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9-六-2-1克和千克的认识.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52927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9-39-六-2-1克和千克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9-39-六-2-1克和千克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9-39-六-2-1克和千克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9-39-六-2-1克和千克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9-39-六-2-1克和千克的认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主备人:柳玉华 使用人:黄丹、孙友炜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教学背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教学重点:

2、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教学准备:生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物体的重量,带生活用品;教师:课件、天平。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新: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现场找一个学生上前,问:老师和这个同学谁轻、谁重?怎么知道的?(看出的) 再出示一盒粉笔和一把铅笔,你觉得谁轻谁重?怎么才能知道?(掂一掂) 2、引入主题,提出问题 物体有轻有重,表示物体的轻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作单位。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尝试探索1、个体学:出示自学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和自学过程出

3、示课本85页主题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上画的是什么?(2)请把你收集、调查到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给大家交流一下,好吗?(3)你知道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小组学(学生借助导学案开展自学活动,教师辅导)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里相互讨论,协助解决。3、班级交流收获,梳理盲点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4、质疑释疑克的认识:(1)1克、1千克各有多重?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出示了解生活中的称)(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3)将一个2分币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币重

4、多少克?板书:克(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估计一下,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师生称一粒纽扣、回形针的质量。千克的认识:(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苹果或鸡蛋,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师生合作称一称。(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5)板书:1000克设疑: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问什么?板书 1000克=1千克齐读:1000克=1千克三、拓展应用:1、分小组称秤,填写87页第2题的表格。2、填写合适的单位:89页第4题。3、比较大小:89页第5题。4、作业设计:(1)、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体有( ),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有( )。 (2)、1千克=( )克 4000克=( )千克四、总结评价: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表达:这节课我认识了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 )和(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身边的( )重量大约是1克,( )重量大约是1千克,海知道了1千克=( )克。五、作业:1、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1千克=1000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