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萨市2021版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8任城模拟)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小苏打发酵面粉B . 家用净水器中高分子膜净化水C . 医用双氧水杀菌消毒D . 烹饪鱼时加入醋和料酒去除腥味2. (2分)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错误的是( )A . 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B . 回收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C . 发展太阳能开发清洁能源D . 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3. (2分) (2018九上龙湖期末)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错
2、误的是( )A . 原子序数为12B . 核外电子数为 24C . 元素符号为Mg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4. (2分)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错误的是( )A . 给试管加热必须先预热B . 将固体溶解的时候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C .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 .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5. (2分) (2019滨州模拟) 临近中考,小明妈妈为了给小明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主食馒头、米饭、小米粥副食红烧牛肉、红烧鲤鱼饮料酸牛奶、白开水A . 烤面包B . 炒芹菜C . 炖豆腐
3、D . 水煮虾6. (2分)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 , 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 , 也能与酸反应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 . B . C . 只有D . 7. (2分) 下列化学用语和名称相符的一组是( )A . MgO2-氧化镁B . 2H -2个氢元素C . 2H2 -2个氢分子D . CA-钙8. (2分) (20
4、17九上北京期中) 化学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 . 元素种类B . 分子种类C . 原子个数D . 原子质量9. (2分)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 . 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C . 过程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D . 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10. (2分)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 t1时,100克的a、b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是b大于aC . 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5、质量一定相等D . 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二、 简答题 (共2题;共19分)11. (9分) (2017盐城模拟) 同学们假日到外地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衣食住行方 面跟化学有关的问题,请你来解答下面的问题: (1) 同学们准备的下列服装主要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号) A . 羊毛衫B . 涤纶连衣裙C . 腈纶运动衣(2) 他们准备的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 (填序号) A . 用碳酸钠代替小苏打除去发酵面团中的酸B . 霉变的米粉、花生、面包C . 用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的食品D . 食盐腌制的咸鸭蛋、咸猪肉(3) 他们准备的食谱如
6、下:主食馒头和水;配菜卤香瘦猪肉、油炸花生米从 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富含(填一种营养素)_的食物会 更好 (4) 他们在居住的宾馆房屋内看到一个木炭雕塑,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 (CH2O)、苯(C6H6)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木炭的_性(5) 他们看到几个农民欲将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混用,他们赶忙制止,其原因是_ (6) 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汽车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填 序号)_ 12. (10分) (2017益阳) 如图所示,往水电解器中加入96g蒸馏水和2g Na2SO4(Na2SO4不参与反应,仅起增加水的导电性的作用)组成的混合物,然后
7、进行电解,当负极得到2g气体时,停止实验(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1、O16)计算: (1) 停止实验时,电解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2) 停止实验后,剩余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5分)13. (6分) (2018九上三明月考)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1) 对于这两个化学反应我们可以总结出:在反应类型方面,两个化学反应都是_反应;在反应条件方面,两个实验都要_;在能量变化方面,两个实验都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从生成物的种类看,三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
8、2) 两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A图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B图中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 14. (9分) (2018李沧模拟)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通过试管_(填序号)对比,可以探究铁钉的锈蚀与氧气有关;通过试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2) 实验:请你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并对装置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_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_(填写序号)因为二氧化碳是炼铁过程中的还原剂,所以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实验结束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
9、前减少了反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实验结束后,玻璃管中固体粉末变为黑色(3) 实验:兴趣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氧化铜的烧杯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显_色 (4) 【拓展研究】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反应后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氢氧化钠溶液分6次加去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202020202020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144.5164.5179.6189.8200220产生沉淀的质量/g00m9.89.89.8请回答:第一次,
10、第二次不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_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_请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_四、 流程题 (共1题;共7分)15. (7分) (2018晋中模拟) 在学习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时,九年级1班的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如图两个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缓缓吹气,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过量稀盐酸,结果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为此同学们分甲、乙两组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吗?【做出猜想】猜想一:不能发生反应。猜想二: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查阅资料】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
11、的二氧化碳。【实验探究】(1) 甲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方案一: 向中得到的液体中滴加某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方案二: 向充满20ml二氧化碳的密闭注射器中注入3m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如图现象时,说明二者已反应。请你解释说明该方案是否严谨?_。(2) 乙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乙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中得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_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方案二取中得到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_溶液无明显现象(3) 【反思与评
12、价】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_。乙组同学经过讨论交流后接受了甲组同学的建议,并采用了一种物理方法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新物质生成,该方法可能是_。(4) 【总结与提升】愉快的探究之旅结束了,留给同学们的不仅仅是化学知识,更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我们可以通过_的方法探究其反应是否发生。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16. (4分)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1.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2(填写试剂
13、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3端进入(填“b”或“c”). (2) 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1.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简答题 (共2题;共19分)11-1、11-2、11-3、11-4、11-5、11-6、12-1、12-2、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5分)13-1、13-2、14-1、14-2、14-3、14-4、四、 流程题 (共1题;共7分)15-1、15-2、15-3、15-4、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