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严选内容】.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22262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严选内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严选内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严选内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严选内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严选内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严选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严选内容】.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肠内营养护理常规,十二楼:XXX,1,内容优选,临床营养治疗的意义,满足病人营养需求; 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 促进伤口愈合; 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缩短病程。,2,内容优选,什么是临床营养?,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完整的临床营养概念:,以临床治疗的手段供给病人各种营养素。,3,内容优选,适用人群,胃肠道功能尚好的患者: 1. 急、慢性胰腺炎 2. 肠瘘 3. 大型胃肠手术患者 4. 肝移植、肝外伤、肝硬化 5. 短肠综合征 6. 克罗恩病 7. 溃疡性结肠炎 8. 放射性肠炎 9. 脑损伤 ,4,内容优选,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维护胃肠道功能; 保护肝脏功能; 提

2、高机体免疫力; 降低高分解代谢; 经济又安全。,临床治疗,从肠内全营养治疗开始,6,4,3,2,1,5,5,内容优选,肠内全营养治疗是疾病治疗的基础,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维护胃肠道功能; 保护肝脏功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 降低高分解代谢; 经济又安全。,6,4,3,2,1,5,6,内容优选,提供足够的能量; 提供安全、平衡、完全的营养素和 微营养素; 提供正常生理所需的多种膳食纤维 和谷氨酰胺; 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有利于 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避免从体循 环释放含氮废弃产物;,全面、均衡,符合生理:,6,4,3,2,1,1,5,7,内容优选,维持胃肠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保护肠粘

3、膜屏障,防止细菌易位; 维持消化液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 保护肝脏功能; 刺激和促进受损的肠道尽快恢复 功能。,维护胃肠道功能:,6,4,3,2,1,2,5,8,内容优选,保护肝脏功能:,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维持 营养物质正常的代谢过程; 维持胆汁的正常排泄,维持正常的 肝肠循环; 改善肝脏的血供和营养; 保护肠粘膜屏障,防止肠源性毒素 通过血液进入对肝脏的损害;,6,4,3,2,1,3,5,9,内容优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病人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 保护肠粘膜屏障,防止因细菌易位 造成的肠源性感染; 刺激胃肠道分泌免疫球蛋白。,6,5,4,3,1,4,2,10,内容优选,降低高分解代

4、谢:,减轻应激病人肠缺血,降低 分解代谢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 缓解高分解代谢; 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 改善氮平衡。,6,5,4,3,1,5,2,11,内容优选,经济又安全:,减少临床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肠内营养避免了肠外营养容易引起 的淤胆、肝脏损害、各种代谢紊乱、 导管败血症等; 降低医疗费用。,6,5,4,3,1,6,2,12,内容优选,肠内营养输注的实施,尽可能采用匀速持续滴注的方式; 逐渐增加输注速度和输液量; 注意营养液的温度不能太低; 注意操作卫生,每次管饲前后用 清水冲洗管道; 胃内喂养时应定时检查胃滁留量; 经鼻饲管喂养时应注意口腔护理。,13,内容优

5、选,肠内营养输注方式比较,优点,缺点,适应证,一次性输注,操作简单,胃肠道并发 症多,仅适用于插鼻胃管和胃造口的患者,间歇性重力 滴,注,操作简单,患者有较多,活动时间,胃肠道并发 症仍很多,适用于鼻饲 喂养的患者,连续经泵 输注,胃肠道并发 症最小,营养吸收最好,病人活动时 间少,危重病人及空,肠造瘘的患者,14,内容优选,输注计划(1),15,内容优选,检查管道位置的方法,X线透视 从喂养管中吸取液体,测定pH值 用针筒向喂养管中注入气体,在腹部听诊,16,内容优选,鼻胃管开始肠内喂养前的注意事项,确认喂养管仍在正确位置 病人头部抬高至少30度 喂养前检查病人胃潴留量 200ml,替换20

6、0ml 如胃潴留量800ml,延缓喂养,17,内容优选,肠内营养的护理原则-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液体进出量 定期测定电解质、血糖、肝功能等 评定病人的营养情况 口腔护理,18,内容优选,肠内营养的护理原则-输注护理,输注导管应每日更换一次 控制输注速度,可用输液泵控制速度 观察病人有无腹痛、呕吐等症状,病人不能耐受,可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 胃内输注时,病人应取头高30- 45卧位,以减少误吸发生率,19,内容优选,肠内营养的护理原则-心理护理,肠内营养前,应提前告之病人肠内营养的益处,必要时介绍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的信心 向病人讲明拟采用的置管途径等 及时处理管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病人的

