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化学计算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96404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化学计算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2021化学计算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2021化学计算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2021化学计算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2021化学计算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化学计算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化学计算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 现有 10%的 Na2 3CO 溶液,请按下面要求计算:(1) 106 g 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量为g;(2) 106 g 上述溶液与足量10%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CO2 多少克?(3)向 106 g 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HCl NaHCO + NaCl;当 Na CO 全部转化为 NaHCO 后,再加入盐酸才开始放出CO 。请在32332“题 25 图 ”中画出产生气体的曲线。(4)另取 10% Na2CO3 溶液边搅拌边加入10%的盐酸,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如下表:物质Na2 3HClXNaClCO2COH

2、 O质量 /g31.814.616.823.44.4m则 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 1) 10.6 g;(2) 4.4g;。(3);( 4) 1.8; 3Na2CO3 + 4HCl=2NaHCO3+4NaCl+H2O + CO2【解析】【分析】【详解】( 1) 106g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106g10%=10.6g,故填: 10.6。(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消耗的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则有Na2 CO3 + 2HCl = 2NaCl+ H 2 O+CO 2106734410.6gax106 = 10.6g73 a106 = 10.6g44 xx=4.4g, a=

3、7.3g;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3)设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需要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Na2 CO3 + HCl = NaHCO 3 + NaCl106 36.510.6gy106 = 10.6g36.5yy=3.65g盐酸溶液的质量为3.65g =36.5g10%碳酸钠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g =73g10%故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g-36.5g=36.5g,故曲线为:。(4)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11.7g,说明给出的碳酸钠有一部分转化生成了碳酸氢钠和氯化钠,X 为NaH

4、CO3,碳酸钠和 HCl 是反应物,碳酸氢钠、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31.8g+14.6g=16.8g+23.4g+4.4g+m ,m=1.8g;设反应方程式为aNa2CO3+bHCl cNaHCO3+dNaCl+eH2O+fCO2a:b:c:d:e:f= 31.6g :14.6g :16.8g : 23.4g :1.8g : 4.4g =3:4:2:4:1:110635.58458.51844方程式为 3Na2CO3+4HCl 2NaHCO3+4NaCl+H2O+CO2 。2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

5、有50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 CO2 的质量 _;(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结果精确到 0.1%)【答案】 4.4g 96.4%【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1g+50g-56.6g=4.4g(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 CO3 + 2HCl = 2NaCl +CO2+ H 2O10644x4.4g10644=x4.4gx=10.6g10.6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0% 96.4%11g答:( 1)完全反应后生成CO2 的质量为4.

6、4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96.4%3 把2.4g镁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中,反应完毕后,向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OH 溶液,一段时间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NaOH 溶液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 1)计算与 2.4g 镁反应的 H2SO4 的质量是多少? _(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2)加入 NaOH 溶液 _g 时,开始生成沉淀;图中a 的数值为 _。(3)利用上述计算结果,若将NaOH 溶液改用Ba( OH) 2 溶液并逐滴加入上述镁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_g。【答案】 9.8g8016052.4【解析】

7、【分析】(1)利用化学方程式:Mg+H 2SO4 =MgSO 4 +H 2,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2)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与镁反应的稀硫酸是过量的,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由图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80g 时才开始形成沉淀;根据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3)氢氧化钡既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硫酸镁反应,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硫酸和硫酸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产生的沉淀的质量。【详解】解:( 1)设与 2.4g 镁反应的 H2SO4 的质量为x,生成

8、硫酸镁的质量为y;Mg+H 2SO4 =MgSO4 + H 224981202.4gxy24= 98x=9.8g2.4gx24 120= y=12g2.4gy(2)由图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0g 时才开始形成沉淀;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2NaOH+MgSO4 =Na2SO4 + Mg(OH) 280120z12g80120= z=8gz12g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8g10% =80ga 的数值 =80g+80g=160g;(3)设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m,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为n;Ba(OH) 2 +MgSO 4 =Mg(OH) 2+ BaSO412058233

