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3).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40126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说课稿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说课稿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说课稿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课稿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 (3).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说课稿 说课人:王丽平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荷塘月色是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欣赏散文,特别是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抒情散文的学习不仅要领会作家表现自然景色的高超技巧,而且要能够感受到他们所寄托的深厚情感。这正符合新大纲的规定:“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2.文章特点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本文正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炉火纯青

2、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朦胧、幽静、空灵的荷塘月色图,在写景中始终贯穿着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文章结构精致,感情细腻含蓄,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体验。但对于本课,教师不宜过多地繁琐地分析,点到为止。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二、说学生情况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也有一定的鉴赏和品位散文的能力,他们学过朱自清的背影和春。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审美的技巧和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上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阅读面较窄,文化积淀少,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在理

3、解文章的内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三、说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出示课件)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语言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根据以上目标,设置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

4、处,是本课的重点。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也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讲,尤其是通感手法,学生比较陌生。教学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二是作者所流露出的矛盾复杂心情。四、说教法和学法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诵读提问讨论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教师由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品析作品的语

5、言,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荷塘月色,导入课文。由同名歌曲引出课文,活跃课堂气氛。2.走近作者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我们学过他的散文背影和春(二)整体感知1.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2.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内容。文章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叙述,“出家门 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这条线索将文章有序地组织在一起。让学生理清线索,有助于把握

6、文章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三)课文赏析重点分析文章的4、5、6段,领会作者多层次、多角度细腻描写荷塘月色的写作技巧。(1)听配乐朗读46段(2)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赏析:1.这三段分别集中写了什么景点?2.分别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3.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 这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4)教师主导,师生互答。(视具体情况,就讨论未决的问题在更大范围之内展开讨论,仍以学生为主。)(出示课件)(5)学生再读课文,深入领会。第二课时(一) 品味优美隽永的语言1. 修辞美引导学生重点品析比喻修辞的妙用,填写下面的

7、表格(课件展示)。2. 动词的锤炼美让学生对比几组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恰当。3. 叠词的音韵美点到即可。(二)赏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本环节以提问和讨论为主。1. 让学生找出文中直接和间接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2. 体会作者情感变化和游踪的关系,理出本文的结构总图。3. 以王国维的言论引出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并提醒学生注意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以此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4. 学生讨论后发表看法,最后教师做结。5. 引用李国平对荷塘月色的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三)赏析探讨作者要表达他的不满现实,向往光明之情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为什么唯独选择了美妙幽静的“荷塘”和“月色”来表现?1.学生自由讨论再发表看法。2.引用周敦颐的爱莲说和张若虚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景物只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景物上染上的是作者的感情色彩。3.而“荷”往往是中国文人高洁品性的寄托,“月色”又更增添其幽静清雅。在这样的美景之下,作者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四)作业布置为了让学生能深入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我特意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让学生把李商隐的乐游原作比较阅读。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