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30420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已经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越来越多的老师已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多媒体开创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但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以下结合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厌烦,特别是学习兴趣本来就不大的学生整天面朝黑板,

2、听着老师单调的讲解,更容易失去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演示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 在教学诗经?静女一诗时,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曲光良演唱的童话,伴随着婉转动听的音乐,学生自然地进入了诗歌情境。用这样的导入方式比教师单纯以语言导入效果明显好得多。 2、形象、直观、生动的语文教学 语文的课文呈现于学生眼前的毕竟只是单纯的文字,不管文章的语言描述得多么生动,但还是不够直观、形象,而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恰到好处地弥补这一不足。多媒体可以将课本中单一的文字转变成为生动的形象、易于理解的动态的画

3、面,可以给学生在视觉听觉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如果只是教师单纯用语言向学生介绍剧中人物关系,估计学生很难理清,因此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我先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雷雨,观看之后学习课文。这样学生就能梳理出作品中的人物关系,了解故事情节,这就为进一步分析剧中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3、扩大课堂容量,拓展学生视野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只能在一块固定的黑板上进行板书,而多媒体教学用大屏幕代替了黑板,屏幕显示内容多、速度快、清晰度高,也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少不了要了解 _及相关背景情况,以便更好地

4、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运用多媒体可以快速而充分地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教师也可以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储备知识,以便更好地驾驭教学。 例如,学习 _的荷塘清韵这篇课文时,有必要了解 _的人生经历。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们介绍 _生平经历和相关背景资料,此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就十分便捷。课文中提到了荷花的诗句,可以围绕荷花进行拓展延伸。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描写荷花的诗句和文章,并将自己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共同欣赏。 1、影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一些语文知识,更应该有师生之间的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语文老师应以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品味文

5、本。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都能够向学生传达思想和情感信息。而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却躲在电脑的背后,成了电脑的操作员,学生面对的只是一些没有情感的机器设备,师生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了。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时,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给自己留下一个位置,不能让机器取代了自己。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恰当的引导和必要的监督,不能忽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语文课堂更具有人情味。 2、多媒体喧宾夺主,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味 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声音、画面、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教师如果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一味的追求新奇,用大量的声音图像来装饰课堂,则会干扰学生正常的思维活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就会热衷于欣赏画面、聆听音乐,却忽略甚至放弃了文本。这样的语文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质上已经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成了一场表演,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获。 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多媒体技术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