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53204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 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4 个结论: F1做的功等于 F2 做的功;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 F1 做功的功率等于 F2 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为()A 、 、 B 、 、 D 、 、 、 C 、 、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物体和动滑轮做的功,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次拉力做的功都等于W总Fs = GG动h故 F1 做的功等于 F2 做

2、的功,正确;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都为W有用GhGW总GG动hGG动即机械效率相等,故正确;甲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重,拉力为F11G G动2乙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承重,拉力为1F2GG动所以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正确;W两次拉力做的功,用时也相等,根据Pt知, F1 做功的功率等于F2 做功的功率,正确;故选 D。2 关于能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够做功,所以子弹具有能B悬吊着的小球,从竖直方向拉开一个角度后,因为小球不能做功,所以小球不具有能C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动能大D甲物体的位置比乙物体的位置高

3、,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势能大【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够做功,所以具有能,A 正确;B悬吊着的小球,从竖直方向拉开一个角度后,尽管小球不能做功,但是它具有一定高度,具有重力势能, B 错误;C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但是如果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的质量小很多,那么甲物体的动能将会比乙物体的动能小, C 错误;D甲物体的位置比乙物体的位置高,但是如果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的质量小,那么甲物体的势能可能比乙物体的势能小,D 错误。故选A。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

4、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已经不存在了,推力对它没有做功,A 错误;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是竖直向上的,水桶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即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那么手的拉力对水桶没有做功,B错误;C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是向上的,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 正确;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汽车在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那么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

5、没有做功,D 错误。故选 C。4 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明的质量为50 kg,每次跳起高度约为6 cm(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10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明的动能持续增大B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C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3JD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50W【答案】 D【解析】【详解】A. 向上起跳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小明的动能减小,故A 错误;B. 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高度减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B 错误;C. 小明的重力为:G=mg=50kg 10N/kg=500N ,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 0.06m

6、=30J ,故 C 错误;D. 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P= W总 = 30J 100 =50W ,t 60s故 D 正确。故选 D 。5 如图所示,动滑轮的质量为m,所挂重物的质量为M ,重物在时间t 内被提升的高度为h,不计绳重及摩擦,则()M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MmM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C拉力 F 的功率为M2 mMght( Mm) ghD拉力 F 的功率为2t【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B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物hMgh总功为W总G物G动 hMm g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W有用MghMW总Mm ghMm故 A 正确, B 错误;CD拉力 F 的功率为P总故 CD错误。故

7、选 A。W总Mm ghtt6 举重比赛要求运动员将杠铃举过头顶后,在空中至少静止3 秒钟,在这3 秒钟内()A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运动员在用力向上支持杠铃,因此他对杠铃做了功D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人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判断两个力是平衡力,还是相互作用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

8、线上。【详解】A杠铃受到的重力和对它的支持力符号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A 正确;B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 错误;C因为做功需要对物体施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需要移动距离,而运动员向上支持杠铃,但没有发生位移,故C 错误;D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人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 D 错误。故选 A。7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旗手在50 秒时间内将重5N 的国旗缓缓上升到旗杆顶端,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缓缓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升旗同学的手受到绳对手的摩擦力方向向下C他对国旗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1WD旗杆

9、顶端的滑轮在使用时是省力的【答案】 C【解析】【分析】(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已知国旗重力,估计出旗杆高度,可以得到克服旗杆重力做的功;功与时间之比为功率;(4)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所以不能省力。【详解】A国旗匀速上升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则动能不变,高度增大,国旗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没有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 错误;B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升旗同学向下拉绳,升旗同学的手受到绳对手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 B 错误;C已知国旗的重力5N,旗

10、杆大约10m 高,克服国旗的重力做功为WGh5N10m50J国歌的演奏一遍的标准时间是50 秒,他对国旗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W50JP1Wt50s故 C 正确;D国旗杆上的滑轮为定滑轮,则利用定滑轮升国旗,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故 D 错误。故选 C。8 立定纵跳摸高是中学生常见的运动项目,起跳前先屈膝下蹲,然后脚掌用力蹬地,伸展身体,两臂上挥,竖直向上跳起至最高点,小刚同学在一次立定纵跳摸高中消耗的能量约为( )2345A3 10JB 3 10JC 3 10JD 3 10J【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中学生重力的平均值约600N,当起跳后重心升高的高度为: h=0.5m;在起跳