9、12gnm120 = 233m=23.3g12gm120 = 58n=5.8g12g n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b;Ba(OH)2+H 2SO4 =BaSO4+ 2H2 O982339.8gb98= 233b=23.3g9.8gb生成的沉淀的总质量 =23.3g+23.3g+5.8g=52.4g答:与 2.4g 镁反应的 H2 4的质量为9.8g;若将 NaOH 溶液改用2溶液并逐滴加SOBa(OH)入上述镁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52.4g。【点睛】有关化学方程式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0、,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也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溶液的质量可采用质量守恒法,即加入的物质的总质量减去产生的气体、沉淀、杂质的质量。4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 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 克, 向上述 3 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 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反应前稀盐酸 +烧杯质量(克)150150150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4812反应后烧杯内物质 +

11、烧杯质量(克)m155.8158.7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NaOH+HCl=NaCl+H2ONa2CO3 + 2HCl=2NaCl+HO+ CO2(1)分析表中教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_。( 2)表中的 m 值为 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答案】( 1)因为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5g0+12g-158.7g=3.3g,实验二产生的气体质量为 150g+8g-155.8g=2.2g,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实验二,所以实验二中稀盐酸有剩余, 8g 样品已完全反应。( 2) 152.9 ( 3)66.25%【解析】(1)因为实验三产

12、生的气体质量为15g0+12g-158.7g=3.3g,实验二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50g+8g-155.8g=2.2g,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实验二,所以实验二中稀盐酸有剩余,8g样品已完全反应;( 2)实验二中的 8g 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那么4g样品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应为1.1g,即实验一中烧杯减少的质量为1.1g,那么 m=150g+4g-1.1g=152.9g ;(3)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设 8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 CO + 2HCl = 2NaCl + HO + CO 232210644X

13、2.2gx=5.3g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66.25%答:样品中 Na2366.25% 。CO 的质量分数为5 将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固体溶于199.2 克水中配成溶液, , 完全溶解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6克沉淀,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 56.8克,试计算: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原混合固体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答案】 160g; 60.4g ; 14.2【解析】【分析】【详解】(1)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 zCuSO42NaOHNa2SO4Cu OH 21

14、608014298xyz19.6g1608014298xyz19.6gx=32g, y=16g, z=28.4g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g10%=160g ;(2)原混合固体的质量为56.8g-28.4g+32g=60.4g ;(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6.8g100%=14.2% ;60.4g+199.2g+160g-19.6g答: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0g; (2)原混合固体的质量为60.4g; (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4.2%。6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主产品Na2CO3 的俗名是 _,副产品

15、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 Na2CO3 中常混有少量的 NaCl,现有样品 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 A 点表示 _,B 点的溶质为 _。 计算样品中 Na CO 的质量分数 _(计算结果精确至 0.1%)23【答案】纯碱或苏打NH4+23与盐酸或 HCl 恰好完全反应NaCl、 HCl 96.4%。Na CO【解析】23NH4+。(1)Na CO 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为(2)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

16、,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 NaCl、 HCl。 (5).设样品中,含Na2 CO3 的质量为 x。Na2CO3 +2HCl2NaCl+H2O+CO2 10673x100 g 7.3%x=10.6 g样品中 Na2 3 96.4%CO 的质量分数是:答:样品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96.4%7 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 稀硫酸样品,将5%的 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 溶液的加入,溶液pH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并计算:(1)

17、a 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2)当 pH 7 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 质量为 _g。( 3)计算稀 H2SO4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 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答案】 Na+ 、H+、 SO42-0.8稀 H2SO4 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5%。【解析】【详解】( 1)由图示可知,在 a 点时溶液的 pH 小于 7,说明加入的 NaOH 完全反应,有剩余的硫酸,所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Na+、 H+、 SO42- ;(2)由图示可知,在溶液的pH 等于 7,消耗的 NaOH 溶液的质量为16g,溶质的质量为

