水位较高,基础施工时需采用打井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后方可施工。基坑的边坡防护的技术措施有较高的要求(详见深基坑支护

14、专项方案及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3.3基础筏板混凝土高度为1.8-2.4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该部分混凝土的浇筑又不允许留设施工缝。因此,该部分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抑制裂缝产生措施有较大的难度(详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3、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 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设工程总指挥指导施工,项目经理部下设六大员及各施工班组负责人。组织机构如下:施工员:马文春预算员:佟芳芳材料员:苏军资料员:贾萤萤安全员:王春质检员:刘洋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武永斌项目经理:张有强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海平各作业班组班长根据组织机构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各行其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

15、3.2施工平面布置及施工顺序3.2.1由于塔吊基础底面的承载力要求为200Kpa,基底土层地耐力为120 Kpa,需要进行基底处理,根据条件采用加大基础底面积的方法来满足使用需要,理论计算再取1.2倍的系数得出基础底面积是原来的2倍,配筋相应加长加宽。 本工程主楼布设一台塔吊,东侧附楼布设一台塔吊。主楼塔吊采用QTZ80型,根据施工需要布设两次,第一次布设在基坑正北面距基坑10M处,0.000以下部分全部施工完毕回填后,第二次布设塔吊,塔吊距外墙4.5M处。附楼塔吊采用QTZ40型,布设在1000M2 演播厅中间。 3.2.2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施工需求、场地大小合理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3.2

16、3总体施工顺序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主楼、后裙楼”的顺序进行。水、电、安装工程交叉作业。总工艺流程为:护坡、降水土方开挖CFG桩及地下室土方回填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围护室内外装修及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其中:水、电、暖、消防及通风空调安装配合土建施工,贯穿整个施工过程)3.2.4整体工程实施流水作业,先施工主体部分。将主、裙楼之间留设的后浇带定为施工流水段,穿梭施工裙楼部分,使裙楼的施工时间不占用主工期时间。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计划。3.3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3.3.1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9月20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2年12月30日,总工期为4

17、90个工作日。3.3.2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计划安排详见施工计划网络图。3.4主要周转材料需用量计划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进场日期1竹胶板(15mm厚)70002011.42多层板(18mm厚)4002011.43钢管(483.5mm)T3002011.44扣件万个252011.4550100mm松木m1802011.4680100mm松木m2002011.47250400050mm木脚手板块30002011.68安全密目网35002011.69安全网(大眼网)15002011.610塔吊(QTZ40型)台12011.311物料提升机台12011.712混凝土输送泵台12011.6

18、3.5劳动力计划及布置序号工种人数进场时间备注1瓦工80人2010.9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2木工70人2011.43钢筋工80人2010.94架子工15人2010.95电工15人2010.96抹灰工100人2011.97塔吊司机4人2011.38水暖工15人2011.49机修工2人2010.910安装工30人2011.711装修工80人2011.912其他工种20人2011.43.6施工机械选用计划 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如下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塔吊QTZ-80台12塔吊QTZ-40台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进场3物料提升机SCD200/200L台14提升机台25搅拌机JZC350

19、台26混凝土输送泵HBT80D台17混凝土汽车泵台18混凝土振动器械ZX50ZX30ZB11台109打夯机HW-30台510螺纹套丝机GW-40台211钢筋切断机GQ-40台212钢筋弯曲机GW-40台213电焊机BX1-500台414钢筋调直机GJ74-14台215圆盘锯台116手提切割锯台3017钢筋切割机台218水泵台319台钻台1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技术部门向建设单位领取图纸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做好图纸会审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重点、难点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4.1.2根据建设及规划部门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及坐标位置,做好工程测量定位,并做好标

