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09902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通过训练,把握诗歌的节奏。2、能够创造性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通过揣摩词句,体味诗歌的意境。3、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推己及人的崇高思想。二、学情分析第一 : 本人所带的八年级两个班,尖子生少之又少,中等生与后进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主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许多学生在学习上单打独斗,为此 ,在教授课程时, 专门设计了一个环节,交流合作 ,展示成果 ,以达到合作学习。第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大多数学生不愿张口说话,课堂比较沉闷。 第三 :学生不重视朗读,教师在朗读方面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训

2、练,导致对于古诗文读不出美感。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揣摩诗歌的语言。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推己及人的崇高思想。三、教学方法1 朗读与鉴赏相结合。2、独立自主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同学们集体朗读杜甫的 望岳春望,这两首诗是作者在不同时期所写的作品,望岳是早年之作,抒发登上人生顶峰的豪情壮志。而春望是后期作品,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对杜甫有一个新的认识。(二)预习检测1、 作者简介:杜甫 (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

3、、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 ,与李白并称 “李杜 ”,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 “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 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 被称为 “诗史 ”。 诗风 “沉郁顿挫 ”,语言精炼传神, 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 ,他被誉为 “诗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诗 。2、 背景简介为了躲避“安史之乱”, 杜甫流寓成都三年。本文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央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

4、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怒号()挂罥()长林梢()庇护()突兀()布衾()三重茅()沉塘坳()飘转()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三)我来读诗歌1、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试读。要求 :( 1)注意字音( 2)注意节奏、重音语速( 3)把握感情基调2、听示范朗读。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本诗,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教师指导。(四)我来悟诗歌问题一: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围绕这件事,诗中描绘了几幅画面?用小标题形式概括。问题二: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来描述这四个精彩画面, 并揣摩诗人在每个画面中的心理活动。 (创造性

5、的复述诗歌)学法指导:组内合作交流,一人执笔,将交流成果生成文字形式。问题三: 诗中哪些词或者那些句子用的比较好?说一说理由。学法指导:(可从词语推敲、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五)升华主旨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 学习完本诗 ,你对杜甫有什么话想说 , 请用手中的笔把感想写出来。(学生展示)教师用多媒体出示: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世 上 疮 痍 ,诗 中 圣 哲社 会 病 态 ,振 笔 疾 呼民 间 疾 苦 ,笔 底 波 澜百 姓 疾 苦 ,震 撼 人 心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六)板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现实秋风破屋惨(焦急的心态)自己群童抱茅悲(气愤的情

6、绪)长夜难眠哀(凄苦的心情)理想祈求广厦愿(高尚的心境)天下寒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济世情怀(七)作业设计1、背诵并默写课文。2、积累有关忧国忧民的句子。(八)教学反思首先: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 初读感知,扫除字词障碍;再读诗歌,疏通诗歌大意;三读感悟,体会作者感情;四读品析,揣摩精美语言。采用教师范读,互读互评,学生赛读,小组展示读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其次:指导学生创造性的复述是个画面,对于学生的表达有一定的训练。最后:对于词句的赏析,学生自己挑取喜欢的品味,对于秋风破屋的情景,“群童抱茅”的感叹,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学生有了直观感受,进而更能准确深刻的把握作者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