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附答案一.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86701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附答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附答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附答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附答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附答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附答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附答案一.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要探究碳酸亚铁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请你参与华雪同学的探究:(查阅资料) 碳酸亚铁( FeCO3)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灼烧生成的氧化物和CO2 气体。 FeO 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就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FeCl2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 不能; FeCl3 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FeCl2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猜想与假设)猜想 1:固体成分是氧化铁。猜想 2: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猜想 3:。(活动与探究)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如图所示(加

2、热和固定装置已省略),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加热玻璃管 X。当 Y 瓶中产生的沉淀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氧气至玻璃管冷却。取玻璃管里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盐酸,微热,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两份进行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a向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b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失(结论与反思)(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FeCO3 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因此,猜想(填 “1或”“2或”“3)”是正确的。(2) FeCO3 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上述实验(填 “a或”“b)”是多余的,因为。(总结与提升)(1

3、)若实验结束时观察到Y 瓶中仍然是澄清的,可能的原因是澄清石灰水的量不足,导致生成的碳酸钙转变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为。(2) CO2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3)华雪同学经过反思,觉得该实验设计还存在问题,因为如果在实验b 中观察到,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所以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11.6g 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3.6g。通过计算即可确定: FeCO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3【答案】【猜想与假设】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结论与反思】( 1)氧化铁1( 2) 4FeCO3+O22Fe2O3+4C

4、O2(3) ba 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中存在氯化铁,不存在氯化亚铁;b 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氯化铁【总结与提升】( 1) Ca( HCO3)2( 2) CO2+Ca( OH) 2 CaCO3 +H2O( 3)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氧化铁【解析】【分析】【详解】猜想与假设:由假设,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则猜想氧化三铁。结论与反思:3 是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和四(1)由 FeCl3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FeCl2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则向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Cl32。FeCl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 不能,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

5、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说明溶液中不含FeCl23在氧气中高。氯化铁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故FeCO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氧化铁。因此,猜想1 是正确的。(2) FeCO3 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3 +O22Fe2O3+4CO2。( 3)上述实验中 b 是多余的,因为 a 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中存在氯化铁,不存在氯化亚铁; b 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氯化铁。总结与提升:(1)碳酸氢钙中钙元素显+2 价,碳酸氢根显1 价,其化学式为:Ca( HCO3) 2 。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 2) CO2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是因为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 OH) 2 CaCO3 +H2O。(3) FeCl2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 FeCl3 不能,如果在实验 b 中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氯化亚铁溶液,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铁,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11.6g 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3.6g。假设生成的固体为氧化铁,设固体质量净减质量为x假设成立, FeCO 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氧化铁。32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

7、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实验探究)(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 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8、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 _。(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_。【答案】无色气泡; 碳酸氢钠; 白色沉淀; 若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也会产生上述现象; 氢氧化钠; 标签正向手心,用后及时盖紧瓶盖【解析】【实验探究】(1)根据稀盐酸能与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反应生成气体解答;( 2)根据氯化钡与碳酸钠不能共存解答 ;( 3 )根据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也能生成白色沉淀解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探究】( 4)分析解答;【探究启示】根据液体药品的正确取用方法分析解答 。 【实验探究】(

9、 1)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反应,有无色气泡产生;( 2)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若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因为该试剂是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若是氢氧化钠可能会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部分碳酸钠,所以,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若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也会产生上述现象;【实验结论】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还存在氢氧化钠,即原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探究启示】由于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应注意取

10、用时标签正向手心,用后及时盖紧瓶盖。3 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请回答:( 1)步骤 和 的操作名称是 _。( 2)步骤 判断加入盐酸 “适量 ”的方法是 _ ;步骤 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 ,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3)猜想和验证:猜想验证的方法现象结论猜想:固体 A 中取少量固体A 于试管中,滴加稀_猜想 成立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含CaCO3、MgCO3猜想:固取少量固体 A 于试管中,先滴入体 A 中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_含_,再滴入 Na2SO4 溶液BaCO3猜想:最后制得取少量NaCl

11、晶体溶于试管中的蒸的NaCl馏_猜想 成立晶体中水 , _还含有Na2SO4【答案】过滤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停止加热有气泡放出,烧杯底变浑浊(合理即可)滴入稀硝酸(或稀盐酸)猜想 不成立滴入BaCl2或Ba(OH)2、或 Ba(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解析】【分析】【详解】( 1)由于步骤 和 都是将固液体进行分离的,故操作名称为过滤;( 2)由于滤液 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故加入盐酸时会产生气泡,所以当滴加盐酸至刚好无气泡放出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盐酸量为适量;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防止局部过热,造成固体(或溶液)飞溅;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

