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91259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人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目标 :1.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2. 描述眼球的结构、主要功能和视觉产生的过程。3. 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4. 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教学重点:1. 眼球的结构2. 视觉产生的过程。教学难点: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课前准备: 眼球模型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学生回答:跑回家、找地方躲起来等。师: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学生回答: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生活经验等。师:你感觉到天气骤变以及做出的相应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完成

2、的?学生回答:眼睛、耳朵、大脑、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师: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那么,人体是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互动一: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器官师:刚才我们对“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感知有什么器官参与?学生分析回答:眼睛、耳朵、大脑等。师: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还有哪些感觉和器官参与?请举例说明。(可参考课本P88第一 节 第一段,进行分析)学生分析回答:嗅觉、味觉、热觉、触觉、痛觉等,鼻子、舌、皮肤等器官教师小结: 是的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是多

3、方面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大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我们才产生了各种感觉。而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师:视觉的形成当然离不开眼睛,眼睛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互动二:眼球的结构师:观察课本P89 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完成讨论1、 2。学生讨论,回答:师:观察图 -46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学生回答:晶状体镜头;瞳孔光圈;视网膜胶卷(底片)师:请同学们利用一分钟的时间熟悉眼球的结构, 然后通过眼球模型, 分析眼球的结构,并说出每一部分结构的功能。1名校名 推荐学生熟悉眼球

4、结构,教师出示眼球模型,学生解说。教师强调:(板图)我们俗话说的白眼珠(白眼球)和黑眼珠(黑眼球)指的是哪两部分?(师生共同分析)白眼球巩膜;黑眼球虹膜。虹膜内所含色素不同就出现了蓝眼、褐眼等。互动三 :视觉的形成过程师:请大家根据眼球的结构分析: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学生分组讨论整理,各组呈现分析结果,进行展示解说,其他组进行补充。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教师强调: 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玻璃体,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的像是倒像。师: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课本P90 上面第一段解决这一疑难。教师讲

5、解: 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还要把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觉。师:有一个人眼睛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吗?学生分析,教师点拨: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师:观察课本图-48 猫的瞳孔大小的调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学生回答:猫的瞳孔在暗处比在亮处大。推测人也会这么变化。然后设计实验方案:拉上窗帘,过一会再拉开用手电筒照射同学的眼睛,观察瞳孔变化先观察一位同学的瞳孔大小,然后用手捂住眼睛,过一会松手,观察瞳孔变化观察同学从教室内走到教室外时瞳孔的变化等等,选择几样在教室内能完成的当堂探究。互动 四:近视的成因及

6、预防师:大家看一看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戴眼镜?他们戴的都是什么眼镜?学生统计并做出判断:近视镜师:那么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91 内容,结合图-49 ,分析近视的成因。学生分析,表达交流。教师强调: 晶状体调节紧张引发的近视眼叫假性近视,如果这时注意保护视力,消除使晶状体过度紧张的因素,做一些按摩放松自己,视力可以好转和恢复到正常。但如果进一步发展到眼球前后径过长,也就是说晶状体和视网膜中间的距离加长,这时无论你怎么调节自己的晶状体, 远处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都只能在视网膜前面成像,我们在视网膜上只能获得模糊的影像。这就是真性近视。师:对于近视我们有什么矫正的办法吗?学生:戴眼镜。教

7、师:戴什么样的眼镜呢?哪位同学愿意描述一下自己配的近视镜。学生:中间薄,四周厚。教师:这种镜子正好和放大镜相反,我们叫它凹透镜 ,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然后再经过角膜、瞳孔等结构,就可以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师:请几位近视眼的同学谈一谈近视心得,让其他同学引以为鉴。几生谈自己是如何近视的教师指出大部分同学的近视都是由于过度用眼,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不注意用眼卫生造2名校名 推荐成的,开始阶段都是假性近视,进行适当的矫正应该是能恢复正常视力的。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本图50 总结预防近视的方法。学生熟记“三要” 、“四不看”,并应用到生活中去。整合提升: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以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拓展:分析老年人远视的视网膜成像特点和结构病变,并提出矫正方法。板书设计: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一、眼球的结构(教师板图)二、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透光)(折射)(成像)(形成视觉)三、近视的成因四、近视的预防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