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学设计创新.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841297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学设计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学设计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学设计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学设计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学设计创新.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学内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通过观察说出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2.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3. 在探究中完成简单的昼夜长短的判读和计算;【技能与方法】:4. 通过道具的制作提升对地理的兴趣。思考用自制道具理解学科中难度较大的空间思维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5. 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地球运动部分知识本身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在之前已经的学习的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基础之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地球运动特点。本部分内容就是研究地球运动的

2、意义,重点强调了时空两个变化,也是学生要形成地理学科中分析变化要注意时空二维度变化的分析思路。本部分的内容是为之后四季和五带形成所做的铺垫,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的文字精炼丰富,图片素材经典,但太少。学生现阶段也缺乏空间思维的基本能力,要读懂知识内容的逻辑联系、搞懂课文分析问题的思路的难度大。鉴于以上问题,老师要尽量用到生活实际,例如利用日影方向、长短变化让学生思考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引导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还如利用透明薄膜制作的演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教具(见素材),让学生自己探索具体某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这都是极为有效的,有效的减轻了学生脱离实物支撑的“空想

3、”。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教学难点用教具演示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并且表述。教具准备1. 演示文稿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请用office2010版及以上打开).pptm2. 互动演示教具3. 视频芬兰冬至、夏至日出日落变化.avi时间预设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激趣3分钟新知导入展示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看。通过视频演示发现芬兰这个国家有夏季和冬季日出日落时间的明显差异,并总结昼夜长短。展示新津县9月4日到10月4日昼长变化。思考为什么昼长逐渐变短。进而得出与太阳直射点南移有关。问题质疑5分钟二分二至图引导作下图根据要求画出二分二至图。1. 标注好

4、四个节气的时间;2. 用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3. 在图中画出新津县的纬度(30);4. 标注出月日10月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逐步引导,层层推进。从新津县推广到北回归线以北,北半球。结合新津县的昼长的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得出昼长变化和太阳直射点之间的联系。合作探究10分钟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投影二分日和二至日的光照侧视图。1. 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 观察三幅图中昼弧夜弧的大小,继而得出昼夜长短的关系。昼夜长短的全球变化规律教具演示:指导学生用教具演示二分二至日的侧视图。1. 演示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2. 演示一个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完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

5、射点的纬度和昼夜长短的关系的表格。进而能用表格推导“定时间,论空间”和“定空间,论时间”的结论。掌握讨论地理事物变化是的基本方法。知识构建2分钟完善笔记投影“小结”笔记归纳页结合导学案完成笔记内容的填空。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新知导入投影太阳高度照片。告知学生该地的方向。1. 我两张照片的影子的方向?2. 思考此刻太阳的方位?3. 思考一天中我的影子如何变化?4. 思考何时我的影子最短,何时最长?5. 得出结论:影子越长,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6. 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7. 过度到一年中我正午时候的影子怎么样变化?合作探究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投影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的时的全球正午太阳

6、高度的变化规律动画8. 结合动画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点位置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变化的关系,以及何时在一年中达到最值(分大于回归线的纬度和小于回归线的纬度范围内两个区域进行讨论)。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投影二分二至日时全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图(教材P19三幅图)。9. 推导完成下图得出正午太阳高的纬度分布规律。知识构建2分钟完善笔记投影“小结”笔记归纳页结合导学案完成笔记内容的填空。课堂总结4分钟总结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笔记和思路进行总结随堂练习4分钟练习投影题目答案,简单分析完成练习P一、 随堂检测【随堂测验】一、读右图,完成下列题目。1、这是哪个半球?为什么?2、此时是什么节气?3、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4、此时新津的昼夜长短情况?5、P点的昼长是多少小时?二、读右图,完成下列题目。1. 当地球位于D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方是_地区,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2. 地球公转到_点时,我国的白昼最长,公转到_点时,我国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3. 当南回归线上昼夜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可能是_,这时,上海昼夜长短状况是_。4. 地球公转在_到_这段轨道上时,北极圈内的极昼现象逐渐扩大。二、 拓展思考1. 制作观察太阳高度工具;建议材料:量角器,深色透明玻璃片等2. 制作太阳高度演示的教具;铁丝,大功率灯泡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并把创意图纸画出来。注意规范作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