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53085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 一位质量约50kg 的同学从一楼走到五楼,他上楼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可能为A 60JB 600JC 6000JD 0000J【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上楼过程中要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根据题意知道,该同学的质量是G=mg=500N,楼层高度越是3m , 一楼走到五楼的高度大约是:楼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W=Gh=500N12m=6000J,故选50kg,所以体重是: h=4 3m=120m,所以 ,上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做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重点是对楼层的估测,难度不大2 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 O 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

2、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球经过同一高度A、B 两点时,动能相等B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P 时,动能为零C皮球在D 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C 点时的机械能D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在地面【答案】 DM 点的黑色圆斑大于N 点的黑色圆斑【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每次小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在A 点的机械能大于在B 点的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在A、B 两点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在A 点的动能大于在B 点的动能;故 A 错误。B从轨迹来看,小球既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又有竖直方向的速度。小球在最高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但是

3、仍然能往右运动,说明小球还具有水平方向速度,动能不为零;故B 错误。C每次小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在 C 点在在 D 点之前,故在 D 点的机械能小于在 C 点的机械能;故C 错误。D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黑色圆斑的大小能反应小球弹性形变程度,圆斑越大,形变越大。在 M 点与在 N 点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都为零,又因为小球在M 点机械能大于 N 点机械能,故小球在 M 点的弹性势能大于在 N 点的弹性势能,故在M 点的圆斑要大于在N 点的圆斑;故D 正确。3 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 点,到 C 点滑出下落至D 点

4、, A 和 B、 C和 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D 点与 A 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 A 点到 C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 点到 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C 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 点的动能,但可能大于C 点的动能D 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 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 点的动能【答案】C【解析】【详解】A D 点与 A 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少,因为存在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 A 错误;B A 和 C、C 和 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 h,则 A 点到 C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C 点到 D点减

5、少的重力势能,故B 错误;C斜面粗糙,则 AB 段有可能匀速,但因摩擦力的存在B 的速度一定大于 C 的速度,所以, 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 A 点的动能,一定大于C 点的动能,故 C 正确;D木块从 B 到 C,因为有摩擦,则 C 处的动能小于B 处的动能,从 C 到 D,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D 点动能大于 C 点动能, 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 D 点的动能,但与A 点的动能大小不确定,故D 错误。故选 C。4 举重比赛要求运动员将杠铃举过头顶后,在空中至少静止3 秒钟,在这3 秒钟内()A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

6、平衡力C运动员在用力向上支持杠铃,因此他对杠铃做了功D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人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判断两个力是平衡力,还是相互作用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详解】A杠铃受到的重力和对它的支持力符号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A 正确;B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 错误;C因为做功需

7、要对物体施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需要移动距离,而运动员向上支持杠铃,但没有发生位移,故C 错误;D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人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 错误。故选A。5 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 从 A 沿弯曲轨道滑下,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最终到达了与 A 等高的 C 点,所以小球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 B 点的机械能最大C小球从B 到 C 的过程只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小球从A 到 C 的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 B小球以速度v 从A 沿弯曲轨道滑下,在A 点具有动能和重力

8、势能,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 点, C 点速度为0,只有重力势能,A、 C 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但A 点的机械能大于 B 点的机械能,说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在减小,所以A 点的机械能最大,故AB 错C小球从B 到 C 的过程中先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错误;D A、 C 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整个过程动能减小为0,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故D 正确。故选 D。6 一位父亲与他6 岁的儿子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B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C爬相同的楼梯,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大D爬相同的楼梯,儿子坐电梯先到达,

9、儿子的功率大【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B由题知,他们上相同的楼梯,h 相同,父亲的体重G1 大于儿子的体重G2,根据爬楼做功 WGh ,所以父亲爬楼做功W 1 大于儿子爬楼做功W2,即 W1 W2,故 A、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父亲爬楼做功多,父亲比儿子先到达,做功时间少,根据大,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WPt可知父亲做功功率D儿子坐电梯先到达,但爬楼过程中儿子没有施加力,儿子做功为0J,做功功率为0W,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7 一个超级惊险项目18 米长悬崖秋千惊现重庆某公园!小明被缆绳拉到6 层楼的高度,释放后自由摆动冲向峡谷(如图所示),伴随着人们的惊呼声,

