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43124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附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 将一长方形玻璃砖沿对角线切开 ,并分开一段距离放置 ,所图所示四条光线沿图示位置入射 ,能得到右边出射光线的只可能是A光线 aB光线 bC光线 cD光线 d【答案】 C【解析】【详解】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左侧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从左侧玻璃中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上偏折;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右侧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左侧玻璃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射出,即最后射出的光线如上图所示;d 光线由于未垂直界面入射,因此无法垂直射出,故选C2 如图所示,小宇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

2、0cm 的位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B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C将蜡烛放在10cm 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像成在光屏的下方,可将透镜的高度向下调,使像成在光屏中心【答案】 ABC【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无论实像或虚像,物体靠近焦点像都变大”可知,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所成的虚像将变小,故A 正确;B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当把光屏去掉后,实际光线会聚成实像后继续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故B 正确;

3、C将蜡烛放在10cm 处时,物距为30cm,而焦距为10cm,即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光屏上能承接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故C 正确;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则成的像会偏向光屏上方,可向下适当调整凸透镜,故 D 不正确。故选 ABC。3 有一个焦距为 f 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 1.5f 处,在此过程中()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BD【解析】【详解】A从 4f 向 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 1

4、.5f 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B当物距等于2f 时,像距等于 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 处沿主光轴移动到 1.5f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从 4f 向 2f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 继续向1.5f 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4 如图所示,小海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

5、视眼的视物差别。实验中假定图甲中的透镜为正常眼晶状体的形状,并测得其焦距为 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丙的形状。如图所示,能够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ABCD【答案】 BD【解析】【详解】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图、丙图的形状,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焦距小于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10cm 的是图乙,大于 10cm 的是图丙;因为丙的焦距比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减弱,因此视眼, A 模拟的是近视眼;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综上所述,故选B 模拟的是远BD。5 如图是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制成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画面放大投射

6、到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透镜表面有一只小虫,墙上能看到小虫的像B眼睛贴近透镜向纸盒里面看,能看到手机画面放大的像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一些,应将手机靠近透镜,同时使透镜离墙远一些D要使看到的像更清楚,应将手机屏幕调亮一些,使周围的环境暗一些【答案】 C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详解】A 投影仪的成像条件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而小虫在透镜表面,意味着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则不能在墙上成像,故A 错误;B投影仪所成的像与透镜的距离较大,若眼睛贴近透镜,则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C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将手机靠近透镜相当于将物体靠近透镜,那么像会

7、变大,且像距变远,所以应将透镜离墙远一些,故C 正确;D将手机屏幕调亮,是让物体本身光线更强,成像更清晰,而环境暗一些可避免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影响,故D 正确。故选 CD。6 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答案】 AC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解析】【分析】【详解】A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远视眼镜对烛焰光线的会聚作用消失,烛焰的像会远离凸

8、透镜,像距变大,由于烛焰的像不在光屏上,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像距会变小,当像距减小的距离与移走远视眼镜像距变大的距离相等时,光屏上就能成清晰的烛焰的像,故A 符合题意;BC由于移走远视眼镜后,烛焰的像会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离烛焰的像的距离更大了,像会变得更加模糊了,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就会靠近烛焰像的位置,当光屏正好移到烛焰像的位置,光屏上就能成清晰的烛焰的像,故B 不符合题意, C 符合题意;D由于移走远视眼镜后,烛焰的像会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烛焰

9、的像离凸透镜更远了,像距变得更大,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离烛焰的像的距离就更大了,像会变得更加模糊了,故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烛焰的像会更加模糊,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C。7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体与光屏的距离L 和凸透镜的焦距f 的说法正确的是()A L=18cmBL=14cmC 4cmf5cmD 5cmf 8cm【答案】 AC【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当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后,物体及光屏均未移动,仅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又成清晰缩小的

10、像,则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大小互换,此时物距为 10cm,像距为8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与光屏间的距离L=10cm+8cm=18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2f10cm, f8cm2f解得 4cmf5cm,故选 AC。8 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璧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 匀速转动,当转动角度为30时,入射角增大的角度和照射到筒璧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分别为()A30 30B 30 60C 60 30D 60 60【答案】 B【解析】【详解】如下图所示,一开始入射角是0,当平面镜转动角度为30时,

11、法线也跟着转动30,这时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30,即入射角增大的角度为30;垂直射入平面镜的光线,其反射光线也垂直反方向射出,当平面镜转动角度为30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是30,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60,那么照射到筒璧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60,如下图所示9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实验中,桌上已给出的实验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刻度尺、打火机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A、 B);白纸一张。A 蜡烛是“物”。实验中,确定A 蜡烛的像的位置后,在白纸上沿蜡烛A 和

12、蜡烛B 的边缘画圆,并测出相应的物距u 和像距v。第一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 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蜡烛B 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应只点燃A 蜡烛B应在“ M ”侧观察蜡烛A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C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第一次实验测量的像距v1 3.50cm【答案】 ABD【解析】【详解】AB做实验时,只点燃蜡烛A,蜡烛A 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 的一侧,眼睛既能看到蜡烛A,又能看到代替蜡烛A 像的蜡烛 B,当B 好像被点燃时,说明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A 与 A 的像大小相同;故A、B 正确;C实验中,多次改变 A

