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93634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市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市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名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山东省日照市 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4 课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二、教材分析本节课讲汉与匈奴的关系,从三个不同阶段讲述了汉与匈奴的不同关系:一为汉高祖与文景帝时期的“和亲“二为汉武帝时期的兵戎相见, 三为昭君出塞后的和睦相处。 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分析历史人物, 和让学生了解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是上好本课的关键。三、学情分析作为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心智还不很成熟,尚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但好奇心驱使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达、 求知欲望强烈, 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

2、片、小故事等资料入手,抽丝拔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不利因素是他们学习历史课程的时间还不长,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 而且知识积累有限, 本课涉及民族问题较多, 学起来不那么容易。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 通过学习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 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识图和查图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古诗词的运用,培养学生

3、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历史、感知历史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五、重点与难点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1名校名 推荐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是历史的主流。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1、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手段与丰富的网络资源,制作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方法指导学习: A、导读法:指导学生系统读书,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B、问题探究法。 C、

4、目标教学法。七、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天堂 ,学生随唱,营造学习气氛。(师)在刚才的乐曲中,我们感受到了广阔、优美、和谐的草原风光,同时也仿佛听到了古代草原的金戈铁马和前方战士的奋勇拼杀。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长河, 共同感受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的劳动人民与边疆各民族的是是非非。认识和了解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第一幕:单于英武凯中原,西汉求和觅安宁1匈奴的兴起(师) 匈奴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长期以来他们活动于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之间(结合地图配合) ,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迁徙不定。匈奴人以骑射为长技,以畜肉为食,以畜衣为衣。春秋时期,匈奴开始使用铜器,到战国中期,匈奴逐步强盛起

5、来,并不断向南扩张。大约在秦灭六国之际,头曼统一了匈奴各部,建立了国家,自称单于。(解释单于的意思)当时,为了消除匈奴对秦的威胁,秦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面请同学回忆一下,秦朝时对匈奴采取了什么政策?(学生回答)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修建长城。(师)到秦二世时(公元前209 年),中原战乱,匈奴崛起,最终匈奴头曼单于被其子冒顿射杀,冒顿自立为单于,重新占领了河套地区。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2统一蒙古草原课件出示:冒顿治军图。课件出示问题: ( 1)人们称冒顿单于是匈奴最伟大的单于,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他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2)他为什么能够统一蒙古草

6、原? 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 。(教师引导)再看第二段大字内容,回答第二问。(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概括)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族的影响下,匈奴地区出现了农耕,说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劳动技术上已经有了交往。过渡:匈奴强大起来以后,乘中原战乱之际,不段南下掠夺财物。3. 汉高祖到汉景帝的和亲政策(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分小组思考下面三个问题:(1 )反观建国之初的西汉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学生回答)(2)匈奴对内地的进犯有何影响?(学生回答)(3) 面对军事实力远高于西汉的匈奴, 汉高祖只好采取哪种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和稳定边疆人民的生活?(学生讨论

7、回答后,教师概括和亲政策内容。)过渡:这个和亲政策达到换来和平的目的了吗?到了汉武帝时期, 他认识到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制止匈奴的骚扰, 下决心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2名校名 推荐第二幕:汉武帝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峰烟1. 由“和”到“战”的转变课件出示:汉武帝图片。问题(1)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国力如何?(2) 假如你是汉武帝, 面对匈奴咄咄逼人的进攻,结合当时的国家实力, 你会“战”还是“和”?(教师引导)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知识,根据西汉王朝实行休养生息后出现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具体情况(政治军事经济思想),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2.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课件出示西 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指导学

8、生看书概括。 (要求说出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影响)(过度)汉匈战争后双方处于和平的状态,宣帝时,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统治权,结果是郅支单于打败呼韩邪单于,占领了漠北广大地区,呼韩邪单于占据漠南,要求归附汉朝。这就出现了呼韩邪单于 附汉和昭君出塞的故事。第三幕: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课件出示:昭君出塞图。问题:(1)昭君出塞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她的身份是什么?是与匈奴哪个首领和亲?( 学生回答)。( 2)(师)呼韩邪单于按照汉朝的风俗习惯,亲自来接王昭君。汉元帝为他们饯行,文武百官一直送到十里亭。 昭君抱着琵琶, 骑在马上,内心交织着欢乐和忧愁,并把这种矛盾的心情谱成了一首曲子

9、,一边走一边弹奏了出来,人们把这首曲子称为昭君怨。大家结合这幅昭 君出塞图,(荒凉、寒冷、落后)假如你是昭君,你去不去?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情感教育,同时让学生感受昭君为民族和平做出的自我牺牲。出示:材料一: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书材料二: .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材料三:董必武谒昭君墓诗句。( 3) 结合出示的资料,分析昭君出塞的作用。(学生回答)王昭君出塞后,极力维护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汉与匈奴和睦相处,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战争。(教师补充) 昭君出塞还密切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匈奴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10、。(师总结) 同学们, 我们这一节课讲匈奴与汉的关系,我们先讲了匈奴的兴起和统一蒙古草原,这是汉匈关系发展的一个前提。匈奴与汉的关系主要有三个阶段:一为汉高祖与文景帝时期的“和亲“二为汉武帝时期的兵戎相见,三为昭君出塞后的和睦相处,我们从这节课的学生中要知道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而民族友好更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八、作业设计课后练习 活动与探究 1 , 2 题。九、板书设计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1、匈奴的兴起2、统一蒙古草原3、汉高祖到汉景帝的和亲政策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3名校名 推荐1、由 “和”到“战”的转变2、卫青、霍去病破匈奴三、昭君出塞1、呼韩邪单于归汉2、昭君出塞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