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92365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 2 课时导入新课复习导入:1什么是菌落 ? 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各有哪些特点?2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有哪些?3 实验中,你采集细菌或真菌的过程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学生略作准备,完成老师的提问。过渡:上节课后同学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分别进行了实验,下面就请各学习小组的同学将实验的结果展示给大家。推进新课各学习小组的代表按照抽签顺序,有秩序地发表演讲,展示交流自己的探究报告和探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质疑补充。展示一:我们探究的问题是“手上有没有细菌或真菌”。我们小组准备了两套同样的培养基,分别编号为1 号和 2 号。用无菌棉

2、棒轻擦手心,在编号为1 号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接着盖上盖; 而编号为2 号的培养皿没有作任何变动。接着我们把两套培养皿放在同一个培养箱里培养,结果编号为1 号的培养皿里长出了许多菌落(实物投影仪展示实验结果),而编号为 2 号的培养皿没有菌落。这说明我们的手上存在着大量的细菌或真菌,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讲究卫生,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展示二:我们选定的环境是厕所和食堂。实验方案是:准备两套同样的培养基,一个放在厕所中央的地面上,一个放在食堂中央的地面上,打开盖暴露在空气中三分钟,盖上盖放在培养箱里培养。我们看到在厕所里接种的培养基中,菌落数目明显高于食堂中的(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实验结果),说明厕

3、所里的细菌比食堂里多。我们推断的原因是:厕所中人的粪便含有很多细菌,而且打扫的程度没有食堂里好。食堂经常用洗涤剂进行擦洗和消毒,所以细菌就比较少。质疑:从实物投影仪展示的实验结果看,虽然在厕所里接种的培养基中,菌落数目明显高于食堂中的,但如果只计算霉菌的菌落数,食堂中的霉菌菌落又明显高于厕所中的。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这是因为食堂里食物多,营养物质丰富。对真菌的生活而言,需要更多的营养物1名校名 推荐质。展示三:我们比较了教室和操场的空气里的细菌。 实验方案是: 准备两套同样的培养基,一个放在教室中央的课桌上, 一个放在操场看台的地面上, 打开盖暴露在空气中三分钟, 盖上盖放在培养箱里培养。 我

4、们看到在教室里接种的培养基中, 菌落数目高于操场上的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实验结果)。这说明教室里的细菌比操场多。我们推断的原因是:教室通风情况比较差,所以细菌比较多。展示四:我们探究的问题是“硬币上有没有细菌”。我们准备了两套同样的培养基,将硬币放在编号为1 号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了一下,接着盖上盖; 而编号为2 号的培养皿没有作任何变动。编号为1 号的培养皿里长出来许多菌落(实物投影仪展示实验结果),而编号为2 号的培养皿没有菌落。质疑:编号为2 号的培养皿为什么没有菌落呢?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达成共识。回答:编号为 2 号的培养皿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已经没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在这个探究

5、实验中,又一直处于密封状态中,所有没有菌落的形成。展示五:我们探究的问题是“学校花园里和食堂的冰箱里哪里的菌类多”,我们把一个培养皿放在学校花园的草坪上, 另一个放在食堂的冰箱里, 打开盖三分钟后, 盖上盖放在培养箱里培养。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哪个的菌落多?为什么?同学们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 争相预测结果, 教师指定一人予以解答: 学校花园里的细菌和真菌多,那里潮湿、还有很多落叶作为营养;而冰箱里温度很低,不适合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一般情况下菌类是很少的。学生继续比较了洗手前和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湿抹布和干燥抹布上的细菌真菌等;还展示了自己用牛奶、柑橘、米饭做的探究实验。提问: 1细菌和真菌的分

6、布有什么特点?2通过探究,你认为什么样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含量较多?3根据你的探究活动,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回答: 1细菌和真菌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无处不在。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 到处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科学家还发现, 在寒冷的极地, 在很热的温泉中,甚至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也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可以说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2 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里细菌和真菌含量较多。2名校名 推荐3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是:水分、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质疑:氧气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之一, 细菌

7、和真菌的生活是否也必须需要氧气呢?学生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除了必需的基本条件如水分、营养物质、 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外, 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生活条件,有的需要氧气, 有的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例如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下才能良好地生存。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生物圈中除了动物、植物外, 还有另一类生物细菌和真菌。通过配制培养基, 培养细菌和真菌,熟悉了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观察了菌落并总结了两个菌落的特点。我们还通过探究实验,知道了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对细菌和真菌生活条件的了解,为我们消灭有害细菌,利用有利细菌为人类

8、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许有的同学对细菌和真菌了解太少,往往会“谈菌色变”,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样,在自然界中,只有少数的细菌、真菌对人类、动物、植物有害,而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板书设计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名校名 推荐【教学反思】本节课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结果的展示。各学习小组推选本组的代表进行班内展示, 效果显著。 不同的小组展示方式不一样。特别是其中一个小组让同学们预测其实验结果, 再和自己的实验相对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表达与交流,这应该是本节的一个亮点。探究实验和比较归纳充分结合。在从宏观上观察菌落时,引导学生及时地归纳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同学们在展示实验结果时,教师和其他同学不断质疑并加以补充,及时地归纳总结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充分讨论并设计探究方案。教师安排学生准备探究方案的设计时,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让学生认真地讨论,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提示, 预测实验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这样探究方案也就水到渠成,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展示。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