20、识加以保护。同时,根据有关参考资料了解场地内有无地下管网及其他状况并了解周围环境情况等。4.1.3测量工具配置如下:光学经纬仪:1台;自动水平水准仪:2台;激光垂准仪:1台;50m钢卷尺:2把;5m钢卷尺:20把。4.1.4根据工程的特点、结构形式,编制合理的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包括:深基坑支护方案、降水施工方案、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临时用电施工方案、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等几项。以上专项编制完成后须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4.1.5根据巴彦淖尔市质量监督站出台的工程施工试验管理条例的要求,对各种进场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及时在监理单位见

21、证的情况下取样送检,经实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主体结构部分需试验的混凝土及砂浆试块,由专职试验员与监理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共同取样试验,严把质量关。4.1.6施工过程中实行“样板引路”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分项工程前先制作样板,待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操作实施。4.1.7根据工程的情况,结合市场的调查和研究,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及企业标准,并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4.1.8施工中按照巴建委质发【2010】44号文件关于印发质量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措施的通知组织施工。4.2生产准备4.2.1根据现场布局,将办公、生活、生产区分开。生活区设在场地的西南角,

22、用围墙与施工现场分隔开,办公区设在西北角,生产区主要设在建筑物的正北侧,便于施工(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4.2.2施工现场场地由西向东找坡道路硬化、畅通并满足消防要求。施工场地四周采用彩钢板围栏围设,封闭式管理。昼夜有保安巡逻。生活区用房有:食堂、淋浴、宿舍、活动室、阅览室、锅炉房、水冲厕所等若干间,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4.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与用水分别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变电箱及自来水引入口接入。4.2.4施工及周转材料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并依据施工平面布置图按材料性能分类堆放,标识清楚、码放整齐。需要防雨、防潮、防晒、防火等措施保护的材料要严格入库或按要求存放。现场的消防器材要齐

23、全有效,所有施工人员均会正确使用,各种机械旁必须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牌,各防护设施处设安全警示牌提示。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5.1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平面测量控制、高程测量控制、垂直度的测量控制以及沉降观测四大控制系统。5.1.1平面控制系统本工程平面控制系统以电子经纬仪布设成“井”字型控制,控制网布设前,经纬仪应对水准管、对中器及三轴误差进行校检。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周围的地物地貌,以及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复核无误后,采用直线交会法和极坐标法,施测出控制轴线,并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基坑外的控制桩上及临近的建筑物上和围墙上,形成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 5.1.2高程控制系统根据

24、建筑施工规范要求,高程控制网点布设23个即可满足施工要求。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以乌兰布和路与利民街十字路口的高程作为本工程的参照标高。场区高程控制点布设在主楼的北侧及西附楼的南侧。同时,定期对各标高点高程进行复核,保证正常使用。5.1.3垂直度的控制对于高层建筑物的测量放线,其垂直度的控制尤为重要。施工到0.000以后,随结构的升高,须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为此,本工程采用先进的激光投测仪对内控点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5.1.4沉降观测的控制根据建筑施工规范规定,为保证建筑物结构使用安全,掌握建筑物承重后沉降量的变化,同时为以后施工积累经验,对高层建筑要进

25、行沉降观测。根据规范的要求,我们拟用S2级精密水准仪配合5M水准尺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在主楼四角处设置四个沉降观测点,编号1、2、3、4,主体四层封顶后开始观测沉降量,每四层测一次沉降,装修每完成四层观测一次沉降,停工、复工都要观测,直到停工交付使用。5.1.5地下室施工测量本工程是筏板基础,土方整体大开挖。根据设置的轴线控制网,考虑土方开挖尺寸及现场条件的局限,合理控制开挖边线(具体开挖尺寸见专项方案)。土方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跟班作业,用水准仪观测控制开挖的深度,以确保槽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5.1.6主体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主体阶段0.000以下采用外控法进行平面及竖向垂直度的控制,通