12、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 :由于碳酸钙、碳酸镁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看到的现象应是有气泡放出,石灰水变浑浊;猜想 :由于猜想的是 BaCO3,结合看到的现象 “有气泡放出 ”,说明往固体中滴入了稀硝酸(或稀盐酸),因为碳酸盐能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由于再加入硫酸钠后,不产生白色沉淀,故说明溶液中没有钡离子,则猜想不成立;猜想 :由于结论是 “猜想成立 ”,即最后制得的 NaCl 晶体中还含有 Na2SO4,故要证明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可加入可溶性的钡盐或钡碱,则会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从而说明 NaCl 晶体中还含有 Na2SO4

13、。故答案为:验证的方法现象结论有气泡放出,烧杯底变浑浊(合理即可 )猜想不成滴入稀硝酸 (或稀盐酸 )立滴入 BaCl2 或 Ba(OH)2、或 Ba(NO)3有白色沉淀溶液4 乙炔( 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猜想一: CaO;猜想二: _;猜想三: Ca(OH)2 。他的依据是 _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_ 。(进行实验)(一)取少量白色固体

14、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_ ,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_ ,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_(选填图中装置序号)。【答案】 CaCO3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CaO能与水反应气泡放出2通入 COCa(OH) +CO =CaCO +H O C、 F2232【解析】【分析】【详解】做出猜想:因为 CaC和 H2O 中含有 Ca、 C、 H、

15、O,能形成常温下的固体有:CaO、 Ca(OH)2 和 CaCO3,2所以猜想二为:CaCO3;小明的依据是: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交流反思:因为反应物中有水,而氧化钙和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猜想一不成立。进行实验:(一)因为题中得出猜想二不成立的结论,也就是白色固体白色碳酸钙,所以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实验现象是:没有气泡放出。(二)因为题中结论是猜想三成立,也就是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钙,所以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通入二氧化碳,应该有白色沉淀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 O。拓展应用:本题中 C2H2 气体由碳化钙

16、(块状固体)与水反应制取,应选择固液不需要加热型制取气体的装置,因为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所以应该选用能控制滴加液体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装置C 中的分液漏斗能控制滴加液体速率,符合题目要求,故发生装置选择C;由于 C2H2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且不能和水反应、不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择 F。5 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实验一中振荡3 个矿泉本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B 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

1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对比A 瓶与 _(填 “B”或“ 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 能与 NaOH 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 C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_ 结论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 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溶剂的质量。(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反应前注射器中体体积气反应后注

18、射器中体体积气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0mL20mL12 mL_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_(填 “偏小、 偏大 ”或 “无影响 ”)。【答案】 Ca(OH)2 +CO2=CaCO3 +H2OC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CO2+H2 O=H2CO3温度2Cu+O 22CuO可使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16%偏小【解析】【分析】【详解】(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19、 +H2 O。实验一中振荡3 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的反应是:对比A 瓶与 C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 能与NaOH 发生反应。(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故实验二观察到C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干燥的石蕊试纸无变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3)实验三对溶液加热,故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装置一可使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

20、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0mL-12mL100%16% 。30mL+20mL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冷却以后,注射器推进的少了,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偏小 。6 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 1)该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探究 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有_产生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滴加足量稀盐酸(请用化

21、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 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 2)Na2CO3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有 _生成钡溶液猜想 _成立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 滴酚酞溶液上层清液变红( 3)(提出问题 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实验探究 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操作a 和操作b 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 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

22、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_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大于 ”、 “小于 ”或“等于 ”)。(4)(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什么?_。【答案】气泡CO2+2NaOH Na2CO3+H2ONaOH、Na2CO3白色沉淀二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大于将碳酸钠完全除去【解析】【详解】(1)提出问题1由于氢氧化钠易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实验探究1 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滴加足量稀盐酸2232CO +2NaOHNa CO +H O(2)提出问题2若氢氧

23、化钠全部变质,则溶液中只有碳酸钠,若部分变质,溶液中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所以猜想二是:该溶液中溶质含有NaOH、 Na2CO3 ;实验探究 2 要探究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因为氯化钡溶液呈中性,所以用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将碳酸钠除干净,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变红,就说明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所以实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有白色沉淀生成钡溶液猜想二成立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上层清液变红3 滴酚酞溶液提出问题3,针对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了实验探究3操作 a 和操作 b 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

