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93240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 稀盐酸和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 B 点和 C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D C 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答案】 D【解析】【分析】A、根据 B 点时溶液的pH 等于 7,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图象中pH 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 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C、 B 点和 C点时,溶液的 pH 分别等于 7、小于 7,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 C 点时溶

2、液的 pH 小于 7,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 B 点时溶液的 pH 等于 7 ,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图象可知,pH 值是开始时大于7 逐渐的减小到7 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 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正确。C、 B 点和C点时,溶液的pH 分别等于7、小于7,分别显中性、酸性,溶液均呈现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D、 C 点时溶液的pH 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 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

3、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 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乙实验: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实验: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丁实验: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与一氧化碳不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考点: 化学实验的探究。3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 NaOH 溶液、

4、 Na2 SO3 溶液将 90%以上的 SO2 吸收,涉及的反应: 2NaOH+SO2 Na2SO3+H2O Na2SO3+SO2 +H2O 2NaHSO3 NaHSO3+NaOH Na2 SO3+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 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C NaHSO3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 说明 SO2 与 CO2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根据化合价规则,可以求出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知物质具有的性质。Na 2SO3+SO2+

5、H2O 2NaHSO3,是由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A 说法正确;亚硫酸钠在此反应中可以循环使用,故B 说法正确;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1) +(+1) +x+( 2) 3=0,解得x=+4,故C 说法错误; 2NaOH+SO2 Na2SO3+H2O,说明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D 说法正确。4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 A 选项浓硫酸由于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B 选项氯化钠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变化不大;C 选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D

6、选项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故答案选择C考点:常见酸碱盐的性质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 B【解析】可根据各物质的成分及化学性质,对比用途进行分析比较,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解: A、镁燃烧发出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照明弹。正确;B、铁锈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反应原理为:2Fe2O3+3H2SO4Fe2( SO4) 3+3H2O;不正确;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正确;D、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可以用来做燃料。正确。故选 B。点睛: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6 如表是“部分酸、碱和盐

7、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3B对应物质属于盐CuNOC处应填“不”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绿色【答案】 B【解析】A. 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3 2B 正确。 C.Cu NO,。故 A 错误。 B. 对应物质属于盐。故处应填“溶”。故 C 错误。 D. 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蓝色。故D 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的应用。7 “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 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 是下列物质中的()A硝酸钾B氧化铜C碳酸钙D氢氧化钾【答案】 C【解析】根据题意,X 的物质类

8、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A硝酸钾不与稀盐酸反应,故错误; 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与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故B 错误; 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钙属于盐,故C 正确; D氢氧化钾能与稀盐酸反应,属于碱,与氢氧化钠类别相同,故D 错误;故选C。A8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3+HClNaCl+H2O+CO中和反应NaHCO22 中混有的 CO,通入氧气,点燃:CO+OCO 化合反应B除去 CO22C2O3+3CO2Fe+3CO置换反应Fe工业用磁铁矿炼铁:D用稀硫酸除铁锈: Fe2O3+3H2SO4Fe2(SO4) 3+

9、3H2O复分解反应【答案】 D【解析】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故A 错误。 B.NaHCO除去 CO中混有的 CO,通入氧气,点燃:2CO+O2CO,化合反应。故B 错误。22C. 工业用磁铁矿炼铁:342D.用稀硫酸Fe O+4CO4Fe+4CO,氧化还原反应。故 C 错误。除铁锈: Fe O+3HSOFe (SO )+3H O ,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232424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类型。9 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稀硫酸处理印

10、刷厂的碱性废水C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D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骚扰疼痛【答案】 C【解析】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C、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是氢氧化钠与油污反应,该反应不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正确;D、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瘙痒疼痛,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10 如图是稀硫酸和NaOH 溶液反应的pH 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

