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实验课用.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6285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律失常实验课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心律失常实验课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心律失常实验课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心律失常实验课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心律失常实验课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见心律失常常见心律失常1 1、正常窦性心律正常窦性心律 2 2、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3 3、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4 4、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5 5、窦性停搏、窦性停搏一、一、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1 1、正常正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律n 窦性P波:I、aVF、V4-V6直立,aVR 倒置n 频率:60100次/min n P-R 间期:0.12-0.20sn 同导联的P-P间距之差0.12sn每个P波后都有QRS波规律出现R-R0.68sHR:88bmp2 2、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n 窦性心律n 频率100次/min(成年人)(P-P间期或R-R间期0

2、6s)P-R间期或Q-T间期有什么变化?3 3、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n 窦性心律n 频率60次/min(P-P间期或R-R间期1.0s)4 4、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n 窦性心律n 节律不齐,同导联P-P间期或R-R间期差0.12sn 多与呼吸周期有关,称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n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青少年5、窦性停搏n窦律后,突然出现一长间歇,期间无窦律后,突然出现一长间歇,期间无P-QRS-TP-QRS-T出现。出现。n时间长短不一,这一长时间长短不一,这一长P-PP-P与最短与最短P-PP-P无倍数关系,无倍数关系,一般少于三个心动周期。一般少于三个心动周期。n停搏后,可出现

3、窦律,或房室交界性、室性逸搏。停搏后,可出现窦律,或房室交界性、室性逸搏。停搏会出现的症状1 1、期前收缩期前收缩2 2、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3 3、扑动与颤动、扑动与颤动二二、异位心律、异位心律1 1、期前收缩(早搏)、期前收缩(早搏)(1 1)概述)概述 期前收缩是指窦房结以外的期前收缩是指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异位起搏点抢先抢先发出发出激动激动而引起的一次心脏搏动。而引起的一次心脏搏动。n 房性期前收缩n 交界性期前收缩n 室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分类期前收缩分类代偿间歇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后出现一段较长的间歇期前收缩后出现一段较长的间歇n 联律间期或配对间期联律间期或配对间期 期前

4、收缩与其前正常搏动的时距期前收缩与其前正常搏动的时距n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代偿间歇完全完全n 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代偿间歇不完全不完全 交界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代偿间歇完全完全n 偶发偶发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5 5个个/min/min n 频发频发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5 5个个/min/minn 二联律、三联律二联律、三联律二二 联联 律律三三 联联 律律(2 2)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1)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2 2)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3 3)交界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1)室性期前收缩n提前出现

5、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0.12snQRS波群前无P波n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n代偿间歇完全(完全性代偿间歇)X X =2X=2X 2)房性期前收缩n提前出现变异的P波nPR间期0.12sn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正常n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不完全性(不完全性 代偿间歇)代偿间歇)X 0.12s0.12s正常形态正常形态不完全不完全交界性交界性逆行逆行P P波波P PR 0.12sR 0.12sRPRP 0.20s 0.12s0.12sn多无多无P P波波n心室夺获心室夺获n融合波融合波 n可伴有继发性可伴有继发性ST-TST-T改变改变(2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6、3 3)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型)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型n 一系列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围绕基线不 断扭转其主波方向n 心室率为180250次/minn 易转为心室颤动3 3、扑动与颤动、扑动与颤动(1 1)心房扑动心房扑动(2 2)心房颤动)心房颤动(3 3)心室扑动)心室扑动(4 4)心室颤动)心室颤动(1)心房扑动n P波消失,代之以波幅一致、间距匀齐的锯齿状F波n F波:250350次/min 在、avF上最明显n 心室律:规则或不规则n QRS波群:正常房扑房扑(2)心房颤动n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均不等f波n f波:350600次/min,在V1最明显n 心室律:绝对不齐n Q

