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案例PPT课件.ppt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8535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案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案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案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案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案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儿 案例 14级学教七班 屈敏12250223 游丽桦12250237 最近经常有幼儿跑到我身边来对我说:“老师,小溪哭了。”然后马上有其他小朋友说是奇奇打的。起初我把他叫 到面前问明了原因又让他向那个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就完事了。但是后来我发现他打人的次数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会上演这一幕,这让我非常纳闷。有一天我们正好去另外一个小朋友家家访,他打电话来让我们一起去给他过生日,因此我趁这个机会去他家家访了一次。在和他父母的交谈中,他妈妈也向我们提及了他最近在家攻击性倾向也较严重,往往要让他爸爸陪他打架,甚至早上一起来就要把他爸爸叫醒陪他打架。我们共同探讨了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我们共同探讨了产生

2、这一情况的原因?【分析和反思】奇奇身上发生的这一现象并不是个别的。在平时与幼儿的交往中我发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时有发生。经常有幼儿会因为被打而哭着向我诉说。我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幼儿平时喜欢看一些攻击性强的电视,如警匪片、奥特曼等,这从幼儿平时的交谈和喜好中便流露了出来。第二、幼儿的模仿力较强,好奇心也教强,比如:他们在平时看了攻击性强的镜头,如奥特曼打怪兽后就想尝尝当宇宙英雄的感觉。于是来到幼儿园就把其他 小朋友当作怪兽打。结果被打疼的幼儿就哭者来告 诉老师。第三、现在的孩子都养尊处优,在家里当惯了小公主,小皇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了爸爸、妈妈、爷爷、奶

3、奶、外公、外婆围着他们转,要什么给什么的日子。因此在幼儿园里受了一点委屈就动手打人。第四、我们幼儿园的幼儿家大多住在农村,平时爸爸妈妈都很忙在服装厂或其他厂里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孩子就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祖辈一般都是非常宠小孩的,而且这些祖辈的文化层次普遍教低,没有能力也没精力去管教他们,也就造成了孩子平时在家就找其他孩子一起玩(所谓的玩就是吵闹)的局面。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有什么解决措施?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有什么解决措施?我想应该在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我想应该在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运动中向幼儿灌输团结友爱的思想。比如多组织一运动中向幼儿灌输团结友爱的思想。比如多

4、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幼儿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多向幼儿些集体活动让幼儿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多向幼儿讲述一些团结友爱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讲述一些团结友爱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针对这些现象就得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有一位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的人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周末,她到当地的一位教授家中做客。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小女孩满头金发,漂亮的蓝眼睛让人觉得 特别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称赞小女孩长得漂亮。当她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微笑着向她道谢。这时,她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这种夸奖是

5、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但是,那位北欧教授却并不领情。在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并对中国访问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访问学者非常惊奇,说:我只是夸奖了你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但是,教授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但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 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 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她造成了误区。“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教授耸耸肩说,“请你为你刚才的夸

6、奖道歉。”中国的访问学者只好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赞扬了她的微笑和礼貌。这件事让这位访问学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赏识孩子的时候,应该赏识孩子的努力和礼貌,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与漂亮。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可贵品质。表扬孩子时,三大法宝: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

7、气。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

8、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1.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2.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所以夸奖一定要谨慎适中。再见再见再见再见 谢谢谢谢 谢谢谢谢 观观观观 赏赏赏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