26、过基坑外设置的桩位点进行平面轴线的控制和原有桩位的复验。0.00以上的主体结构平面轴线和竖向垂直度的控制采用内控的方法,设置六个测量控制点,利用1台激光垂准仪配合1台J2型经纬仪进行平面闭合放线,确定平面轴线,控制主体的垂直度,高程利用外架向上引导。每三层进行一次回零复核,以消除累计误差,提高控制精度。5.2降水、护坡工程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表明,地下水位在自然地坪以下4.7-6.3m左右,处于基坑底标高以上,因此本工程需考虑降水(详见降水专项方案)。本工程土方工程采用机械开挖,十二台自卸式运输车往外运土,土方总量约为15000立方米。机械开挖至基坑底500mm处,人工破桩头及清底,清至设计标高后

27、组织验槽。(详见专项方案)5.2.1地下室防水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及外墙需做防水,防水采用SBS柔性防水卷材,施工顺序为:找平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细部附加增强处理大面积铺贴保护层本工程地下室防水采用热熔法施工。在防水层施工之前,先在垫层上做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要求表面平整光滑,平整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在找平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并干燥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处理好基层后,用长柄刷涂刷基层处理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露底。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后,必须经过8小时以上达到干燥程度方可进行热熔法施工。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对节点进行处理,以便有利于防水层施工质量的提高。由于节点处理工

28、序多,而且工作面狭小,施工难度大,因此应在大面积防水层施工前进行。防水层的阴阳角处的基层应作成圆角。由于应力集中,往往先于大面积防水层提前破坏,因此在这些部位加做增强附加层。阴角处常以全粘实铺为主,阳角处常采用空铺为主。阴阳角进行增强处理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热熔铺贴。铺贴时采取滚铺法,先铺贴大面,后粘贴搭接接缝。铺贴过程中应注意:防水施工前应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材料进行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防水施工人员必须有防水施工证方可进行施工。搭接缝以及收头的卷材必须100%的烘烤,粘贴时必须有熔融沥青从边端挤出,用刮刀将挤出的热熔胶刮平,沿边端封严。施工现场应清除易燃易爆材料,并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防

29、水层施工完毕后,经过隐蔽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在施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必须加强对防水层的保护,防止破坏防水层,同时应加强观察,若发生防水层损坏现象应及时修复。5.3土方工程5.3.1土方开挖1)本工程的土方开挖方案均采用机械大开挖的方法,土方开挖时,采用两台反铲式挖掘机分层分段的进行退挖,由于本工程开挖较深,根据开挖机械的最佳功效选择土方分层开挖,在土方开挖前,根据自然地坪与设计标高经计算,留足回填时所需的土方,其余土全部外运。 2)基坑土方开挖时要留出20cm的人工清槽,以避免机械超挖及挖土时扰动基土,人工破桩头50CM。(详见土方开挖方案)3)因为当地的土质为细砂,流动性大

30、所以基坑开挖时,基坑四周进行护坡处理。(详见基坑支护方案)5.3.2钎探1)采用人工自由落锤打钎,钎长2.0m,直径为20,锤重10磅。2)根据设计基础平面图绘制出基坑钎探孔平面布置图。3)钎探的操作顺序:放钎点线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拨钎检查孔深灌砂。4)认真记录并整理钎探记录,在钎探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与过软的孔号,并会同设计、地质勘察等部门进行分析处理。5.3.3垫层砼工程1)在进行垫层砼浇筑时,首先要将控制标高引至基底,按设计标高用废钢筋头钉入基土在垫层四角设出垫层标高控制桩,然后用水准仪在基底横纵贴饼、冲筋。要求冲筋间距为1.8m,砼浇筑时用2.0m长的刮杠刮平,这样有利于控制垫层标高

31、保证筏基及柱插筋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在垫层砼浇筑完毕12h内,要立即浇水进行养护。5.3.4土方回填待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土方回填工程的施工。回填土采用3:7灰土分层回填。每层回填的厚度要控制在200-250mm之间,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分层夯实,边角不好操作时采用冲击打夯机配合。夯实遍数要求每回填层在四遍以上,夯实时要一夯压半夯。要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使含水率控制在14%-16%之间的最优含水率。每回填层要采用环刀取样测出回填土的干容重大于该类土的理论干容重,即为回填土的密实度合格,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回填。5.3.5质量保证措施1)搞好地下构筑物及管线的调查,按拟定的处理方案

