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接续和测试PPT演示文稿.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765125 上传时间:2021-01-1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缆接续和测试PPT演示文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光缆接续和测试PPT演示文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光缆接续和测试PPT演示文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光缆接续和测试PPT演示文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光缆接续和测试PPT演示文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缆接续和测试PPT演示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缆接续和测试PPT演示文稿.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光缆通信线路知识培训,中国联通河南省分公司 二零一壹年六月,- 2 -,第三章 光缆接续及测试,第一节光缆接续安装的一般要求 第二节光缆接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三节光纤的连接损耗 第四节 光缆接续的现场监测 第五节 接头盒的封装及固定 第六节 光缆的成端操作 第七节 光缆线路的测试项目 第八节 光传输损耗测量的基本方法,目录,一、光缆接续工序所包括的内容 二、光缆接续的一般要求 三、对光缆接头盒的一般要求,第一节 光缆接续安装的一般要求,一、光缆接续工序所包括的内容,1、光缆接续准备,接头盒内部组件安装; 2、开剥光缆,去除光缆外护套并清擦掉光缆内的填充油膏; 3、将光缆固定到接头盒上,并固定

2、(接续)加强芯; 4、辨别束管色谱,给束管编号并将束管固定; 5、去除束管、辨别光纤色谱、套上热熔管; 6、光纤接续,同时对接续质量进行监测; 7、余留光纤的收容(也就是盘纤); 8、光缆内业务铜线的连接以及各种监测线的安装; 9、接头盒的封装(封盒)及固定、现场清理,二、光缆接续的一般要求,1、光缆接续前:核对程式、端别;光缆应保持良好状态。 2、束管及光纤的序号作出永久性标记; 3、光缆的接续方法和工序标准应符合工艺要求。 4、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光缆余留。 6、单个接头应在单个工作日内完成,无条件 结束的接头,应采取措施。 7、连接损耗,应低于内控指标;,三、对光缆接头盒的一般要求

3、,、光缆接头盒必须经过鉴定;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性能; 、规格程式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操作人员应熟悉接头盒的使用方法并确认接头盒是否有质量问题; 、各种附属构件必须完备,光纤热可缩管还应有一定数量的备用品; 、绝缘应符合规定值。 、加强件、金属护层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规定方式。,第二节 光缆接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一、光缆接续前的准备 二、接续位置的确定 三、光缆外护套的开剥 四、加强芯和外护层固定、连接 五、光纤熔接的方法和步骤(单芯光纤的接续) 六、带状光纤的接续 七、光纤接续现场的监测 八、余纤的收容处理,1、技术准备 2、器具准备 3、光缆准备,一、光缆接续前的准备,光缆接续位置选择

4、的原则性要求 架空线路的接头 落在直线杆旁以内(抢修的时候除外) 埋式光缆的接头 应避开水源、障碍物以及坚石地段 管道光缆的接头 避开交通要道,尤其是交通繁忙的路口,二、光缆接续位置的确定,光缆接续开剥尺寸,三、光缆外护套的开剥,1、加强芯的固定和连接 (1)、加强芯必须固定牢固,并在始端做一个回弯(长度不超过一公分) (2)、按照设计要求把加强芯做电气连通或电气断开 2、外护套的固定和连接 (1)、外护套在固定前要把固定的部分和粘密封胶的部分用砂纸打磨,然后固定牢固,以转不动为宜 (2)、金属护层部分根据设计做电气连通或电器断开,四、加强芯和外护层的固定、连接,1、光纤端面处理 (1)、去除

5、套塑层(紧套) (2)、去除着色层、预涂覆层 (3)、清洁裸光纤 (4)、切割、制备光纤端面 (5)、清洗(可省略) 2、光纤的自动熔接 将制备好端面的光纤放入光纤自动熔接机内,按开始键即可自动熔接,在正式熔接前应让熔接机做放电试验,使熔接机的熔接状态达到最好。,五、光纤熔接的方法和步骤(单芯光纤的接续),3、接续质量的评价 (1)、外观目测检查 (2)、熔接机估测 (3)、张力测试 (4)、接续损耗测试,五、光纤熔接的方法和步骤(单芯光纤的接续),4、光纤接头的增强保护,五、光纤熔接的方法和步骤(单芯光纤的接续),带状光纤的接续和单芯光纤的接续步骤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带状光纤从剥除涂覆层、制

6、备端面到光纤熔接、带状接头的保护,使用的都是专门的装置,有:带状光纤涂覆层热剥除器、带状光纤切割刀、带状光纤熔接机、带状光纤热可缩管等。,六、带状光纤的接续,在进行光纤接续的同时,还要对接续质量进行监测,以确保接续质量。具体光纤接续现场监测的方法在本章的后面进行讲述。,七、光纤接续的现场监测,避免出现微弯,余纤避免挤压受力,固定热熔管时避免裸纤受伤,八、余纤的收容处理,八、余纤的收容处理,1、以松套管或光缆分歧方向为单元。 2、以预留盘热缩管数量为单元。 3、含特殊器件的接头,按分类为单元。,八、余纤的收容处理,施力方向点,固定热熔管时要注意不可使管内裸纤受伤,九、光缆接头盒的封装、固定,光纤

7、盘入收容盘后,就可以进行接头盒的封装和固定了 ,接头盒封装、固定的方法和步骤在后面讲述。,第三节 光纤的连接损耗,一、产生光纤连接损耗的原因 二、降低接续损耗的方法,一、产生光纤连接损耗的原因,1、固有损耗产生的原因 (1)、模场直径不同 (2)、折射率不同 (3)、包层的同心度偏差和不圆度2、非固有损耗产生的原因 (1)、光纤轴向错位 (2)、光纤间隙 (3)、折角 (4)、端面不完整,二、降低接续损耗的方法,1、对于固有损耗 尽量选择一致性较好的光缆和光纤 2、对于非固有损耗 (1)、改善接续环境 (2)、调校接续设备:最主要是调校切割刀和熔接机 (3)、提高操作水平:尽量做到“静、轻、稳

