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同步练习1.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30768 上传时间:2020-1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同步练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同步练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同步练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同步练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同步练习1.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据此完成题。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 ()个人企业政府地区解析:环境管理的对象是指被管理者,所以个人、 企业应属于环境管理的对象,而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的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因为政府直接投资兴办诸如供水、供电、铁路等公用事业,同时又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答案: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 ()国家和政府个人和企业地区和行业部门和单位解析:环境

2、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 因为由国家和政府来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答案:我国环境保护“字方针 ”中,属于环境保护途径的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解析:我国环境保护“字方针 ”中,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环境保护的原则,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是环境保护的途径,“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环境保护的目的。答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是()环境保护单行法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标准解析: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是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性 )根

3、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草原(专门性 )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故它既是一部环境保护单行法律,又是一部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而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是为了执行各种专门的环境污染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所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不属于这两类法律、法规。答案:当前,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兴建开发区,进口粮食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科技,保护耕地解析: 退耕还林还草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但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粮食安全涉及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产量两方面。答案:联合国京都议定书主要控制()氟氯烃排放排放、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排放答案:二、综合题

4、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年月日正式生效。该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公约规定, 发达国家将以赠送或转让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补充资金以补偿它们为保护生物资源而日益增加的费用, 应以更实惠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从而为保护世界上的生物资源提供便利; 签约国应为本国境内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编目造册, 制订计划保护濒危的动植物; 建立金融机构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清点和保护动植物的计划; 使用另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国家要与那个国家分享研究成果、盈利和技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生物多样性公约属于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的。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制定环境法的和。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是。()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目前,世界上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的原因是由于等自然原因和等人为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加大投资、加强教育等。解析: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由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环境保护单行法六个方面的法律构成。宪法中的有关规定是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6、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具有法律效力,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因而也归入到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环境保护基本法即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目前世界上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的原因是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和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等人为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立法、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投资、加强公众教育等。答案: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依据 指导原则环境保护基本法()生态系统多样性()气候变化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立法 建立自然保护区公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