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素养.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26584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素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素养.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素养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在其内动力驱使下由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的教育条件决定的。小学教育要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起他们新的需求,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健康心理的培养,才能不断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而课堂心理剧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人需要赏识需要赞美,作为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前进的内部动力。多年的实践证明,对学生不要吝啬赞美,只有严格要求与适当的赞美相结合,才会使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好。我班有

2、个学生,性格暴躁,喜欢大叫大喊,好打架。我仔细分析了他的问题后,认为他个人品质不错,在一次班会上,我有意识地对该生进行评价,说:“崔佳琪同学尽管好打架,但是他有许多好品质,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爱劳动,经常主动打扫教室;他自信大方,课堂上积极和组员交流,展示时入情入境。如果他遇到事情,能够冷静想一想,采取比较好的办法,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听到我的评价,他当时显得很激动从此以后,他变化很大,遇事冷静多了,课堂表现更积极了,和我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有什么事都会跟我说。每每想到一句会带给他如此的变化,我都心潮澎湃,更坚定了用“赞美”对待学生的决心。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语文教师大量而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可以肯定,只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将进一步提高,其语文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对小学其他各科教育教学产生良好影响,给学校素质教育带来巨大的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