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与老师交朋友教学设计商州区中学西校区 赵艳华一、【教学背景】新课程改革使教与学的关系产生了转变,建立在传统等级秩序意义上的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师生交往正在被“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观所取代。价值观的转型对学生如何与教师交往影响巨大。 有些学生认为师生 “民主平等” 就可以不分场合地对老师 “随随便便” ,甚至不尊重,导致常常发生课堂与老师顶嘴、冲突的现象。 许多学生既迫切渴望与教师建立平等的、 朋友般的师生关系, 又难以摆脱对老师的遵从甚至害怕的心理, 因此,如何有效地与教师进行沟通是初中学生面临的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框主要是从观念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对构建和
2、谐师生关系有重要意义。二、【教材分析】我和老师交朋友是 7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中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的第二框题。主要讲述师生之间应怎样相处,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与老师交朋友”分为两个目,第一目“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探讨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在新型的师生观下如何打开师生交往的新空间,形成师生交往新行为。 第二目 “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是本框的难点,主要引导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善于与教师沟通,侧重日常学校生活情境中如何化解与教师的矛盾冲突及交往的基本准则,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策略。三、【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中学生身心巨变的同
3、时, 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认识能力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使得他们在小学时对老师的权威性、服从性的看法,都发生了本质变化。初中生对老师有新的认识、更多的要求,但对师生关系的变化、老师工作的特点、立场处境认识不多、理解不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 让学生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体会老师的辛劳,理解老师的立场、处境,从而激发感激、尊敬老师的情感。四、【教学理念】1、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小组讨论、记者行动等活动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活动中感悟新知, 体现了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2、充分利用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体现了教学要贴近实际、
4、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性。3、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五、【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掌握与老师交往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重新审视师生的不同角色, 以及师生关系的特点, 形成主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识和能力。2、能力目标: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增进师生情感,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增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知识目标:树立尊师观念,民主平等观念,
5、学会主动与老师交往交流,进一步增强师生感情。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理解和有效的沟通。七、【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探究等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2、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自读教材、小组讨论、等活动,采用自主与合作的方法探究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出道理。八、【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送给大家一首诗:(配乐,学生朗诵)您用知识甘露, / 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 / 您用心灵清泉, / 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 您是我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动力, / 您是我求知中的阶梯和桥梁
6、 / 怎能忘记, / 师生其乐融融的场景; / 怎能忘记, / 您孜孜不倦地为我讲解习题; / 怎能忘记,你诲人不倦的教诲。 / 亲爱的老师啊, / 您是我一生永远珍藏的回忆。(教师提问)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学生回答。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出师生关系,自然导入新课。(教师总结)这是一种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缘于师生关系的建立。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 我与老师交朋友 ,共同探寻师生交往的有效方法。我与老师交朋友(板书)(二)、讲授新课(过渡)与老师交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么,你与老师沟通的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调查:活动一:调查
7、篇1.在校园里遇到老 ,你会主 向老 好 ?2.如果你在学 中遇到 ,你会主 求老 的帮助 ?3.当你与朋友 生矛盾 ,你会主 向老 ?4.在学校外偶遇老 ,你会主 与老 打招呼 ?5.每逢 日的 候,你会主 老 打 或 短信送上 日祝福 ?(学生回答)(教 提 )通 ,我 ,在某些 候同学 做得比 好,能 做到主 与老 沟通, 但是在有些 候, 同学 却不能主 与老 沟通, 是 什么呢?(学生回答)(教 )教 是个古老的 , 期以来,学生把老 看作 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 种不 等的关系造成 生 的隔 ,影响了 生 的交往。(教 提 ) 1、在社会 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生关
8、系也面 着挑 ,那你 希望与老 之 的关系是什么 的呢?(学生回答)2、 教材 P67:“ 生 会”体 了一种怎 的 生关系? 种 生关系的建立有什么 极的作用?(教 )看 之后,我 ,无 你 也好,老 也好,都希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 的 生关系, 是我 共同的愿望, 也是我 倡 建立的 新型 生关系。在 种关系中, 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 ,教学相 。新型 生关系民主平等(板 ) 意 : 通 活 和采 , 探究 生不能主 沟通的原因, 从而得出必 生关系,建立新型 生关系的要求。( 渡)尽管如此,日常交往中,我 与老 之 也会 生一些小磨擦和不愉快。 我 一起来看看下面几位同学的 。