18、: 16g5%=0.8g;(3) 10g稀硫酸样品含有H24ySO 的质量为 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2NaOH+H 2SO4 =Na2SO4 +2H2 O80981420.8gxy解得: x=0.98g y=1.42g稀 H2SO4 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9.8%;(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5%。8 某实验小组取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样品4.0g 投入200g水中,充分溶解,通入足量的CO2,固体质量与通入CO2 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aCO3+CO2+H2O=Ca(HCO3)2,生成的碳酸氢钙可完全溶解。试计算:(1)当 C

19、a(OH)2 全部转化为CaCO3 时消耗的CO2 质量为 _g。(2)4.0 样品中杂质CaCO3 的质量分数为 _(精确到 0.1%)。(3)当通入 m3gCO2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答案】 2.27.5%8.586g【解析】【分析】【详解】(1)当 Ca(OH)2 全部转化为CaCO3 时消耗的CO2 质量为 2.2g;(2)设样品中杂质Ca(OH)2 的质量为x,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y,X=3.7g, y=5g所以样品中杂质CaCO3 的质量分数为;(3)设当通入m3gCO2 时,生成碳酸氢钙的质量为z,答:当通入m3gCO2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8.586g。9 兴趣小组想测定

20、某铁合金中铁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4 克样品,放入质量为50克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100 克足量的稀硫酸(杂质碳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并对烧杯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数据如下:反应时间T0T1T2T3烧杯总质量(克)164163.8163.6163.6求( 1)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多少?(2)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 1) 0.4 克;( 2) 80%;( 3) 27.4%【解析】【分析】【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164g 163.6g 0.4g(2) 设该

21、 14 克样品中铁的质量是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Fe+ H 2SO4 = FeSO4 + H2561522xy0.4g56 = 152 =2xy0.4gx 11.2g, y=30.4g,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11.2g 100%=80%;14g(3)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30.4g100% 27.4%。11.2g+100g-0.4g答:( 1)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0.4g;( 2)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80%;(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27.4%。10 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40g,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盐酸 219g,过滤、洗

22、涤、干燥后得滤渣 8g(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计算:(1) 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答案】 8020【解析】【分析】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详解】(1) 取矿石样品 40g,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盐酸 219g,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 8g,则氧化铁的质量为 40g-8g=32g ,故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32g40g100%=80%(2)设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6HCl+ Fe2O3 = 2FeCl3 +3H 2 O219 160x32g219 = 160 x 32gx=43.8g43.8g故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23、100%=20%答: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80,盐酸的质量分数为20。11 有一赤铁矿样品(主要成分为Fe2O3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探究:小明取 10 g 赤铁矿样品 (杂质不溶于水和酸 ),不断加入稀盐酸到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加入稀盐酸的量如图所示。求:(1)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 。(2)计算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答案】80% 10%【解析】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和水,所以反应中固体质量减少,最终不溶的固体是杂质,所以氧化铁的质量为: 10g-2g=8g, 设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Fe2 O3 +6

24、HCl=2FeCl3+3H2O1602198gx160/8g=219/xx=10.95g所以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略10.95g 109.5g 100%=10%;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12 BaCl2 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2 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4 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 克BaCl2 溶液,不断加入MgSO4 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4 溶液的质

25、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P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_;(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克;(3)试计算原溶液中BaCl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答案】 MgCl223.3g 20.8【解析】【分析】【详解】( 1)当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加到100g 时,溶液总质量出现拐点,此后随着硫酸镁溶液的增加,溶液总质量增加,不再产生新的变化。故P 点时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因此P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氯化镁;( 2)由图可知,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00g+100g-176.7g=23.3g;( 3)设原 BaCl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BaCl 2+ MgSO4 = BaSO4 + MgCl 2208233100g x23.3g208 = 233 100g x 23.3gx=20.8%答:原 BaCl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