11、时所消耗的能量用来增加了同学的重力势能了,所以当该同学跳起后增加的重力势能最大值是:2E=W=Gh=600N 0.5m=300J=3 J,10故 A 正确, BCD错误;应选 A9 如左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其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F-t 图像)和物体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v-t 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 t=1s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为0NB当 t=3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C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拉力F 做的功是16JD 24s 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由 v-t 图像可

12、知, 02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即t =1s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F-t 图像可知, t=1s 时, F=1N,则此时的摩擦力fF1N故 A 错误;B由 v-t 图像可知, 46s 时,物体匀速运动;由 F-t 图像可知,此时的推力 F =2N;由于摩擦力与推力 F 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的摩擦力fF2N24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仍为2N,故B 错误;C在46s 时,物体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svt4m/s2s8m拉力 F 做的功WF s2N8m16J故

13、 C 正确;D 24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动能增加,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故D 错误。故选 C。10 一个超级惊险项目 18 米长悬崖秋千惊现重庆某公园 ! 小明被缆绳拉到 6 层楼的高度,释放后自由摆动冲向峡谷(如图所示),伴随着人们的惊呼声,秋千越荡越低。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千荡回来经过最低点时,小明的机械能最大B整个过程小明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不变C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明的动能为零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答案】 C【解析】【详解】A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由于秋千与空气摩擦,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秋千第一次在最高点

14、时,机械能最大, A 错误;B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由于秋千与空气摩擦,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整个过程小明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变小,B 错误;C秋千荡到最高点时,秋千速度为0,所以小明的动能为零,C 正确;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动能,故选 C。D 错误。11 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 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 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1m ,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 的功率 P1=60W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

15、擦力f=20N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40N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 所做的功W2=80J【答案】 C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甲可知,绳子承担物体受到的拉力的段数n 为 2,物体以 3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拉力作用下绳子末端的速度为v2v物23m/s 6m/s则物体向左运动时,由WFs的功率PFv 可得拉力 F1ttP1F1v20N6m/s120W故 A 错误;B图甲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而绳子承担力的段数 n 为 2,所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2F1220N40N故 B 错误;C物体向右运动时,由于物体和地面没有改变,则所受摩擦不

16、变,方向向左,同时物体向左还受到两股绳子施加的拉力,每股绳子的拉力为20N,物体右侧的滑轮为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2F2,则有2F22F1f80N解得 F2 =40N,故 C 正确;D在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时,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 所做的功W2F2 s240N2 1m80J故 D 正确。故选 CD。12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B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C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答案】 D【解析】【详解】A 由图知,第一次物

17、体的速度较大,第一次物体的动能较大,故A 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不同,所以木块两次所做的功不同,由 W=Fs 可知,但是在没有指出是相同时间内,因此不能比较二者做功多少,故 B 错误;C由A 分析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相等,故C 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由功率的变形公式P=Fv 可知,力F 相同,第一次速度v 大,所以功率大,故D 正确。13 如图中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

18、擦力较大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两次木块运动相同的距离,第2 次所用时间比第1 次长,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不相同, A 选项说法不正确;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次运动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摩擦力相同,B 选项说法不正确;C木块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两次滑动中水平方向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摩擦力大小相等,两次的拉力相等,由W=Fs 可得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C 选项说法正确;D由图可见两次滑动距离相同,所用时间不同,由不一样大, D 选项说

19、法不正确;故选 CWp 得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t14 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固定在物块乙上,甲、乙相互叠加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 O 点处,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将甲、乙从 O 点拉至位置 l。松手后,在甲、乙保持相对静止并一起向 O 点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甲由于与乙相对静止而处于平衡状态B物块乙随弹簧拉力减小而做减速运动C物块乙对物块甲施加了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两物块运动到O 点将由于不受弹簧拉力而静止【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甲乙两物块在位置1 被松手后,由于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而且水平面是光滑的,所以其动能增加,即两

20、物块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A 错误;B乙物体从位置1 向 O 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对其拉力减小,但由于减小的弹性势能全转化为动能,所以其速度增加,做加速运动,故B 错误;C物体甲乙一起相对静止运动的过程中,甲有一个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甲受到乙向左的摩擦力,故 C 正确;D两物块运动到O 点,弹簧刚好恢复原形,则此时弹簧对物块的拉力为0,但由于惯性,两物块还要向左运动,不会立即停下来,故D 错误。故选 C。15 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 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 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人以0.6m/s

