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临床中对比敏感度的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8650141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临床中对比敏感度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眼科临床中对比敏感度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眼科临床中对比敏感度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眼科临床中对比敏感度的应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眼科临床中对比敏感度的应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科临床中对比敏感度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临床中对比敏感度的应用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眼科临床中对比敏感度的应用研究 摘要:形觉是视觉系统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不只能看到物体,还能分辨其形状,临床中主要通过视力表对形觉进行评价。而对比敏感度检查评价视功能更为全面,可广泛应用于白内障、屈光不正、眼底病、视神经病变等眼科疾病的视功能检测,在临床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对比敏感度眼科视觉系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305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91-01 1对比敏感度及其机制 对比敏感度是反映人眼对平均亮度下两个可见区域辨认差别的能力指标,是人眼对能识别出某空

2、间频率黑白相间条纹或光栅阈值的倒数。如在空间范围内两个区域互相靠近,对它们之间亮度差异的辨认能力被称为空间对比敏感度。若随时间先后而出现可见区,对其亮度差异的辨认能力称为时间对比敏感度。对比敏感度是基于视角与对比度结合测定人眼分辨不同空间频率图形的能力,是对眼内杂射光引起的光散射进行检测,降低视网膜影像对比度而引起对比敏感度的下降效应。正常人对中空间频率区的对比敏感度较高,对高、低空间频率区的对比敏感度较低,对比敏感度曲线是呈倒U形。 2对比敏感度检查方法 2.1主观检查法。可通过以下两种设备进行检查,采用空间对比敏感度仪,按照正弦分布的光栅条纹可在屏幕中显示,通过光圈变化对对比敏感度进行检查

3、,其横坐标是对应于不同视角的空间频率,纵坐标是敏感度阈值,与比敏感度成倒数。干涉条纹仪,不受屈光间质的影响,用于对视网膜-大脑系统的空间频率特征进行测量,适用于对角膜混浊、圆锥角膜、白内障等患者视功能状态的判断。早、中期白内障患者视力大于0.1,采用此法能够较准确地对术后矫正视力进行预测。 2.2客观检查法。主要利用视觉诱发电位进行检查,适用于无法采取主观心理、物理检查的老人、婴幼儿等(由于他们无法进行准确的主观判断)。 3对比敏感度的临床应用 3.1应用于白内障。对比敏感度与能够对患者视功能状态进行全面、灵敏的反映,结合与视力检查结果相结合能够对白内障与后发性白内障影响视功能的程度进行客观评

4、价,也是对白内障手术及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进行确定的有利时机,成为对手术疗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直以来,白内障评价过程中,视力通常被视为视功能一个主要指标,但在临床中常有一些视力不错的白内障患者表示在夜间读书、驾车、强光下或日常生活中存在视物困难。这些现象只用视力难以进行解释,由于视力表检查的结果只能将黄斑对高对比度小目标的分辨能力进行客观反映,而难以反映整个视网膜分辨低对比度的物体。早期白内障因存在混浊不均匀的晶状体,患者在混浊的缝隙中视物,中心视力可能只是得到轻微减轻,这时低、中频区的对比敏感度已降低,再加上眩光后,强烈光线通过混浊的晶状体发生更显著的散射,因散射光存在的干扰,易于在

5、眼内形成强光幕,向视网膜叠加,则导致全频眩光敏感度降低。因此,对比敏感度与眩光敏感度能将患者视功能状态比视力更全面地进行准确揭示。按照传统检查方法与手术适应证,只能等待此部分视力尚好且具有上述视功能障碍的患者视力显著下降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对于具有显著症状的早期白内障患者,要将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作为视功能及确定手术指征的评价指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最大限度地改善。 3.2应用于高眼压与青光眼。对比敏感度可实现早期视野正常而已损害视功能的高眼压患者的确诊,对早期损害视神经纤维进行反映,是确定高眼压患者治疗与否的一个重要指征。下降的眼压与对比敏感度的恢复在55%左右的高眼压患者中可同时出

6、现,而青光眼患者就没有此现象,表明视神经纤维长期损害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逆的,高眼压患者对比敏感度的降低主要在高频及中频区体现。临床中已采用对比敏感度对青光眼的形觉功能进行评价,认为视力与视野正常的青光眼患者能产生对比敏感度异常。患者视野有损害,的异常程度与视野异常具有一定关系,对比敏感度可做为评价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改变的更为敏感的一项指标。 3.3应用于屈光不正。近视患者中矫正视力大于1.0的对比敏感度在高频区出现异常,表明高度近视眼患者对比敏感度障碍比视力改变早,并对高度近视患者戴镜后还存在视物模糊的原因进行解释。随着不断增加的屈光度,高中频区甚至全频的对比敏感度都会降低,且高峰曲线与高频区截止

7、频率左移,对比敏感度与眼底的改变具有正相关关系,即越严重的眼底损害,就会产生越明显的对比敏感度异常。采用不同矫正方法对屈光不正进行校正使视力提高的同时,会改变眼球光学性能,进而影响视觉质量。 国内近些年广泛应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近视进行治疗,目前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的手术就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当前临床中只采用视力与屈光度数作为疗效评价的标准,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作为视功能检查的一种新方法,可早于改变的视力与视野,对视功能状态进行全面灵敏的反映。对于某些眼病的早期诊断、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治疗方式及评价疗效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广泛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云娥,毛崇溶,王勤美等.早期白内障患者对比敏感度测定及手术时机研究J,眼视光学杂志,2010.4 2王军,孙葆忱,杨晓慧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视功能评价方法J,中华眼科杂志,2009.8 3所敬.高度近视眼的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11.15 4毛崇溶,吕帆.中低度近视眼PRK 治疗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及眩光现象J,眼科新进展,2010.9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