32、做好排除或防护工作。2)基础测量工作必须正确无误。3) 处理好护坡,基础的工作面不小于1.5m。4)机械开挖采取人工配合进行,距基底20cm土方采取人工清挖,防止机械挖土超挖及扰动基土。5)土方回填采用机械分层夯实,每回填层厚度不超25cm,夯实遍数不少于四遍,每回填层密实度测试取样每300m2不少于1组。不足300m2取样1组。6)进场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砼中所掺的外加剂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及现场试配试验报告单。7)砼采取集中搅拌,要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配合比及外加剂的掺量。8)筏基底板砼施工完毕,要认真进行测温及养护,确保砼强度增长及避免出现温度裂缝。9)技术人员要认真进行各项工序

33、的技术交底,进行严格细致的施工检查。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质检人员做好各工序的检验工作,试验人员做好原材料及工程试验的检测工作。5.3.6安全技术措施:1.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进行其他工作,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2.基坑开挖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发现有裂缝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3.基槽要设置人员上下坡道,间歇时不得在槽坡脚下休息。遇边坡不稳、有坍塌危险征兆时,立即撤离现场并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4.配合机械挖土清理槽底作业时,严禁进入铲斗回转半径范围,待挖掘机停止

34、作业后,方准进去铲斗回转半径范围内清土。5.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操作时集中思想,服从指挥,不得随意离开岗位。5.4模板工程本工程地上部分主体结构施工中剪力墙、梁、板、楼、均采用竹胶大模板组织施工,开工前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数量一次性购进全新模板。确保浇筑后砼的质量及宏观效果达到清水砼的要求。5.4.1柱模安装柱模全部采用竹胶板配模,安装顺序为:安装前弹线模板安装检查对角线差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安装前要检查模板底部砼表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应在模板下摸10-20 mm厚水泥砂浆找平,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柱底烂根,安装时要将柱模内的杂物及砼表面的浮石全部剔除,并用水冲洗

35、干净。柱箍采用12#槽钢及14的螺杆固定。柱箍间距不大于400mm,详见专项方案。5.4.2梁、板模板安装梁、板模安装顺序:复核轴线、底标高位置支梁底模绑扎梁钢筋支梁侧模复核梁模尺寸及位置连接固定梁侧模立杆上调节丝杠、铺大楞铺平板竹胶板模板绑扎现浇板钢筋。(1)梁、板模板全部采用竹胶合模板,支承系统全部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并要经过模板支承结构计算,按计算书数据进行支设。平板模板采用钢管立柱加可调节丝杠支承,上架50100mm的方木后铺竹胶合板,模板标高误差可通过调节丝杠来调整。梁模板支设示意图(2)梁跨度大于4m时,梁底模跨中要进行1-3的起拱。(3)为保证模板接缝严密,防止漏浆模板所有接缝

36、处粘贴胶带纸,梁、柱阴阳角处采用粘贴海绵条的方法防止漏浆。(4)模板拆除:梁侧模拆除时,砼强度要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梁板底模拆除时,要按砼浇筑时的同条件试块的抗压强度作为拆模依据。砼拆模时的强度要求进行对照满足时方可拆除底模。如砼在拆模前上部附加施工荷载梁底模拆除要根据附加荷载验算后确定。砼拆模强度表结构类型跨度按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比板25028758100梁8100875悬挑27521005.4.3剪力墙模板安装地上主体部分剪力墙模板采用竹胶合板配模,安装顺序为:安装前弹线模板安装安装对拉螺栓及“3”型卡具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1、安装前要检查模板底部砼表面是否平