9、活 二: 篇大屏幕出示案例。1、 史 上,老 正在 ,小明无意 插了一句嘴, 引得 堂哄堂大笑,造成 堂教学无法 行。 老 在整 完 律后, 要求小明坐到教室最后面的一个空位上。 老 不停地催促, 小明气呼呼地坐在那里就是不 。 一 冲突即将爆 2、在数学 上, 老 正在 同学 解一道 。突然,王明扔 条 李 , 他放学后去踢球,李 立刻把 条退了回去,并 声 他“上 不要 条”。 老 正好看到了李 退回 条,就狠狠地批 了李 。李 :(教 提 )如果你是小明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 你尽可能多地 想出不同的做法。( 小 合作 , 果)(小 学生代表回答)(教 提 )你 得大家 的哪些做法好, 什
10、么?(教 ) 不 是 在与老 生矛盾 , 回避不是解决的 法, 化解与老 的 解、矛盾,增 与老 的感情,一切从主 沟通开始。 主 沟通是 生交往的前提。(板 )(教 提 ) 1、那我 看看李 是如何与老 沟通的呢?他通 什么方式沟通的? 烈的自尊心迫使他在周 中提到了 件事。 他大胆的指出老 的 度和 言 害了他,他并不是 的学生。在文章中他 写道: “你曾是我最尊敬的老 ,可是你的 句 却 我感到莫大的羞辱。”(学生回答)通 写周 的方式2、除此之外,你 知道哪些与老 沟通的方式呢?(网 、 、周 、 信、交 )(老 )如果你不想与老 面 面沟通, 些方式不 达到了沟通的目的,而且 避免了
11、与老 之 面 面的 尬。(老 提 )如果你是 位老 , 一 当 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作 老 的内心想法)(教 )我 种从老 的角度看 就是 位思考。 如果李 也像我 位思考, 他就能理解老 的想法, 从而 利化解 生之 的矛盾。 是 生沟通的一种方法。3、思考:教材 P70:三位同学的做法哪些比 可取?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意 :通 小 , 集思广益,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探 如何建立良好的 生关系,也能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 的能力。( 渡)除此之外, 有哪些方法呢?大家看看在以下情境中, 你都会和老 如何沟通呢?活 三: 践篇情境需要解决的 如何沟通情境一老 我的批 太 了.情境二
12、数学 上老 算 了一道 情境三本来不是我的 ,老 竟然冤枉我学生分 出三种情境下的不同沟通方法。(教 ) 从以上的情境中, 我 可以看出, 与教 行有效沟通也要 究方法、策略。1. 从老 的角度看 ( 位思考 )主 沟通的方法 :2.正确 待老 的表 与批 3. 原 老 的 意 : 学生思考 些日常学 生活中常遇到的 , 共同探 解决 的方法,( 渡)要建立良好的 生关系, 除了主 沟通和 究沟通的方法外, 注意什么呢?大家看下列的做法是否合适? 什么?(教 提 ) 的做法合适 , 什么?1. 到老 不 候, 公室不敲 ,2.在 堂上与老 开玩笑3.打听老 的 私,从背后突然拍打老 1. 不礼
13、貌行 2. 不注意 合 3. 失去分寸(教 ) 要建立良好的 生关系, 要 究交往的礼 , 也是我 民族的 美德。礼貌待 (板 ) 生交往的礼 注意 合勿失分寸 意 : 在原有内容的基 上, 重 生日常交往行 的指 , 起到更普遍的教育目的,也将内容做必要的 展,使其更加完整。活 目的在于, 学生研究 ,内化所学知 。( 渡)我 与老 的交往每天都在 生,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我 往往疏于表达,今天老 就 你 一个机会,把你想 老 的 写出来。活 三: 老 ,我想 您 ( 渡)同学 写得非常好, 老 也被你 的 深深感 着,在此老 也有一些 想 你 老师 想对你们说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落实行动,
14、引起师生共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性。升华情感。(三)课后拓展延伸:尝试与自己身边的老师沟通一次,并记下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四)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希望同学们真正把老师作为你们的良师益友,与老师进行主动沟通,健康快乐的成长。【九】板书设计:主动沟通师生交往新观念传统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交往新空间健康成长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主动沟通讲究方法和谐的师生关系交往礼仪【十】课后总结与反思: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 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样,学生对老师是一种敬畏心理,根本谈不上“与老师朋友”,更不能实现本课的教育目
15、标,所以,在本课几个环节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有意歪曲事实, 批评学生并激发学生的真实感情的流露 , 然后 , 再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 , 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营造民主的气氛 ,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是很平易近人的 , 消除了对老师的畏惧心理, 意识到师生之间其实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本节课充分利用了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 贴近实际,学生的参与面大,积极性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转变了师生交往的观念,明白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 懂得以换位思考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能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基本掌握了
16、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方法,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性。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并且课前做了学情调查。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贯穿始终。本课的材料选取及问题设计紧密结合学生实际, 能结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表演进行师生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引导学生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大胆发言,不要怕被老师误解,在“你是怎样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的?” 更让学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地大胆发言,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4、授课过程中比较恰当的插入了情感教育的成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1、设计中,没有注重教会学生对基础知识应该如何灵活运用。如:课本中“给教师提意见的技巧”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某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训练, 加强他们对技巧的理解和掌握。2、没有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导致学生在课堂进行中回答问题答非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