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易错题.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87153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易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易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易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易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易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易错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3224、 CaCO、 BaCl、 Na SO 、 NaOH 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_,一定没有 _;( 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 , _。【答案】 NaOH 、 CaCO3 CuSO4 CaCO3、 NaOH、BaCl2 CaCO3、 NaOH、 Na2SO4【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

2、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 pH 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详解】( 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 2)测定滤液的 pH 大于 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 CaCO3、NaOH、 BaCl2;CaCO3、 NaOH、 Na2SO4;故答案为 CaCO3、NaOH、 BaCl2;CaCO3、 NaOH、 Na2SO4。2 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类无机化合物,M 与甲同类,他们之间部分转化关

3、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1)若甲为CaCO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2)若丙为CaCO3,则 M 的化学式是 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 _。【答案】酸H2O+CaO=Ca(OH)2 H2 O CO2+Ca(OH)2=CaCO3 +H2O 或Ca(OH)2+Na2CO3=CaCO3 +2NaOH【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 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 1)若甲是碳酸钙,甲能与丁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

4、,例如盐酸;乙能与丁反应,能生成丙,丙也能与丁反应,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乙可能氧化钙,丙是氢氧化钙, M 是氯化钙。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2)若丙为 CaCO3,丙与丁能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酸溶液)反应,能生成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水,所以乙可能氢氧化钙,乙、丙、甲都能生成 M, M 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甲可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 M 是水。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

5、理;【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若甲为 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酸,乙 丙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 H2O+CaO=Ca(OH)2;(2)若丙为CaCO,则 M 的化学式是H O,乙 丙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32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 +H2 O 或 Ca(OH)2+Na2CO3=CaCO3 +2NaOH。【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3 实验室内有

6、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含有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铜、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 _。(2)取( 1)中无色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_。(3)另称取14.9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 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 _。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还不能确定含有的杂质是_。【答案】氯化铜碳酸钠氯化钠 硝酸钾【解析】【详解】(1)氯化铜溶于水,溶液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

7、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所以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碳酸钠和硝酸钙只能含有其中的一种;故填:氯化铜(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钙;故填:碳酸钠( 3)另称取 14.9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g 白色沉淀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KCl+ AgNO 3 =AgCl+ KNO 374.5143.51

8、4.9g28.7gNaCl+AgNO 3 =AgCl+ NaNO358.5143.511.7g28.7g由计算可知,14.9g 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 氯化银, 11.7g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 28.7g 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所以由( 1)可知,杂质中一定没有氯化铜、硝酸钙,由(2)可知,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由(3)可知,杂质中一定还有氯化钠,杂质中不能确定的是硝酸钾。故填:氯化钠;硝酸钾【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

9、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4A E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 “”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一 ”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 C、 D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 A 和 X 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 A 为 _,B 为 _, D 与 E 发生的化学反应 _(填 “是 ”或 “不是 ”)置换反应(2)若 A、 B、 C、 D、 E 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 B、 C、 D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 和X 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D 为 _,写出 A B 反应的

10、化学方程式_ 。【答案】( 1)氧化铁,碳,不是;( 2)二氧化碳,Ca( OH) 2+2HCl=CaCl+2H2O。【解析】试题分析:已知“A E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结合图框,则:(1)若 C、 D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推测可能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且A 和 X 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推测A 为氧化铁, B 为碳,而D 与 E 发生的化学反应,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单+化 =单 +化”,故不是置换反应;(2)若 A、 B、 C、 D、 E 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 B、 C、 D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 和X 反应的现象

11、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推测A 可能为氢氧化钙、B 为稀盐酸、 C 为碳酸钙、 D 为二氧化碳、 E 为水,代入检验,符合题意则AB 反应,即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其化学方程式Ca( OH) 2+2HCl=CaCl+2H O。22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5 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将其任意编号为:A、 B、C、 D、 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说明:硫酸钙视为可溶物):实验A+BB+CB+DC+D现象产生沉淀产生气体产生沉淀产生沉淀( 1)写出溶