21、 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 将货物拉出仓库。人拉货物的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A货物移动距离为20mB工人的拉力为400NC工人做的有用功为3.6104 JD工人拉力的功率为360W【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条绳子托着动滑轮,人以 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那么货物的速度是 0.3m/s ,经 100s 货物移动距离为svt0.3m/s 100s30m货物移动距离为30m, A 错误;B由题意可知,货物的重力Gmg600kg10N/kg6000N其摩擦力f0.1G0.16000N600N由于货物匀速前行,绳对货物的拉力Ff6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可得

22、到600N s100%75%F拉 2s解得 F拉400N ,工人的拉力为400N, B 正确;C货物移动距离为30m ,绳对货物的拉力为600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为W有Fs600N30m1.8 104J工人做的有用功为1.8 104 J , C 错误;D由于人以 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工人的拉力为400N,工人拉力的功率为PF拉 v400N 0.6m 240W工人拉力的功率为240W ,D 错误。故选 B。16 在一个罐子的底和盖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长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在罐子向下滚动的过程中,小

23、铁块会将橡皮筋卷紧,罐子的滚动先变快后变慢,直至速度为零;接着罐子又会自动滚上斜面,整个过程忽略摩擦的影响。关于此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罐子加速滚下斜面的过程中,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B罐子滚到最低处时,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罐子自动滚上斜面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快后变慢D罐子自动滚上斜面时,不可能到达比初始位置更高的位置【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罐子加速滚下斜面的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铁罐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加,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罐子滚到最低处时,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

24、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故B 错误,符合题意;C在橡皮筋恢复的过程中,铁罐会由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从最低处滚上,铁罐先由慢到快、后由快到慢滚到最高点,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罐子自动滚上斜面时,不可能到达比初始位置更高的位置,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17 如图所示,重为60 牛的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与重为6 牛的物体乙用细绳相连,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当物体乙恰好能以0.2 米 / 秒的速度匀速下落时,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绳拉甲物体的力为6 牛B甲物体的速度为0.2 米 / 秒C 5 秒内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为60 焦D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

25、.2W【答案】 C【解析】【详解】A图示滑轮为定滑轮,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忽略不计,乙匀速下落 ,所以绳拉甲物体的力F=G 乙=6N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示滑轮为定滑轮 ,甲、乙物体移动的速度相同 ,甲物体的速度 v 甲=v 乙=0.2m/s ,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5s 内甲物体移动的距离s=v 甲 t=0.2m/s 5s=1m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W=Fs=6N 1m=6J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功功率W6JP=1.2Wt5s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18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 0 时刻,将一重为G 50N 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

26、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A t 1 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B t2 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C t2 到 t 3 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D t 2 到 t3 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答案】 D【解析】【详解】A t 1 时刻是小球与弹簧开始接触的时刻,此时小球向下加速运动,在弹力增大到等于重力之前小球一直加速,所以t 1 时刻小球速度不是最大,动能也不是最大。故A 错误。B t 2 时刻是指弹簧被压到

27、最低点,此时小球速度为零,小球动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 t 2 时刻小球动能最小。故 B 错误。CD t 2 到 t 3 时间内是弹簧的弹性势能向小球动能转化的过程,t3 时刻弹力为零即弹性势能为零,小球动能最大。所以在t2 到 t 3 时间内,小球动能一直在增加,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故C 错误, D正确。19 如图所示,图中速度 v 的方向是小强在体育中考 “原地掷实心球 ”测试中球出手时的飞行方向,从球出手到落地的过程,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面关于机械能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球出手时动能最大B球出手时势能最大C球落地时机械能最大D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 D

28、【解析】【详解】ACD由于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那么整个运动过程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 错误, D 正确;球出手时动能不是最大的,因为它还会落地,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球落地的瞬间动能才是最大的, A 错误;B球出手时势能不是最大,因为它还会上升,上升到最高点时,它的重力势能才是最大的, B 错误;20 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 从 A 沿弯曲轨道滑下,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最终到达了与 A 等高的 C 点,所以小球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 B 点的机械能最大C小球从B 到 C 的过程只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小球从A 到 C 的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 B小球以速度 v 从高的 C 点, C 点速度为A 沿弯曲轨道滑下,在0,只有重力势能,A 点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并最终刚好到达等A、 C 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但A 点的机械能大于 B 点的机械能,说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在减小,所以A 点的机械能最大,故AB 错误;C小球从B 到 C 的过程中先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错误;D A、 C 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整个过程动能减小为0,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故D 正确。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