10、秋千越荡越低。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秋千荡回来经过最低点时,小明的机械能最大B整个过程小明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不变C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明的动能为零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答案】 C【解析】【详解】A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由于秋千与空气摩擦,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秋千第一次在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大,A 错误;B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由于秋千与空气摩擦,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整个过程小明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变小, B 错误;C秋千荡到最高点时,秋千速度为0,所以小明的动能为零,C 正确;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动能,D 错误。故选C

11、。8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 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4 个结论: F1做的功等于 F2 做的功;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 F12)做功的功率等于 F 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为(A 、 、 B 、 、 D 、 、 、 C 、 、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物体和动滑轮做的功,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次拉力做的功都等于W总Fs = GG动h故 F1 做的功等于 F2 做的功,正确;在不计绳重及摩

12、擦时,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都为W有用GhGW总GG动hGG动即机械效率相等,故正确;甲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重,拉力为1F1GG动2乙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承重,拉力为1F2GG动所以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正确;两次拉力做的功,用时也相等,根据PWt 知, F1 做功的功率等于F2 做功的功率,正确;故选 D。9 炎热的夏天海口,环卫工人利用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降温,洒水车在水平马路匀速行驶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C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D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答案】 C【解析】【分析】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13、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跟质量、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 +势能。【详解】洒水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匀速行驶,在工作的过程中,洒水车的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则洒水车的机械能变小。故选 C。10 班里组织一次“比一比上楼时的功率”活动,从一楼登上五楼,比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 五楼到一楼的高度H; 从一楼到达五楼所用的时间T; 每个同学的体重G; 四楼到五楼楼梯的长度L。AB C D 【答案】 D【解析】【详解】由功率公式得PWGHTT学生都是

14、从同一栋楼中的一楼到五楼,所以H 高度相同,没有必要测量高度H 的大小了;学生自身重不同,爬楼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必须测出各个体重和所用时间,这样可对比出不同学生上楼时的功率大小关系了。故选 D 。11 如图所示, AC BC,用相同的推力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AC和 B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底部推到顶端,则此过程中()A两次推力做功大小相同B两次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相同C两次克服物体重力做功大小相同D两个斜面的支持力对物体做功大小不相等【答案】 C【解析】【详解】A已知 AC BC,则 sAC sBC,由于用相同的推力推物体,则根据W总Fs 可知:两次推力做功大小不相同, A 项不合题意;BC已知将同

15、一重物从底部推到顶端,根据W 有用Gh 可知:两次克服物体重力做功大小相同,选项C 符合题意;根据W额W总 W有用 可知:两次所做的额外功不同,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小不相同;B 项不合题意;D由于斜面的支持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则物体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两个斜面的支持力对物体做功都为 0J; D 项不合题意。12 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人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到水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子从斜面滚下,重力势能只转化为动能B罐子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C因为能

16、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罐子滚下后可能再次滚上斜面D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则罐子会一直滚动下去【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罐子从斜面滚下,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而使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故A 错误;B罐子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B 错误;C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罐子的高度减小,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形变逐渐增大,则罐子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即该过程中罐子的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发生形变的橡皮筋由于要恢复原状,故罐子可能再次滚上斜面,故C 正确;D罐子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

17、,所以整个罐子的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会逐渐变小,最终罐子会停止运动,故D 错误。故选 C。13 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固定在物块乙上,甲、乙相互叠加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 O 点处,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将甲、乙从 O 点拉至位置 l。松手后,在甲、乙保持相对静止并一起向 O 点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甲由于与乙相对静止而处于平衡状态B物块乙随弹簧拉力减小而做减速运动C物块乙对物块甲施加了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两物块运动到O 点将由于不受弹簧拉力而静止【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甲乙两物块在位置1 被松手后,由于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而

18、且水平面是光滑的,所以其动能增加,即两物块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A 错误;B乙物体从位置1 向 O 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对其拉力减小,但由于减小的弹性势能全转化为动能,所以其速度增加,做加速运动,故B 错误;C物体甲乙一起相对静止运动的过程中,甲有一个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甲受到乙向左的摩擦力,故 C 正确;D两物块运动到O 点,弹簧刚好恢复原形,则此时弹簧对物块的拉力为0,但由于惯性,两物块还要向左运动,不会立即停下来,故故选 C。D 错误。14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水平路面上直线运动时记录的v-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 的作用,如图(甲)所示。

