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说课稿.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700143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鸦喝水》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乌鸦喝水》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乌鸦喝水》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乌鸦喝水》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乌鸦喝水》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鸦喝水》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鸦喝水》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荐乌鸦喝水说课稿王瑶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乌鸦喝水。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乌鸦喝水是一篇家喻户晓的老课文,它讲了一只口渴的乌鸦遇到了一个装着水但瓶口很小的瓶子, 它通过观察和思考最后解决了问题,喝到了水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爱动脑爱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2、教学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教材所处的位置,学生年龄的特点,以及教材文本的

2、特点,我设定如下目标:( 1)认识“乌、鸦”等 9 个生字,会写“可、石”等 6 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变化过程。( 3)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懂得“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3、教学重难点: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因此,我将“识1最新 料推荐字、朗读理解课文” 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本文赋以乌鸦人的思维,因此在一、二自然段中,我让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经历来理解乌鸦非常口渴,找到水,却喝不到水的焦急。第三自然段抓住乌鸦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3、体会喝到了水的喜悦。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理解课文 , 明白遇到问题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 ,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学法教法:著名教育家郭思乐提出的“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至不教而教。 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来参与整个课堂的学习。 所以本课教学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 合作教学法。学法:生本教育明确提出,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学习既是儿童的本能,也是儿童的需要。 一年级的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所以本节课我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身处地的去体验

4、文中乌鸦的感受。三、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三)再读课文,体验感知(四)扩编故事,发散思维(五)布置作业(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2最新 料推荐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一开始就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将播放一段视频, 让孩子用眼睛去观察乌鸦的模样,用耳朵去聆听乌鸦的声音。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 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 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5、,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感悟,加深理解。一年级的学生很少接触过乌鸦, 通过观看视频, 乌鸦的形象会深深烙在他们心中。在之前学习的课文里,学生接触过燕子、黄莺、麻雀等鸟类,这些小鸟外形美丽,叫声动听,但是乌鸦却又黑又丑,叫声夸张难听。孩子们可能会议论纷纷,对乌鸦产生不好的印象。这时我向孩子介绍乌鸦反哺的故事, 让他们对乌鸦产生敬意, 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动力。(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首先,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叮嘱: “同学们,乌鸦不仅懂得孝顺父母,它身上还有其他的优点。让我们来读读第19 课,边读边标自然段,划下不认识的字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读书是一种

6、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读书时边读边标划,写批注,留思考。因此,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锻炼学生标划的习惯。但他们年龄尚小,我的要求也很简单,只需他们边读边标自然段,对不认识的字词做标记。2、当学生读完课文后,我引导他们借助文中的拼音自主识字,然后3最新 料推荐请 23 位学生说一说你标划了哪些字词,现在会读了吗,请你带领全班同学读一遍。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做到了自主学习,当小老师的过程让他们建立了成就感, 也激发了其他同学认真听讲争当小老师的热情。(三)再读课文,体验感知自主识字结束后,我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中的小乌鸦遇到了什么事情。1、 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爱说爱问爱表现, 当他

7、们回答完这一问题后,我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然后抛出第一个问题: “你们有没有十分口渴却怎么也找不到水的时候?” 孩子们会想起体育课上忘记带水,口干舌燥却借不到水的经历,与文中的乌鸦产生共鸣,理解乌鸦到处找水时的心情。结合文中插图,我抛出第二个问题: “小乌鸦飞呀飞,看见了一个装有水的瓶子,这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呀?” 此时学生的心情会随课文的发展兴奋起来, 紧接着我再问:“但他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吗?”孩子们的心情瞬间由晴转阴,好似与小乌鸦共患难。 “大家想一下,一瓶救命的水摆在面前, 你却无法喝到, 心里是不是很难受?但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瓶里的水,要想办法喝到才行。在这紧急关头,文中的小

8、乌鸦观察到了什么?” 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二自然段, 然后大家来回答这一问题。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语文教师必须要构建语文教学生活化、情景化的观念。2、学生回答完上一个问题,我提出质疑: “为什么乌鸦看到了许多小4最新 料推荐石子就想出了办法呢?这些小石子是怎样的呢?拳头大小的行不行?只有两三颗行不行?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三自然段。”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由此可见,“问”对于学生来说何等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 巧妙设置问题, 注重互动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放飞思维、张扬自我、展示能力的乐学天堂

9、。这时我拿出准备好的道具,让他们亲手操作一下,得出答案:石子太大,瓶口装不下,且小乌鸦叼不动;石子太少,水无法上升到一定高度。必须要有许多小石子,乌鸦才能喝到水。当小石子一颗颗扔进瓶子里,水上升到瓶口,我将和学生们一起欢呼雀跃,小乌鸦终于可以喝到水了。与学生一起操作之后, 乌鸦喝水的整个过程形象的展现在了他们面前,亲眼看一看比动嘴读一读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此时,我顺势突破教学难点“同学们,小乌鸦厉害吧,遇到困难之后他是怎么做的?是的,自己想办法喝到了瓶里的水。 如果换成在座的同学,你首先会怎么办?” (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从今以后呢?”(先自己动脑思考) 这一环节我启发学生当父母不在身边的

10、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 这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而应该主动出击,认真思考解决问题。(四)发散思维,扩编故事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短小易懂,本环节我让学生扩编故事 “小乌鸦找水之前想去干什么,他飞了多久,在飞行中都遇见了什么,喝5最新 料推荐完水到达目的地又发生了什么?先自己想,再小组交流,每组选一人讲故事。”语文教师不应限制学生的想象时空,应积极创设想象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在想象的王国中遨游,语文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培养学生想象力有时比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五)布置作业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能较完整的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所以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把自己扩编的故事讲给家长听,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四、板书设计19 乌鸦喝水这是我本课的板书, 这样设计,急着找水其一它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展示了文章叙述次序, 起到提纲挈领、乌喝不着水仔细观察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二此板书力求鸦想办法喝水认真思考简约明朗,强化认识,加深了学生喝着水了的印象。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