11、蕊试液变蓝B B 点之前滴加BaCl2 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表示的是将NaOH 溶液滴入稀硫酸中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OH=Na2SO4+H2O【答案】 C【解析】A、 A 点时溶液的 pH 小于 7,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B、 A-B 两点间的任意溶液中均含有生成的硫酸钠,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加 BaCl2 溶液都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图象可知, pH 值的变化是从小于 7 逐渐的减小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 pH 增大,说明是把NaOH 溶液滴加到稀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

12、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 4242O,故选项说法错误 。 故选 C。SO +2NaOH=Na SO +2H点睛: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 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 下列物质加入到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纯碱B盐酸C氯化钠D硫酸铜【答案】 A【解析】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A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正确;B、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现象,故错误;C、氯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现象,故错误;D、硫酸铜与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错误。12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

13、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Ba2+、 OH-、 SO42-BH+、 K+、HCO3-C Ca2+、 H+、 NO3-D K+、 NH4+、 OH-、【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A、 Ba2+和 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 H+和 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 Ca2+、 H+、 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正确;D、 NH4+和 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点评

14、: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另外,还要注意得到的是无色透明溶液,即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13 下列是生活中四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陈醋苹果汁牙膏肥皂水pH2.53.18.510.0A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B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蚊虫叮咬后(分泌出酸)的痛痒C牙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陈醋【答案】 B【解析】A、陈醋的pH=2.5,酸性最强 ,错误 ;B、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所以可以用牙膏、氨水、肥皂水等中和,正确; C、牙膏的

15、pH 大于 7,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错误 ; D、陈醋的 pH=2.5,小于 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吃陈醋,错误。 故选 B。点睛 :当溶液的pH 等于 7 时,呈中性 ;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 ;当溶液的pH 小于 7 时,呈酸性 ;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14 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SO42-、 Cl-和 X,则 X 可能是A Cu2+B NO3-C Na+D Ba2+【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铜离子有颜色所以A 错误;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变为沉淀,所以D错误。 B 中没有阳离子。故选C.考点:基本概念和

16、原理15 有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质量增加而不变质,后者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盐酸【答案】 C生石灰B熟石灰苛性钠C浓硫酸火碱D生石灰熟石灰【解析】【分析】【详解】A. 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液的质量变小,也不变质,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且变质,不符合题意; B. 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且变质,苛性钠即氢氧化钠,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且变质,不符合题意; C. 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时,吸收空气中的水质量增加但不变质,火碱即氢氧化钠,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17、酸钠质量增加且变质 ,符合题意 ; D. 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且变质; 熟石灰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且变质,不符合题意 。 故选 C。16 某同学在探究 “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 ”时,用稀 NaOH 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下图所加试剂 分别是( )A稀 NaOH 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 溶液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 溶液【答案】 C【解析】解:由第二步烧杯中液体变为红色可知, 中试剂为碱试剂 后溶液变为无色,证明了碱被消化掉,故可判断反应

18、;NaOH 溶液, 中为酚酞;加上 是稀盐酸,酸与碱发生了中和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熟记内容即可解决17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A、离子是带电的离子或原子团,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电但不是离子; 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C

19、、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D、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1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NaOH 溶液与 H2SO4 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ApH 试纸pH 7,恰好中和B锌粒有气泡产生,则H SO过量24CCuSO4 溶液有蓝色沉淀,则NaOH 过量DBaNO3 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H2SO4溶

20、液过量()A AB BC CD D【答案】 D【解析】【详解】A、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呈中性,pH 为 7,选项正确;B、只有当硫酸剩余时,硫酸与锌粒反应才产生气泡,选项正确;C、只有氢氧化钠过量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选项正确;D、当硫酸不过量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也会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选项错误,故选D。19 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下列图中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案】 B【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

21、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盐和氧化物是并列关系。【详解】A、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故A 选项错误;B、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是包含关系,故B 选项正确;C、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C 选项错误;D、盐和氧化物是并列关系,故D 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区分应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关系等是解题关键。20 室

22、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B 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从 A 到 B 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 逐渐增大D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答案】 C【解析】【详解】A、 B 处放出的热量最多,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图,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图示可知,A