37、整,若不平整应在模板下铺一层(10-20 mm)厚水泥砂浆,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墙底烂根,安装时要将模板内的杂物及砼表面的浮石全部剔除,并用水冲洗干净。2、模板采用双钢管用“3”型卡具及14的螺杆固定。间距不大于400mm。校正及整体固定采用单钢管与结构内架连接固定,固定时最下一步固定距地要小于200mm,最上一步固定件距梁底要小于200mm,中间竖向固定步距要小于600mm。详见专项方案。剪力墙模板支设示意图3、在混凝土墙体阴角部位,按传统模板支设方法板端直接接触混凝土,导致混凝土表面留有一条木纹痕迹,为回避这一弊病,本工程将采用竹胶板,板端锯成450斜角,两角严密对接,令混凝土表面完美无

38、痕。传统支设方法与裁角后对比4、门口模板门口模板采用竹胶板制作,为保证门口混凝土阴角质量,同时增加竹胶板周转次数模板采用角钢连接。门口模板支设示意图5.4.4模板施工要求:(1)砼浇筑前要认真复核模板位置,垂直度、平整度、标高、检查预留孔洞,埋件位置及尺寸是否正确无误,模板支撑是否可靠,接缝是否严密。(2)所有模板在使用前要满刷脱模剂。(3)砼浇筑时,要昼夜安排木工跟班看模,出现问题及时处理。(4)砼施工前,应清除模板的全部杂物及木屑等。且在支模时模板的底部要预留清扫口,清除杂物后要堵严密、牢固。(5)模板拆除必须经本工程技术负责人按同条件试块强度依据出具拆模通知单后方可拆除。5.4.5安全技

39、术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正确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2.高出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挂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要佩带安全带,系好带扣。3.工作前要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要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4.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要有可靠的落脚点,并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要设立人板,以便操作人员站立。5.高空拆模时,要有专人指挥。地面标出警戒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5.5钢筋工程5

40、5.1原材料质量要求:钢材全部按ISO9001材料采购控制程序进行采购。进入现场的钢筋按规格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且每捆、盘钢筋应有出厂标识牌。进场后,项目部要按所进的批次、数量、规格按材料检验程序进行分别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开始使用。钢筋在制作加工过程中若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时,要重新取样进行化学成份或其它性能指标检验。5.5.2钢筋的连接接长:(1)梁柱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6mm的接长全部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梁柱钢筋直径小于16mm的接长采用绑扎(或焊接)接头,搭接长度按规范要求。(2)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设置在同一构件同一区段内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35d的区

41、段内,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所占的比例不宜超过50%。(3)钢筋接头的位置及端部锚固等构造作法要严格执行03G329。(4)加工钢筋直螺纹丝头长度需检测合格。(5)连接钢筋时应对正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筒内,然后用扳手拧紧接头,不得超拧,且钢筋外露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拧紧的接头要做好标记。(6)连接接头要个个进行宏观检查,且要按每500个同类连接接头抽样一组进行试验。5.5.3钢筋的储存(1)原材料储存钢材的进场要根据材料计划的进场日期分批进场。进场后要按钢筋的批号、规格进行分类整齐堆放。堆放时钢筋下设砖砌地垅墙,地垅墙间距1.5m,要求钢筋架空离地保证300mm,以避免泥污及水泡而造成钢筋污染、锈蚀。(2)成品的储存钢筋加工制作成型后要分别进行挂牌、编号。要求标识牌上有数量、型号及所处梁板编号。储存时同原材料堆放作法,要架空堆放整齐,严禁随意堆放。5.5.4钢筋下料及绑扎(1)钢筋在下料时,要认真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准确后详细填写料单并报工地技术负责人审核,核准后方可进行下料。(2)成品进场时,要严格按照料单进行核对数量、规格及型号。(3)绑扎前要在模板上部弹出板筋的位置线,清理干净模板上杂物。对于梁筋要在模板或钢筋上画出箍筋与分布筋位置线,以便在绑扎时控制钢筋位置的正确。级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