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720925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 第 2 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时演练 促提升A 组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粉笔灰B.冰块C.食盐D.色拉油解析 :粉笔灰不溶于水 ,形成悬浊液 ;冰块是固态的水 ,融化后是纯净物 ,不是溶液 ;食盐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色拉油不溶于水 ,形成乳浊液。答案 :C2.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 ,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 ,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解

2、析 :胶体粒子带电荷 ,胶体不带电 ,A 错误 ;若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不带电 (如酒精溶液 )或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不带电 (如淀粉胶体 ),则通电时 ,分散质粒子不发生移动 ,B 错误 ;溶液中和胶体中的粒子运动都是无规律的 ,C 错误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有 ,D 正确。答案 :D3.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材料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如果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所得混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通过滤纸B.有丁达尔效应C.纳米材料能通过半透膜D.有电泳现象解析 :纳米材料的直径在几纳米至几十纳米 ,作为分散质分散在水中就得到了胶体分散系 ,胶体分散系能全部通过滤纸 ,有丁

3、达尔效应 ,可能有电泳现象 ,但纳米材料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答案 :C4.下列关于 FeCl3 溶液和 Fe(OH)3 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分散系B.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 nm 之间C.Fe(OH)3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FeCl3 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解析 :FeCl3 溶液为棕黄色 ,Fe(OH)3 胶体为红褐色 ,A 错误 ;FeCl3 中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B 错误 ;FeCl3 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D 错误。答案 :C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胶体粒子做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D.胶体不稳

4、定 ,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解析 :胶体的性质 均匀、介稳性 ,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 ,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答案 :C6.目前在制药机械中有一种胶体磨,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剪切、研磨及高速搅拌作用对物质进行细化,得到纳米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细化后的纳米材料与分散剂形成胶体B.胶体磨的细化是物理作用C.纳米材料都有丁达尔效应D.纳米材料都能发生电泳解析 :胶体的胶粒直径都在1100 nm 之间 ,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但胶体中只有带电的胶粒才能发生电泳。答案 :D7.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光照的方法鉴别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B.用稀硫酸来鉴别 BaCl2、NaCl、 Na2CO

5、3 三种溶液1名校名 推荐 C.用 BaCl2 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别Na24 和 AgNO 3 两种溶液SOD.用 CCl4 来鉴别 FeCl3 溶液和溴水解析 :C 项将 BaCl2 溶液加至 Na2SO4 和 AgNO 3 溶液 ,均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答案 :C8.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 Fe(OH)3 胶体后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净化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C.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都带电D.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解析 :制备的 Fe(OH)3 胶体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是Fe3+和 Cl- ,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 ,A 正确 ;丁达尔

6、效应是胶体的特性,B 正确 ;电泳现象只能证明胶体中胶粒带电,而胶体呈电中性 ,C 错误 ;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 ,D 正确。答案 :C9.医学上对血液中毒最常用的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中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透过透析膜,血液内的毒性物质则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 ()A.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C.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粒子直径D.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透过滤纸,毒性物质能透过滤纸解析 :透析膜属于半透膜 ,可用来分离提纯物质 ,蛋

7、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 ,不能透过半透膜 ,毒性物质的粒子直径小 ,能透过半透膜。答案 :C10.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E.电泳F.丁达尔效应(1)Fe(OH)3 胶体呈红褐色 ,插入两个惰性电极 ,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2)光束通过 Fe(OH)3 胶体 ,可看到明亮的通路 ,这种现象叫。(3)Fe(OH)3 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 ,胶体变得浑浊 ,这是发生了。(4)鉴别 Fe(OH)3 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解析 :(1)因 Fe(OH)3 胶粒带有正电荷 ,所以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区移动,而使该

8、区颜色加深 ,这种现象称为电泳。(2) 光束通过胶体时 ,产生光亮的通路 ,称为丁达尔效应。(3) 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胶体会发生聚沉。(4) 鉴别胶体和溶液利用丁达尔效应。答案 :(1)E(2)F(3)B(4)F11.(1)“纳米材料 ”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 ”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全部透过滤纸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呈胶状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 ,鉴别溶液和淀粉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3

9、)把少量的 FeCl3 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成 Fe(OH)3 胶体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向 Fe(OH)3 胶体中滴入硫酸直到过量,描述此过程的实验现象。解析 :(1)该混合物属于胶体。(2)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3)当加入少量硫酸时,硫酸中和了 Fe(OH)3 胶粒所带电荷 ,胶体发生聚沉 ,看到有沉淀产生 ,当硫酸过量时 ,Fe(OH)3 沉淀又溶解。答案 :(1)AB(2) 用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种无色液体 ,可以看到有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3) FeCl3+3H 2OFe(OH)3 (胶体 )+3HCl硫酸少量时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硫酸过量时

10、 ,沉淀溶解 ,溶液变成棕黄色B 组2名校名 推荐 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 ,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4 和FeSO24 3 的溶液混合 ,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 ,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Fe (SO )5.536 nm 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 Fe2O3C.当一束强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D.该分散系很不稳定解析 :该分散质粒子直径 5.536 nm 在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1100 nm 的范围内 ,所以判断该分散系是胶体 ,A 错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11、 ,C 正确 ;分散质是盐 FeSO4和 Fe2 (SO4)3 与碱 NaOH 反应的产物而不是Fe2 O3 ,B 错误 ;胶体比较稳定 ,D 错误。答案 :C2.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 ,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 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清晨 ,在茂密的树林中 ,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 ,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解析 :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在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滴加 NaOH 溶液 ,产