7、安全感 长期肠内营养者,可向其介绍具体方法,以便让病人参与实施管理,20,内容优选,肠内营养的护理原则-管道护理,妥善固定管道,防止导管移位、脱出 胃造口及空肠造口处的敷料应每隔 2-3日更换1次 定期冲洗管道,连续输注营养液时,应每4-6小时用无菌水冲洗喂养管1次。每日输注完毕,应用无菌水冲洗管道。 如需通过管道给药,给药前后务必冲洗管道(至少30毫升清水),以免管道堵塞。,21,内容优选,经肠管饲喂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22,内容优选,吸入,原因,机械并发症-吸入,床头未抬高 喂养管位置不当 高危病人的反流(体弱,昏迷,神经肌肉疾患) 喂养管太粗(常致胃、食管括约肌反射) 胃排空延迟或

8、胃储留,23,内容优选,输注中床头始终需抬高30-45度 输入前及输入中应鉴别及调整营养管位置 该用胃造口或空肠造口置管 该用较细软伺入管 如100ml,停止输入2-8h,然后在减慢速度或稀释下恢复,床头未抬高 喂养管位置不当 高危病人的反流(体弱,昏迷,神经肌肉疾患) 喂养管太粗(常致胃、食管括约肌反射) 胃排空延迟或胃储留,吸入的处理,24,内容优选,原因,1. 冲洗不够 2. 喂养管口径过小, 不适合该营养液浓度 3. 经常给予不适当的药物,喂养管堵塞,机械并发症-喂养管堵塞,25,内容优选,喂养管堵塞处理原则,1.冲洗不够 2.喂养管口径过小,不适合该营养液浓度 3.经常给予不适当的药

9、物,每次输注后或每输注2-8h用20-50ml清水冲洗 使用复尔凯喂养泵持续匀速输注 尽可能应用液体药物,经管给药前后均要用30ml水冲洗以防堵管,给药时应暂停肠内营养。,26,内容优选,配方溶液及输液器械污染,感染性并发症-污染,营养液温度过高 营养液在室温中 时间过长细菌繁殖 3. 输液器械不清洁 4. 口腔不清洁,原因,27,内容优选,配置营养液和插管前应充分洗手 配置营养液的设备及场所应彻底清洁 定时更换容器和管道 每次喂养后将容器和管道冲洗干净 必需在用完现存配方并冲洗管道后才能加入新配方 任何储存的配方必需加盖 打开的配方在冰箱内储存不能超过24小时 常规检查冰箱内温度配方悬挂时间

10、8小时,营养液温度过高 营养液在室温中时间过长细菌繁殖 3. 输液器械不清洁 4. 口腔不清洁,器械污染的处理原则,28,内容优选,配方溶液及输液器械污染,感染性并发症-污染,营养液温度过高 营养液在室温中 时间过长细菌繁殖 3. 输液器械不清洁 4. 口腔不清洁,原因,29,内容优选,1.纤维摄入不足 2.快速灌注 3.微生物污染 4.高渗配方 5.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6.不耐受乳糖 7.脂肪吸收不良 8.胃排空迅速 9.冷的配方,腹泻 腹胀 肠蠕动亢进,胃肠道并发症-腹泻,与管饲喂养有关,原因,30,内容优选,应用含纤维配方 灌注速度由低到高 卫生规范的操作 尽可能用等渗配方 应用水解程度

11、更高的配方 应用不含乳糖的配方 应用低脂配方 延缓胃排空 将配方稍加温,胃肠道并发症-腹泻的处理,1.纤维摄入不足 2.快速灌注 3.微生物污染 4.高渗配方 5.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6.不耐受乳糖 7.脂肪吸收不良 8.胃排空迅速 9.冷的配方,31,内容优选,腹泻 腹胀 肠蠕动亢进,胃肠道并发症-腹泻,与管饲喂养无关,原因,1.同时进行的药物治疗,如抗菌素滥用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假膜性肠炎等 2.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低于30g/L),引起肠粘膜萎缩。 3.胃肠道功能障碍或其它疾病,如短肠综合征,胰腺炎等,32,内容优选,停用可能会引起腹泻的药物 应从小剂量及低浓度的肠内营养液开始实施,滴

12、速由低到高。 3. 必要时补充胰酶。改用要素配方;加用肠外营养直至充分耐受肠内营养,1.同时进行的药物治疗,如抗菌素滥用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假膜性肠炎等 2.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低于30g/L),引起肠粘膜萎缩。 3.胃肠道功能障碍或其它疾病,如短肠综合征,胰腺炎等,胃肠道并发症-腹泻的处理,33,内容优选,高血糖发生的原因,接受高热卡膳(6.288.37) 103kJ/L 糖尿病 高代谢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 老年患者糖耐量不足,彭承宏等.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处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6):362-364,34,内容优选,高血糖的护理及治疗,管饲期间每46小时检查尿糖和酮体一次 营养液输注达到全浓度或最大量至少48小时后,检查结果持续阴性,则改为每12小时一次或停检。 出现高糖血症则给予胰岛素治疗 严格控制血糖在4.47.8mmol/L 注意防治低血糖( 2.3mmol/L),彭承宏等.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处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6):362-364,35,内容优选,并发症的处理,36,内容优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