13、蜡烛的位置,主要是为了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故 C 错误;D实验测量的物距是 A 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根据对称性可知,像距应是 B 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由图知: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所以此时对应的像距v=3.50cm,故D 正确。10 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来研究凸透镜成 像规律,当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时,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将光屏靠近“水透镜”将蜡烛远离

14、“水透镜”对“水透镜”注水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水透镜”A和都行B和都行C和都行【答案】 BD和都行【解析】【详解】近视镜是凹透镜,给水透镜戴上近视镜后,相当于减弱了凸透镜的会聚能力,所以像远离了凸透镜,若要在光屏上得到像,须将光平远离透镜;或增大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向水透镜中注水。故选B。11 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 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cm ,则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像的位置不变【答

15、案】 C【解析】【详解】A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关系,向上移动平面镜对称轴位置不变,铅笔的像位置也不变;B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当铅笔紧贴平面镜时,平面镜至少高为10cm,当铅笔远离平面镜时,小于10cm 也可以成完整的像;C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关系,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平行于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平行于平面镜,因此铅笔与它的像平行;D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像的位置也向右移动了10cm12 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16、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C只将平面镜绕O 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答案】 BO 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解析】【详解】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那么入射点O 点在水平方向上会右移,反射光线在水平方向上也会右移,那么反射光线能够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A 项不合题意;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那么入射点O 点的位置不变,反射光线的位置也不变,那么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选项B 符合题意;C只将平面镜绕O 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那么入射角会变小,反射角也会变小,反射光线也会绕O 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反射光线能够射中

17、天花板上的新目标,C 项不合题意;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 O 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那么入射角会变小,反射角也会变小,反射光线也会绕 O 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反射光线能够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项不合题意。D13 用普通相机拍照时,要根据物距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 ”相机,只要将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区内,不论景物的远近,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像,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

18、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 2 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故选 B 。14 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正确的是( )24cm,则下列说法A此时的应用是投影仪,且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2cm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凸透镜和光屏

19、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18cm,向右调节光屏到适当位置,在光屏上可能得到放大的像【答案】 D【解析】【详解】A物距大于 1 倍焦距小于 2 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则f u2 f ;又因为 u24cm ,所以 24cmf 12cm ,故 A 错误;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减小物距,此时应该增大像距,且物像之间的距离增大,故光屏向右移动才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 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由发散作用;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时,光线会延迟会聚,所以像会落在光屏的右侧;如果此时蜡烛向右移动,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会更加远

20、离光屏,光屏应该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 项错误;D将蜡烛右移至距离凸透镜18 cm,由 24cm f 12cm 可知,此时物距仍大于焦距,故向右调节光屏至适当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D 正确;15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照相机镜头的2 倍焦距以外C放大镜可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使用投影仪时,投影仪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故A 错误;B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照相时, 被

21、照者应站在照相机镜头的2 倍焦距以外,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 正确;C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可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 错误;D使用投影仪时, 投影仪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2 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 B。16 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 1m 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

22、之间D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 错误;B “刷脸 ”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错误;C“刷脸”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 C 错误;D由于人站在距离镜头1m 处,即物距等于1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解得,所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D 正确。故选 D。17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

23、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即入射光线向右平移,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所以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也向右平移,故A 项不符合题意;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则入射点向左移动,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折射光线与原光线平行向左平移,所以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也向左平移,故B 项符合题意;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则入射点向右移动,光线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也向右平移,故 C 项不符合题意;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也增大,折射光线

24、远离法线,光线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也向右平移,故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8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某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物等大的像。然后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了20cm,无论在哪都找不到物体的像了,透镜焦距是()A40cmB 30cmC 20cmD 10cm【答案】 C【解析】【分析】理解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换不到像一船来说有这两个原因,一是物距小于等于焦距,此时不成像,或成虚像;二是蜡烛、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本题明显属于第一个原因,再根据成实像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分析解答。【详解】将蜡烛放在某位置上,得到一个与物体等大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此时蜡烛在2倍

25、焦距上,若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 厘米,无论在哪,光屏都不能承接到像了,即说明此时蜡烛处于 1 倍焦距上或处于1 倍焦距以内,据此分析:A若焦距是 40cm ,故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 厘米后,蜡烛处于透镜的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可以成像,故A 不符合题意。B若焦距是 30cm,故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 厘米后,蜡烛处于透镜的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可以成像,故B 不符合题意。C若焦距是 20cm,故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 厘米后,恰好处于透镜的1 倍焦距上,即处于焦点上,不能成像,故C 符合题意。D若焦距是10cm,故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 厘米后,恰好移动到透镜的

26、光心处,故不可能,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19 如图所示,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2 m处,从镜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则()A应后退到距镜2 m 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1 m 远处C应后退到距镜4 m 远处D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正立、虚像。由上图知,在A AC 和AOO 中故故即平面镜的高为人身高的AA COA OACAOO ACAAO OAA ACAOOAOOO1AAAC214因要看见自己在平面镜所成的全身像,平面的高度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故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从镜子里也只能看见自己的上半身,不能看见自己的全身像。故选 D。20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抽出杯中的水,光斑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D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详解】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这过程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逐渐抽出杯中的水时,入射光线与水面的交点会左移,入射角大小不变,那么折射角大小也不变,在杯底形成光斑也会左移,故选B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