23、到 B 过程中,放出的热量逐渐增加,氢氧化钠逐渐减少,碱性减弱,故pH 值逐渐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 B 到 C 的过程中,是盐酸完全中和完氢氧化钠后继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过量,故C点溶液中的溶质含有NaCl 和 HCl,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C。21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则发光、发热的反应一定是燃烧C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一种元素

24、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石墨和金刚石,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发光、发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会发光、放热,不属于燃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有可能是碳酸盐,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是因为水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22 把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混合,并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呈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答案】A【解析】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中HCl、 Na

25、OH 的质量相等,反应HCl+NaOH=NaCl+H2O 中 HCl、 NaOH 按质量之比 36.5g:40g 进行反应,故呈酸性,故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呈红色,故选 A。HCl 有剩余,溶液23 下列离子组能在PH=1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NO3-Fe3+Na+OH-BK+SO42-Na+NO3-C Cl-K+SO42-【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Fe3+和成沉淀。故选考点:离子的共存Ba2+D Ca2+ Cl-CO32-Na+OH-会反应产生沉淀,SO42-和 Ba2+会反应产生沉淀;Ca2+和 CO32-会反应生24 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

26、误的是向少量 KOH 溶液中滴加 CuSO 溶液向少量 BaCl 溶液中滴加 CuSO 溶液424现象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2KOH + CuSO=Cu(OH)2 + K2SO44A有蓝色沉淀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BaCl2 =BaSO4 +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 D【解析】【分析】向少量 KOH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向少量 BaCl2 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详解】A、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

27、则 有蓝色沉淀,故A 正确;B、 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CuSO 4 +BaCl 2 =BaSO 4 +CuCl 2 ,故 B 正确;C、两个反应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另两种化合物,则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 正确;D、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水,故D 不正确。故选D。【点睛】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5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答案】 A【解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NaOH

28、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HCl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NaOH 质量 HCl 质量,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溶液呈现红色。故选 A。26 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除铁锈发生的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 A 符合题意;B、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

29、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 B 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因而能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C 不符合题意;D、硫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27 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H=2 的溶液显酸性B pH=7 的溶液显中性C溶液的pH 由 5 变成 2,其酸性减弱D pH 10 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答案】 C【解析】【分析】常温下, pH=7 时,溶液显中性。pH 7,溶液显碱性,且强。 pH 7 时,溶液显酸性,pH 值越小

30、,溶液酸性越大pH 值越大,溶液碱性越。植物一般生长在pH6.5 7.5的土壤中 。 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均不适合植物生长。【详解】pH7 时,溶液显酸性,pH=2 的溶液显酸性,故A 正确;B、常温下,pH=7 时,溶液显中性,故B 正确;C、溶液的pH 由5 变成2,其酸性增强,故C 不正确;D、 pH 10 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故D 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8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的

31、pH 大于 7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 Cl-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反应后的容器中的离子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氢氧根离子,只有氯离子、钠离子、水分子,所以 pH 等于 7,选项 A 错误;B、如果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就能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所以反应后的溶液能导电,选项B 错误;C、图中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钠离子和氯离子外,还有水分子,选项C 错误;D、钠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是+1,氯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

32、价都是 -2,选项 D 正确。故选D。29 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锈D用氨水( NH3H2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答案】 C【解析】【分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详解】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故A 正确;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故B 正确;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除铁锈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属中和反应,故C 不正确;D、用氨水( NH3H2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故D 正确。故选C。30 下列

33、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Zn+2HCl ZnCl +H BAgNO +HCl AgCl +HNO2233C Mg ( OH)+2HCl MgCl +2H2OD 2NaOH+SO Na SO +H O223242【答案】 C【解析】A、 Zn+2HCl ZnCl2+H2,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B、 AgNO3+HCl AgCl +HNO3,是酸与盐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 Mg ( OH) 2+2HCl MgCl2+2H2O,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D、 2NaOH+SO3 Na2 SO4+H2O,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