12、液 A 中溶质的化学式: A_。( 2)写出溶液 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写出溶液 C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答案】 Ca(OH)222332424Ca(OH)+Na CO =CaCO +2NaOH H SO +BaCl =BaSO +2HCl【解析】【分析】分析过程: B+C ,产生气体,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BC 为碳酸钠和稀硫酸中的一种,B 能与 AD 反应生成沉淀,硫酸只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B 为碳酸钠溶液, C 为稀硫酸; AD 为氢氧化钙、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C+D

13、 能产生沉淀,则D 为氯化钡溶液,A 为氢氧化钙溶液。【详解】1)溶液A为氢氧化钙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22(Ca(OH)。故填: Ca(OH)(2)溶液A 与 B 反应,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 +2NaOH。故填: Ca(OH)2+Na2CO3=CaCO3 +2NaOH( 3)溶液 C 和 D 反应,即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 +BaCl2=BaSO4 +2HCl。故填: H2 SO4+BaCl2=BaSO4 +2HCl【点睛】解题时往往需要从

14、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6 已知某固体样品A 可能是 NH4NO3 和 MgCO3 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样品B,其中可能含有 Na2SO4、 BaCl2、 CuSO4 、KCl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计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将气体 C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 _色。( 2)沉淀 F 的化学式为 _。( 3)溶液 D 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_(填写离子符号)。(4)写出步骤中生成沉淀I

15、 的化学方程式 _。(5)在溶液 H 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_种。(6)固体样品 B 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_(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答案】红BaSO2+和 NH +MgSO4+2NaOH=Mg( OH) 2 +Na2SO4 3CuSO4若固4Mg4体样品 B 中存在 CuSOG4,则溶液 E 中不含有 NaOH,则步骤后不会生成气体【解析】【分析】样品 A 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说明A 中一定含有碳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铵;样品B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沉淀F 和溶液 E溶液 E与溶液 D 混合后,有气体G 生成根据 A、 B 中可能含有的物质可知,生成的气体G 为氨气,

16、则 A 中一定含有硝酸铵则E 中含有氢氧化钠,即样品B 中没有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所以样品B 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则生成的沉淀F 为硫酸钡沉淀,即样品B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可能含有氯化钾。氢氧化钠与溶液D 中的硫酸镁反应生成的沉淀I 为氢氧化镁。【详解】(1) C 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由以上分析可得F为BaSO(4。(3)溶液 D 为硝酸铵和生成的硫酸镁溶液,所以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Mg2+、NH4+。(4)步骤中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2NaOH=Mg( OH)2 +Na2SO4。(5)溶液 H 中肯定存在的阴离

17、子为Cl 、 SO42 、 NO3 ,共 3 种。(6)由以上分析可得,固体样品B 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uSO4,原因是若固体样品B中存在 CuSOG。4,则溶液 E 中不含有 NaOH,则步骤后不会生成气体7推断题: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省去(1)金属 B 的活动性金属 D 的活动性(填 “ ”、 “”、 “=)”;(2)若 A 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3)向 C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4)写出溶液 C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 1) ( 2) Fe2 32Fe+

18、3CO (3233O +3CO)CuCl +2AgNO=Cu( NO )2+2AgCl ( 4) CuCl2+2NaOH=Cu( OH) 2 +2NaCl【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B 是铁, D 是铜,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比铜活泼,故答案为(2)若 A 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则A 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2O3 +3CO2Fe+3CO2(3)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白色沉淀,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Cl2 +2AgNO3=Cu( NO3) 2+2AgCl (4)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

19、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Cl2 +2NaOH=Cu( OH) 2 +2NaCl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8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20、请回答:(1)甲的一种用途是_(2)写出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3)甲和乙的化学性质不同,写出一点_【答案】( 1)做燃料或冶炼金属等;( 2): CO2+Ca( OH) 2=CaCO3 +H2O;( 3)一氧化碳能够燃烧,二氧化碳不能 ,(或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没有等合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则丙可能是碳酸钙,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因此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乙和丙能够相互转化,因此丙是碳酸钙,乙是二氧化碳,则甲是一氧化碳,因此:(1)甲是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因此可以做燃料、冶炼金属等,(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Ca( OH) 2=CaCO3 +H2O;(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如:一氧化碳能够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或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没有等合理即可)。考点:碳和碳的氧化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