19、在)A物体在0t1 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t 1t 2 时间内动能不断变大C物体在t3 t 4 时间内的摩擦力力小于t 1t 2 时间内的摩擦力D物体在t 3t 4 时间内拉力小于摩擦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 v-tB由 v-t图像可知, 0t1 时间内速度越来越大,故A 错误;图像可知, t1t2 时间内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故B 错误;C物体在t3 t 4 时间内和t1t 2 时间内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大小和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C 错误;D由v-t图像可知,在t 3t4 时间内物体作减速运动,所以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向前的拉力小

20、于向后的摩擦力,故故选 D。D 正确。15 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运动他先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 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电梯从t=0 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t=11 s 时停止,测得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02 s 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不变B 2 s10 s 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 10 s11 s 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D 011 s 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0 2s 的过程中,小明由静止开始下降,所以小明的动能增大,故A 错误;B 2s 10s 的过程中,小明在匀速下

21、降,重力势能减小,但动能不变,故B 错误;C 10s 11s 的过程中,小明在做减速运动,故动能减小,同时小明是在下降,高度是在降低的,所以重力势能在减小,故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C 正确;D 0 11s 的过程中,小明下降了一段距离,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不断减小,故D错误;故选 C16 下例各情况中,关于做功的说法错误的是A某同学用力将石块向前移动一点,他推石块的力做了功B人推着小车沿斜面进入车厢,她推车的力做了功C人头顶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她顶物体的力做了功D某同学从滑梯上滑下,重力做了功【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某同学用力将石块向前移动一点,有力作用在石块上,石块在

22、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他推石块的力做了功,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推着小车沿斜面进入车厢,有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他推小车的力做了功,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头顶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力的方向向上,距离的方向向前,二者相互垂直,所以她顶物体的力不做功,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某同学从滑梯上滑下,在重力的方向的通过了距离,所以重力对人做了功,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17 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 400N 的拉力,将重600N 的建材在10s 内匀速提高3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滑轮

23、的机械效率=75%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 1200JC滑轮自身的重力为100N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答案】 A【解析】【详解】A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W 有用 =Gh=600N3m=1800J,因为是动滑轮,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提高距离的2 倍,即6m,则拉力做的总功为:W 总=Fs=400N6m=2400J,所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W有用 100%= 1800J 100%=75% ,W总2400J故 A 正确, B 错误;C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为:1F( GG动),2那么动滑轮的重为:G 动 =2F-G=2400N-600N=200N,故 C 错误;D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

24、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2 3m=6m,故 D 错误;故选 A。18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弹簧未发生形变时,小球静止在A 点。用手把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至B 点后松开手,小球在水平光滑地面BC间来回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小球从B 运动至 A 的过程,弹簧产生的弹力变大B当小球从 B 运动至 C的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C小球在 A 点时的机械能最大D在来回运动中,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详解】A当小球从 B 运动至 A 的过程,弹簧恢复原状,弹簧的形变减小,则弹簧产生

25、的弹力变小,故 A 错误;B当小球从B 运动至 C的过程,弹簧的形变变大,弹性势能变大,小球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即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B 错误;CD由于水平地面是光滑的,没有摩擦,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的和是保持不变的,故在任何一点的弹性势能和动能的和都相同,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小球的动能最大,即此时小球的机械能最大,故C正确,D 错误。19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跳高运动员先后用背越式和跨越式两种跳高方式跳过某一高度,该高度比他起跳时的重心高出h,则他从起跳后至越过横杆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A都必须大于mghB都不一定大于mghC用背越式不一定大于mgh

26、 ,用跨越式必须大于mghD用背越式必须大于mgh ,用跨越式不一定大于mgh【答案】 C【解析】【详解】从起跳后至越过横杆的过程中,跨越式跳高时重心在横杆的上面,故跨越式跳高时运动员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一定大于mgh ,而背越式跳高时其重心不一定在横杆的上面,可以在横杆的下面,故其克服重力的功不一定大于mgh,也可以小于mgh ,也可以等 于 mgh,故ABD 错误, C 正确。故选 C。20 在四川抗震救灾现场,一块水泥板质量为0.5 t ,起重机在 5 s 内把它匀速提高 2m, 此过程中( g=10N/kg )( )A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为4B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为31 10J1 10JC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2D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22 10W5 10W【答案】 A【解析】【详解】AB水泥板的质量m0.5t500kg水泥板受到的重力Gmg500kg10N/kg5000N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W Gh 5000N 2m 1 104 J故 A 符合题意、 B 不符合题意;CD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功功率PW1 104 J2 10 3 Wt5s故 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