12、生的氢氧化铁粒子的聚集体已大于100 nm,形成的是悬浊液 ;血液是胶体 ,通过微波可以使胶体凝聚 ;树林中的水雾是气溶胶 ,也具有丁达尔效应 ;血液透析是利用渗析原理,让血液中的毒素通过半透膜而除去。答案 :A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氢氧化铁胶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 ,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解析 :A 项是胶体的电泳 ,C 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D 项是胶体的聚沉。答案 :B4.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振荡 ,

13、“微波炉 ”就是利用高频电磁振荡使食品中分子也产生振荡而发热;现代医学上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 ,其好处主要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下列关于其作用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波电流迅速中和血液胶粒所带的电荷而凝聚B.微波使局部血液受热而使血液胶体凝聚C.微波电流通过金属手术刀时产生高温而使血液凝聚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 :高温和电流都不可能用于手术中,局部受热则是使血液胶体凝聚的方法。答案 :B5.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 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 1 mol L-1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 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 FeCl3 溶液 ;丙同学向

14、 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 12 mL FeCl 3 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2)证明有 Fe(OH)3 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3)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 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将其装入 U 形管内 ,用石墨作电极 ,接通直流电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 ,产生的现象是。解析 :(1)丙同学的操作是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确方法 ,但实验中始终加热 ,红褐色胶体会产生沉淀 ;(2)证明胶体的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 ;(3)氢氧化铁胶体粒

15、子带正电荷 ,电泳时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 ;向其中加入稀硫酸 ,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 ,后溶解为黄色溶液 ,是胶体先聚沉 ,后又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所致。答案 :(1)丙 出现红褐色沉淀(2) 用激光笔照射 ,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则有胶体生成(3) Fe(OH)3 胶粒带正电 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 ,后溶解为黄色溶液3名校名 推荐 23 又称铁红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6.Fe O3 固体 (红棕色 )属于(填“混合物 ”或“纯净物 ”)。将其加入适量盐酸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Fe O。(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 ,滴入 NaOH 溶液 ,可观察到有

16、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属于反应。(3)在小烧杯中加入 20 mL 蒸馏水 ,加热至沸腾后 ,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 溶液 ,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色,即可制得 Fe(OH)3 胶体。(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 20 mL 蒸馏水 ,向烧杯中加入 1 mL FeCl3 溶液 ,振荡摇匀后 ,将此烧杯 (编号甲 )与盛有Fe(OH)3 胶体的烧杯 (编号乙 )一起放置于暗处 ,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 ,可以看到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答案 :(1)纯净物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3NaOHFe(OH)3+3NaC

17、l复分解(3) 红褐(4) 乙 溶液与胶体7.为研究胶体的性质 ,某同学查阅了如下资料:-7-7-9当一束可见光 (波长 4107.6 10 m)照射到某一分散系时 ,若该体系粒子直径小于10 m,则光束发生直射现象 ,光路没有明显增强 ;若粒子直径大于10-9 m 小于 10-7 m,则光束发生明显的散射现象,即光路显著增亮 ;若粒子直径大于 10-7 m,则光束发生反射现象,光路逐渐变暗 ,同时可看到一些颗粒。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大得多 ,但胶体却能较稳定地存在 ,其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 ,能有选择性地吸附与其组成相同或相似的离子 ,导致胶粒带电。减弱或中和胶粒

18、所带的电性 ,可使胶体聚沉 (如加热、加少量电解质溶液、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等)。给 Fe(OH)3 胶体接通直流电源,可发现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这种胶粒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该实验证明 Fe(OH)3 胶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中说了几种分散系 ,请你按次序列举一下 :、。(2)腌制咸鸭蛋时 ,Na+、Cl -能透过蛋壳内壁的半透膜进入蛋白质内,而胶体粒子蛋白质分子却不能透过半透膜。请说明半透膜上孔径的大小 :。(3)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 ,使微粒直径在1100 nm 之间 ,然后插入电极 ,接通

19、直流电源 ,这时阴、阳两极可分别聚集氧化铁和陶土。这种做法的可能原理是。(4)Fe(OH)3、Al(OH) 3 胶体常用于净水 ,使用原理是。(5)江河入海口常形成泥沙三角洲,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解析 :资料 说明可见光对三种分散系的影响,胶粒对可见光散射造成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资料说明胶粒带电是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胶粒一般优先吸附与其组成相同或相似的离子,如 Fe(OH)3 胶体粒子吸附Fe3+带正电。资料 通过电泳现象证明了胶粒带电。答案 :(1)溶液胶体浊液(2) 半透膜上孔径比单个分子或离子大 ,但比胶粒小 ,约为 10-9 m(3) 陶土、氧化铁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电性相反 ,通电后分别向两极移动 ,这种做法依据了电泳原理(4) 胶粒表面积大 ,吸附性强 ,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故可用于净化水(5) 江河水可看成是泥沙胶体 ,海水是电解质溶液 ,胶体遇电解质 ,由于胶粒电性被中和 ,引起聚沉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