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78593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的有效性.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苏兆顶 马良镇重阳幼儿园 15897973330QQ:932104278 邮箱: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怎样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呢?我通过学习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感受很深。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我认为,首先应抓好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它是理解文章中心意思和写作

2、特色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学不但是为了读,而且是为了应用,但读是基础。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不能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同时还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的想法得不到表达与交流,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老观点和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基本一致。我们要适应新

3、的教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自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少讲,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讲授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阅读,增加学生自我阅读的实践,要求学生对一篇课文通过认真阅读,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哪怕是不够正确的认识,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的交流以达到共识。当然,对于某些问题也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语文能力。课堂阅读教学不能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要把阅课教学

4、向课外延伸。如果我们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分析课本阅读上,由于量小,则不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学科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们应利用多种渠道激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阅读领域。教师可把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可通过别的信息渠道去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也可组织学生收听或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教材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分析人物的特点,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还可带领学生去领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情风俗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

5、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在课本中,而应向课外延伸。语文阅读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我通过学习与实践认为主要要培养学生以下阅读方法。一是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师要检查预习效果,进行指导,逐渐形成能力。二是要培养学生细读深究的习惯。要求学生每篇课文都要求多读,每次读的时候都要带着不同的问题读,要让学生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着重理解,让学生知道只有用词准确,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三是让学生依据文章的内容想象情景,创设情景,从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四是教师要为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空间和阅读的材料,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的进行阅读。五是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词汇,同时提高写作能力。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浓厚的阅读兴趣、广泛的阅读对象和扎实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