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16635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 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 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 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 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

2、混合物进行分类。(二)知识框架溶液:分散粒度小于1 nm混合物胶体:分散质粒度大于1 nm 小于 100 nm浊液:分散质粒度大于100 nm物质单质纯净物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氧化物:由氧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无机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H+ 的化合物。化合物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 -的化合物盐: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铵根离子),阴离子都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了解 110 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简单分类法

3、; 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其中学生主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获得成功感,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考,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法;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胶体。【教学难点】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胶体性质。 课前准

4、备(一)学生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复习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学习本节教材做准备。(二)教师准备教学媒体及课件;概念图。 教学过程第 2 课时物质的分类交流 研讨学生列举熟悉的物质,写出化学式,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绘制简图。教师引例:黑色CuO氧化物五白色CuSO4C彩缤蓝色CuSO45H 2O盐化合物纷的绿色Cu2(OH) 2CO3铜世蓝色Cu(OH) 2碱界紫红色Cu单质学生演练,教师要及时给出鼓励性、发展性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1.物质分类标准的研究( 1)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学生回忆初中化学或科学的内容) 纯净

5、物和混合物。( 2)要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浊液、胶体等。( 3)纯净物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 相同元素构成单质(游离态) ;不同元素构成化合物(化合态) 。( 4)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5)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6)根据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元素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纯净物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化合物物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混合物活动 探究( 1)探究示例:反应物锌类别:单质盐酸NaOH类别:(酚酞 )酸类别: 碱氧化铜类别:氧化物AgNO 3类别:盐实验现象结论锌

6、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黑色的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酸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色。产生白色沉淀酸能和某些盐反应。( 2)学生探究: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探究以下四种代表物的性质,填写探究报告,然后全班汇报、 交流探究结果(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探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初步体验研究一类物质性质的过程和方法) 。、金属铁(单质)的性质; Ca(OH) 2(碱)的性质; CuSO4(盐)的性质;氧化铜(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3)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建立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学生补充完成 P33 图 2 14),并写出相应

7、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Na)金属非金属( S)Na2S碱 性 氧盐酸 性 氧( Na2O)( SO2)化物Na2SO3化物Na2SO3酸( H 2SO3)( NaOH ) 碱【点评】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是 “过程与方法 ”的重要体现。探究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正是使用了这一重要方法, 其中学生主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获得成功感, 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3.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的用途( 1)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完成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的过渡) 。当学生今后再探究陌生物质的性质时,可以先分析该物质的类别,然后预测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2)制备有关物质。( 3)鉴别物质。( 4)提纯物质。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