24、a 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根据实验流程和反应的方程式:CO2+2NaOH Na2CO3 +H2O、Ca(OH)2+Na2CO3CaCO3 +2NaOH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大于变质前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4)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 2 探究是否含有含有氢氧化钠时,因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应将碳酸钠完全除去,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中性的氯化钠,而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会干扰氢氧化钠的鉴定,所以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将碳酸钠完全除去,为鉴定氢氧化钠创造条件。【点睛】本题考查了久置的 NaOH 固体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明确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并注意结合

25、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固体变质的原因来解答本题。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时,可先把碳酸钠变成沉淀并且不生成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碱性物质,然后使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7 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查阅资料)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实验操作、记录、分析)实验一:( 1)先检查装置的 _,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 气体,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 _,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1_。V m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关闭弹簧夹 K1 2待瓶中气体冷却至、 K ,

26、再(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室温,打开 K22_之外的气体。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 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总体积。实验二:(4)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填 “X、”“ Y、”“ Z)”。 Y 的体积分数在60s 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数据处理)( 5)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_。( 6)实验二中, 200s 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 _。(评价与反思)( 7)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 “其它气体和杂质 ”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

27、二判断此说法是_ (填 “正确 ”或 “错误 ”)的,理由是 _ 。【答案】气密性K1、K2 2NaOH+CO=Na2CO3+H2 O O2、 CO2 Z 水蒸气冷凝V-V 1100%V1 -V2100%76.66%错误由实验 2 可知,空气中水的体积分数为VV1.98%,而空气成分的气体杂质体积分数为0.03%【解析】【分析】【详解】(1)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打开弹簧夹K1 21、 K ,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 mL。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32=Na CO +H O;( 3)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

28、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是可燃物,空气中有氧气,还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进行的操作是向烧杯中加入热水;燃烧需要消耗氧气,与氢氧化钠反应需要消耗二氧化碳。故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O2、 CO2 之外的气体总体积;(4)人体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与水蒸气含量增大,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水蒸气的含量,故Z 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Y的体积分数在60s 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5)二氧化碳的体积为(V-V1) mL,其体积分数为V-V 1 100% ;氧气的体积是 (V1- V2),其V体积分数为 V1 -V

29、2 100% ;V(6)气体的总质量分数为100,其中 x 占 17.17, y 占 2.50, z 占 3.67,故实验二中, 200s 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100 -17.17 -2.50 -3.67=76.66%;( 7)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 “其它气体和杂质 ”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错误的;理由是由实验 2 可知,空气中水的体积分数为 1.98%,而空气成分的气体杂质体积分数为 0.03%。8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 Fe2O3 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 2)完

30、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1称量黑色粉末质量 /gm1m22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能被吸引3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无明显现象4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 溶液有红色物质生产无明显现象 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 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 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 Fe3O4。他又发现m2 恰好为 _g ,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 和Fe2O3 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 _(填写化学性质)

31、。【答案】(1)在装置末端尖嘴导管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2) Fe+2HCl=FeCl2+H2 4.64(3)还原性和可燃性 (写出还原性即可 )【解析】(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故在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添加尾气处理装置;(2)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甲组的黑色粉末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故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H2, 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 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 Fe3O4。他又发现 m2 恰好为 4.64g 根据三分子的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两分子的四氧化三铁和氧气计算即可;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

32、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 Fe2O3 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 的还原性。9 实验探究和证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体的现象产生疑惑。(资料)(1) .CuCl2 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可生成值色体(Cu( OH) 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 OH) Cl)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2) Cu( OH) 2在 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猜想)蓝绿色

33、固体可能是:Cu( OH) 2 Cu( OH) Cl 晶体: _。猜想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该同学取31.25g 蓝绿色固体,加热至 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 _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已知实验所得数据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液,滴加_溶液,无现象(2)过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蓝绿色固体中铜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_。(结论)猜想成立(延伸)( 1)碱式氯化铜常作为动物词料的添加剂

34、,则该碱式氯化铜与胃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如果欲使 HCl 和 CuCl2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2_(填CuCl ,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序号)A CuOB Cu OH2 C Cu D Cu NO3 2()()(3)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应作_改进(选填序号)A 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 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C 实验应该在 80的水浴中进行【答案】 Cu( OH) 2 和 Cu( OH) Cl 晶体的混合物CuCl2+2NaOH=Cu(OH)2 +2NaCl 稀盐酸384:71 Cu(OH) Cl+HCl= CuClA BAB2+H2O【解析】【分析】 猜想 蓝绿色固体可能是二者的混合物: Cu ( OH)2 和 Cu(OH)Cl 晶体的混合物;猜想 的理由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Cu( OH)2 在 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