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西湖实验学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第2课时)名师教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719550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西湖实验学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第2课时)名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西湖实验学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第2课时)名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西湖实验学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第2课时)名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西湖实验学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第2课时)名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西湖实验学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第2课时)名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西湖实验学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第2课时)名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西湖实验学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第2课时)名师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人口与城市【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3)人口数 量与环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第二学时人口与地理环境(二)【设计思路】近几年高考涉及本专题的内容常从以下几方面命题:世界人口增长及地区差异。我国人口的增长、 分布特点以及人口政策。人口迁移等。 这些知识都是本专题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时首先应该重视这些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其次要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如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可从中国的人口问题入手。人口环境容量的理解和运用可结合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来分析和理解。再有就是注意变式训练,如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文图转换、文图表转换

2、等训练。近几年的高考注重以图像为载体,特别是人口内容部分,考查考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读图分析、比较能力。解读有关人口部分的地理统计图表时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静态地观察和分析数据、 图表,从量化和形化的材料归纳出地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二是动态地观察和分析数据和图表,从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探索其规律,掌握其原因;三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审清题意。教学设计的核心应该是结合生活实例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复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从身边的案例出发, 用实际问题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学会解决现实问题,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将让学生受益无穷。如第六次人口普查等。另外,在考前,提议回归课本,梳理核心知识点作为复习时

3、的主要对策。【知识构建】【教学目标】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增长模式自然环境因素对迁入区社会环境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经济因素对迁出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人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人口发展人口问题人口素质的变化口人口增长过慢问题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环境容量人口城市化问题1. 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2. 结合考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人类走可持续发1名校名 推荐展之路的必然性”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考点,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分析】本专题的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应

4、该是人口的数据分析和人口的基本概念的有机结合, 是人口模式和人口问题理论在实际情景下的具体运用。1、复习重点: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承载力。2、复习难点:利用本专题知识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口问题并就具体情况提出相应合理的解决措施。人口图表 资料的分析和运用。【课前准备】结合考试大纲,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内容1. 投影展示近年来竞江苏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试题本身往往也是热点学情高考题中有关人口的考试解高 考试题中有关人口问

5、题的分析和运用。希望内容和题目。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学生能多角度分析现实诊断2. 投影展示有关人口的社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会热点问题。力。结合某地生态、 资源等环节指导学生分析人口统计结合实例帮助学生树立问题,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数据,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考 向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理解计析的方法,绘制人口统计环境观。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算环境合理容量的现实意图表,加深对我国人口政分析现实问题。义。策、人口迁移问题的理解。投影展示考试要点及具体朗读考试要点;说出明确目标,提高学生有的学习的考试内容, 要求说出关键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放矢的能力。目标词。简要分析考试要求展示第二部

6、分:复习内容设计考点诠释3:区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结合具体资料, 理解制约1. 自主阅读教材, 区分环境1. 把握核心内容, 及时建人口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概巩固基本知识。构念。2. 强化地理科学可持地2. 结合具体考题将人口因理2.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我国续发展的核心观念。知素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结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3. 结合高考试题, 体会体系合起来。3. 总结我国有关的人口政性和本考点之间的关系。命题的方向, 提升专题策和环境政策。复习的有效性。2名校名 推荐探究活 1: 1,比 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7、,完成表1、表 2 考点 是人口与 境关系的核心考表 1点。复 程中 引 学生渗透可 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持 展的地理原理。具体考 内容要求有两方面:一是 境承 力概念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 (表1)。 境承 力 从自然 源的角度估参考角自然 源的承 力、自然 源的承 力 、社会 展、消度算,把人均消 水平 到最低水 水平平 估算出的最大 养人口数量;区 体 的生存 展意 人口合理容量 是根据 有的消 人口数水平,参照可 的生活及生 力量水平、 源 量和消 数量 情共同制 的因素不确定, 史 期不同,制 因素 生况,估算未来某一 期所能容 的 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 期,点制 因素

8、相 不 的情况下,可以 人口容量 行最适宜的人口 模。二是影响 境相 定量估 ,即具有相 确定性承 力的主要因素(表 2)。能力要求上需要根据地理信息分析出影响 境承 力的主要因素及其与 境承 力的相关性。表 2 制 境承 力( 或 境人口容量) 的因素制 因素影响 注资 源 丰 富 程 度 ( 呈首要因素, 源越丰富, 境承 力越大;资正相关 )源越 乏, 境承 力越小。科 技 发 展 水 平 ( 呈科技 展水平越高, 境承 力越大;科技 正相关 )展水平越低, 境承 力越小。地 区 开 放 程 度 ( 呈地区 外开放的程度越高, 境承 力越大;正相关 )地区 外开放的程度越低, 境承 力越

9、小。人 口的文化和生活消 水平越高, 境承 力越小;消 水平越消 水平( 呈 相低, 境承 力越大。关 )人 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源状况,因此 源是制 境承 力的主要因素。探究活 2:典型例 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 1。【典例剖析 1】 1 所示西伯利 地区是俄 斯的一个重要开 区, 里 叶林广布, 回答下列 1-2 小 。1. 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 高, 主要是由于南部气温 适宜位于平原地 开 史 相 达A. B.C. D.2.2 0 世 后期以来, 地区内部呈 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 , 主要是由于北部A. 人口密度低B. 开 了新 源C. 交通条件改善D. 市 广 答案:1.C2.

10、B勒叶拿尼河塞河 100 人 /k 天然气25100 人 /k 石油525 人 /k 贝加尔湖 5 人 /k 城市图 13名校名 推荐思路点拨: 1. 考查俄罗斯东北亚南部地理特点, 调动俄罗斯地理或提取资料相关信息: 针叶林、城市分布较多(开发历史较早)、西伯利亚南部(纬度较低)、叶尼塞等河上游(不是平原地带)等,说明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选C2. 合理的人口迁移主要考虑当地环境人口的承载力,而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资源丰富的程度。该题主要是考虑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结合“开发区”及时事信息综合分析主要是“开发新资源”。选B.考点诠释 4:理解人口因素与城市化、 农业生产 、工

11、业生产、 区域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究活动3:试举例说明人口要素与其他经济环境要素的关联性。1. 明确城市化的概念及主要标志,理解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关联性2.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因素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区位及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3. 理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或生活活动产生的不协调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与人口数量级及素质的关系探究活动4: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典例剖析 2】图 2 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

12、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 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主要 的看法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思路点拨: 第一问,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要求把“人

13、口数量”做为一方面,把“环境诸要 素”做为另一方面;还要表述其相互关系,而不能只叙述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环境诸要素的影响。4名校名 推荐第二问,要求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即以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 社会可持续的观点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只说一个方面。【重点图像】【图像解读】依据区域图中的相关信息理解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图中的人口、城镇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地带的绿洲上,原因是本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城镇的规模的大小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但主要因素仍然为水资源。因此,水资源越丰富的地区, 绿洲面积较大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城镇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城镇的规模也较大。即有合适的水源条件, 依托绿洲发展;喀什、和田与民丰 3 个城镇服务范围依次减小。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