7、RS波群:基本正常房颤房颤(3)心室扑动n P、QRS与T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 速、较匀齐的大振幅波n 频率:200250次/min(4)心室颤动nP、QRS与T波消失,代之以形态、节律极不规则的连续的小振幅波。n频率:250500次/min三三、传导异常、传导异常(一)房室传导阻滞(一)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激动从心房向心室传导过程中发生传导延缓或中断。按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按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1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传导时间延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传导时间延长2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激动不能下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激动不能下传3 3、三度房室传

8、导阻滞:传导完全中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传导完全中断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n PR间期延长,PR间期0.20sn 无QRS波群脱落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 1)二度)二度I I型房室传导阻滞型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莫氏又称莫氏I I型型(MorbizMorbiz I I型型)(2 2)二度)二度IIII型房室传导阻滞型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莫氏又称莫氏IIII型型(MorbizMorbiz II II型型)(1)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n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发生QRS脱漏n QRS波群正常(2)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nPR间期固定不变(可正常亦可延长)n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nQRS波群正常3.三度房

9、室传导阻滞n P P波与波与QRSQRS波群无关,波群无关,PPPP间距与间距与RRRR间距保持恒定间距保持恒定n 心房率心室率心房率心室率药物和电解质对心电图影响药物和电解质对心电图影响一、洋地黄一、洋地黄机理:影响和加速心内膜下心肌的复极。机理:影响和加速心内膜下心肌的复极。洋地黄作用心电图特征:洋地黄作用心电图特征:下斜下斜STST段与倒置段与倒置T T波形成波形成“鱼钩状鱼钩状”波形。波形。QTQT间期缩短。间期缩短。洋地黄影响洋地黄影响ST-TST-T形成的衍变规律(从左至右)形成的衍变规律(从左至右)引起心电图特征性表现:引起心电图特征性表现:ST段下垂型压低;段下垂型压低;T波低

10、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双向平、双向或倒置,双向T波往往是初始部分倒置,终末部分波往往是初始部分倒置,终末部分直立变窄,直立变窄,ST-T呈呈“鱼钩型鱼钩型”;QT间期缩短。上述心电间期缩短。上述心电图表现常为已经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标志,即所谓洋地黄效应图表现常为已经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标志,即所谓洋地黄效应二、高钾血症(二、高钾血症(5.5mmol/L5.5mmol/L)机理:除极减慢,减低自律性,缩短复极过程。机理:除极减慢,减低自律性,缩短复极过程。特征:特征:5.5mmol/l5.5mmol/l血钾血钾6.5mmol/l6.5mmol/l,Q-TQ-T间期缩短,间期缩短,T T波高波高耸;耸;6

11、5mmol/l6.5mmol/l血钾血钾7.0mmol/l7.0mmol/l,QRSQRS均匀增宽;均匀增宽;7.0mmol/l7.0mmol/l血钾血钾8.5mmol/l8.5mmol/l,P P波振幅降低,时限波振幅降低,时限延长延长;8.5mmol/l8.5mmol/l血钾血钾10mmol/l10mmol/l,P P波消失,出现波消失,出现“窦心窦心室传导室传导”;血钾血钾10mmol/l10mmol/l,QRSQRS与与T T融合成缓慢的正弦波,可出融合成缓慢的正弦波,可出现室颤等。现室颤等。随血钾水平逐渐升高引起的心电图改变示意图随血钾水平逐渐升高引起的心电图改变示意图一例高血钾患者,心电图表现为一例高血钾患者,心电图表现为T T波高尖波高尖一例高血钾患者,心电图表现为一例高血钾患者,心电图表现为T T波高尖,短暂性窦性停搏波高尖,短暂性窦性停搏三、低钾血症(三、低钾血症(3.5mmol/L1mm,1mm,,U U波波 同导联同导联T T波。波。ST-TST-T改变改变QTQT间期延长间期延长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随血钾水平逐渐降低引起的心电图改变示意图随血钾水平逐渐降低引起的心电图改变示意图低血钾一例低血钾一例U U波明显,波明显,T T波低平、倒置波低平、倒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内科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