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教案3.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719316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教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教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教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教案3.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声声慢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作家个人的生活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教学重点、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鉴赏体会词人“一般愁字别样情”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引出词人的“愁”)好,歌曲听完了,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吗?对了,是李清照。词作当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句子呢?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就是说,这首词传达的是词人怎样的情感愁,而且是相思之愁。初中时候, 我

2、们学过李清照一首词,也是写相思之愁的醉花阴。一起把它背一下。李清照的相当多作品都涉及到了“愁” ,那么,她的愁是不是都是相思之愁呢?她又是不是由始至终都是以愁的形象来出现在世人面前呢?要知道这一些,我们就要了解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他所认识的李清照。二、知人论世(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相机补充并出示幻灯片)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名校名 推荐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生齐读声声慢;、请两三位学生个别朗读;、师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3、跟读,并结合以下内容品味词作情感、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整体感知在情感上,与醉花阴相同,词人表达的是一种“愁”绪。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以及她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拨: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

4、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详析首句: “寻寻觅觅”写词人的神情、动作,反映了她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丢失的东西,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别的什么。“冷冷清清”写的是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词人心境的“清冷”。这般的寻觅2名校名 推荐不 没找回失去的 西,不但没减 人内心的 痛,反而 她在 冷清的 境中 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的情感来, “凄凄惨惨戚戚”三 叠 反映出了 人内心世界的巨大 痛。 七 叠字的使用 后有来者,却 是前无古人的。使用叠字, 一方面可使 作 来琅琅上口,增加作品的音 美,另一方面也使 人的悲凄

5、感情 一步增 。、 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学生找出 中主要意象, 析一二,余者由学生自行分析,当作 理)明确:主要意象淡酒、急 、 雁、黄花、梧桐、 雨、酒“愁”的象征“ 酒 江,横槊 ”的曹操曾 出“ 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思 忘。何以解 ,惟有杜康”的感慨,但 种功 就的苦痛并不是几杯酒可以消融的,以致于“ 从中来,不可断 ”。 也正如“斗酒而出百篇”的“ 仙”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 杯 愁愁更愁”。之所以 是淡酒, 更突出了 人愁情太重,酒力 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雁象征“离愁”雁声凄惨, 本就容易勾起人的愁 ,成群的 雁

6、更 出 人的形 影只来;此 的大雁向南 来,而 人当 也正在南方避 ,不禁 人有“同是天涯 落人”之感。并且,雁属候 ,可随季 化而南来北往,而 人却无法再次北 , 更勾起了她的国破之痛、 之情;在一剪梅中, 人写道:“云中 寄 来?雁字回 ,月 西楼”,可 , 明 生前,李清照与他 常 雁 情,而此 ,斯人已逝, “旧 相 ”的大雁反而勾起了 人的 夫之痛。、 句分析“乍暖 寒”、“晚来 急”、“旧 雁 ”、“ 地黄花”等情景,浸 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 些呢? 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苦等等, 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 雁、黄花、梧桐 雨眼前 一切使 人的哀愁

7、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 形容,也 以形容,于是 人也不再 、渲染或 比,而是直截3名校名 推荐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具神韵。五、拓展延伸:比较醉花阴与声声慢两种不同愁情(机动处理,若时间不够,则处理成课后作业)六、小结通过对比, 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 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七、作业、分析“淡酒”、“过雁”以外的其他意象;、以“初识愁滋味”为主题,搜集古人写愁的名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