8、、细”,一、光缆接续现场的监测方式 二、OTDR监测光缆接续的连接方法 三、光纤接续质量的评价,第四节 光缆接续的现场监测,一、光缆接续现场的监测方式,1、操作人员观测方式 2、熔接机自动监测方式 3、光源光功率计监测方式 4、OTDR监测方式,二、OTDR监测的连接方法,1、远端监测方式的连接方法,接续现场 已接续的光缆接头 机房 1纤 2纤 3纤 4纤,二、OTDR监测的连接方法,2、近端监测方式的连接方法,接续现场 已接续的光缆接头 1纤 2纤 3纤 4纤,二、OTDR监测的连接方法,3、近端监测、远端回环方式的连接方法,接续现场 已接续的光缆接头 机房 1纤 2纤 3纤 4纤,OTDR

9、,二、OTDR监测的连接方法,4、两端监测的方式 两端监测的方式用于光缆线路割接时对割接点损耗的监测,即在中继段两端的机房内各有一台OTDR,这种测试方式可以很快得知接续点的实际损耗,但要避免两台OTDR同时测试同一根光纤,三、光纤接续质量的评价,1、施工中一般要求其双向平均连接损耗不超过0.08dB;维护中由于介入的光缆与原光缆很难完全一致的原因,其接头的最大双向平均损耗可以不超过0.2dB,但最终还得取决于整个链路的衰耗和平均损耗是否超过设计要求。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接头需要重新接续。 2、接续中遇到的“大衰耗 ”和“增益”现象,3、做好测试纪录,第五节 接头盒的封装及固定,一、接头盒的封装

10、二、接头盒的固定 三、接头盒固定应注意的事项,一、接头盒的封装,在接头盒封装之前应检查以下内容: 1、光缆加强芯是否固定牢靠,光缆是否能转动 2、光纤在收容盘内是否有微弯和受力的地方 3、光纤收容盘是否固定牢靠 检查完后根据接头盒安装说明书对接头盒进行封装,保证接头盒的气密性 1、使用原装零件,不能缺失 2、密封胶用量合适、位置正确,二、接头盒的固定,1、直埋光缆接头盒的固定,二、接头盒的固定,1、直埋光缆接头盒的固定,二、接头盒的固定,2、架空光缆接头盒的固定 (1)、立式接头盒的固定,二、接头盒的固定,2、架空光缆接头盒的固定 (2)、卧式接头盒的固定,二、接头盒的固定,3、管道光缆接头盒

11、的固定,三、接头盒固定应注意的事项,1、一般情况下先固定接头盒,再盘余留 2、盘光缆余留时要从接头盒根部往外盘,把盘余留时所产生的扭绞力往外赶,避免光缆在接头盒根部转动(如下图的左图) 3、利用盘“”字法,抵消盘余留时所产生的扭绞力(盘“”字的方法如下图的右图所示,先盘一个“”字,B点不动,将A、C点重合即可),第六节 光缆的成端操作,一、光缆成端的方式 二、光缆成端的技术要求 三、光纤冷接技术,一、光缆成端的方式,1、ODF架成端方式 2、终端盒成端方式,ODF架 终端收容盒,一、光缆成端的方式,用户终端,二、光缆成端的技术要求,1、光缆进入机房前应留好足够的余留(一般不少于12米)。 2、

12、采用终端盒方式成端时,终端盒应固定在安全、稳定的地方。 3、成端接续和光缆接续一样也要进行监测,接续损耗要在标称值之内。 4、采用ODF架方式成端时光缆的外护套、加强芯要固定牢固,加强芯、金属护层以及光缆内的其他线对要按照设计要求做接地或终结处理。 5、从终端盒内引出的尾纤要插入设备端的法兰盘内,空余备用尾纤的连接器要带上塑料帽,防止光敏面落上灰尘。 6、ODF架内线路端的尾纤一般都插入机架上的法兰盘内,没有连接设备端尾纤的法兰盘都要盖上塑料帽,防止落入灰尘,光缆成端示意,三、光纤冷接技术,预置光纤快速接续连接器,三、光纤冷接技术,非预置光纤型快速接续连接,三、光纤冷接技术,多种应用,第七节

13、光缆的测试项目,一、光特性测试,第七节 光缆的测试项目,二、电特性测试,第八节 光传输损耗特性测量的基本方法,一、剪断法 二、插入法 三、后向法,第八节 光传输损耗特性测量的基本方法,1、对端收、发连接测出光功率P出。 2、距光源2-3米处剪断光纤,该处测出光功率P入。 3、计算出衰减常数a= (P入-P出)/L 4、可以按需要测量N次,要剪断N-1次。,一、剪断法,第八节 光传输损耗特性测量的基本方法,测输入功率值Pi(三次以上) 测被测光纤输入功率值 Po 计算出衰减常数:a= (Pi-Po)/L,二、插入法,第八节 光传输损耗特性测量的基本方法,三、后向法 后向法习惯上OTDR法,是剪断法的第一替代法 1、将被测光纤与OTDR发光口耦合连接。 2、被测光纤与过渡纤的连接可采用临时连接。 3、将第一光标和第二光标置于正确位置。 4、测读出衰减系数(DB/KM),三种测量方法比较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