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课件.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879266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七年级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七年级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七年级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七年级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走近老师,第六课 师生之间,第一框 走近老师,学习提纲,第一框题 1.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理解 2.为什么会有不同风格的老师? 3.如何正确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第二框题 1.什么是教学相长? 2.怎么做到教学相长 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5.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教师职业,老师的比喻,先生,园丁,慈母,春蚕,蜡烛,春雨,孺子牛,人梯,你们知道这些称谓对应的是谁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名言诗句,自主预习,1、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_。教师是履行 教

2、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_的使命。 _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期、培养和 培训等要求。 2、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_、有扎实 学识、有_的好教师。 3、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 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表现出不同的_。 4、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 格可能不尽相同。我们要承认老师 之间的_。,专门职业,教书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道德情操,仁爱之心,风格,差异,自主预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这段话说明了教师工作具有

3、什么使命?,了解教师职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育应当培植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教学相长,教学做合一。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段话说明了教师工作具有什么使命?,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1、教师有何作用?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了解教师职业,请同学们看教材62页的探究与分享,说一说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教师?,时代在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思维

4、导图说明教师工作具有什么使命?,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工作认真踏实、丰富的学识、 无私的精神、 崇高的师德,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探究与分享P62,上课,改作业,心理顾问,管理学生 守纪律,老师,你了解老师的每天的工作吗?,查寝,组织学生 大课间等,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2、时代对教师提出什么要求?,风格不同的老师,举例说明你的小学老师都一样吗?他们所教的学科不一样,是不是风格也不同。,3.为什么会有不同风格的老师?,由于年龄、学识、简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所以会有

5、不同风格的老师。,我就喜欢语文老师讲课,他幽默风趣,总是让我们开心。我就不喜欢数学老师,他的课真无趣,除了做题就是做题。,喜欢那个老师就喜欢什么学科?不喜欢呢?,来自网上的一篇询问帖子,在我们的学校里有一个我很不喜欢的老师,他很严厉,我很讨厌他,也不愿意学习他这一科。我该怎么办?,风格不同的老师,4、我们为什么要接纳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1)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 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1)要承认老师的差别。 2)要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3)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4)主动交往沟通。 ,6、怎样面

6、对不同风格的老师?,5、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 1)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走近老师,了解教师职业,风格不同的老师,1现代教师承担的使命 2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1老师的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 2尊重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态度) 3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行动),本课小结,初中生小辉在日记中写道:“过去数学老师对我好,我愿意听他课,学习有信心,有奔头,不好好学习起码对不起老师。可是一场误会中他错怪了我,让我既怕他又怨他。从此,他讲课我不爱听、也不注意听,数学成绩直线下降。”,上述事例说明师生关系对

7、我们成长有什么影响?,引入,1.师生交往的重要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意义: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应注意的问题: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善于和老师沟通,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引入,第二节 师生交往,第六课 师生之间,运用你的经验P65,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和大家分享。,运用你的经验P65,运用你的经验P65,组织者,陪伴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习惯的培养者,教学相长,6、什么是教学相长? 古人云:“教学相长。”教

8、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7、.怎么做到教学相长?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领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4)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小奇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语文老师指导,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一次,上数学课时,小奇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星期的手稿被没收,还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

9、2)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探究与分享P67,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8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师生,学生乐学,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并进,朋友,亦师亦友,教师乐教,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 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9.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探究与分享P68,1 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 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探究与分享P6

10、8,你做到了吗 见到老师热情地打招呼、问好。 老师同我们谈话时,认真倾听。 上下楼梯,请老师先走。 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敬。,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10、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基本道德修养 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3)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精神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今天为什么不写语文作业?,我今天心情不好。,情景: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请你为该同学提几条建议

11、。,心情不好,就不写作业?今天放学后留下来!,11、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方法与技能P69,1、“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老师是最值得相信的人 B对老师所教的一切都不能怀疑 C老师只愿教听话的学生 D要知师、爱师、敬师、信师,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D,3、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 ) A.是老师,把我们从懵懂引向成熟 B.是老师,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 C.是老师,教给我们思考的方法,让我们

12、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 D.是老师,用人格影响人格,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ABCD,2、“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客车撞向学生的刹那间,用柔弱的身体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被碾在车轮下。那一瞬间爆发的勇敢与忘我让世人震撼。张丽莉老师的行为( ) A.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B.表现了她大爱无私的品质 C.印证了师德的高尚 D.说明她具有自强的品质,BC,1、有人这样歌颂老师:“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我们尊敬您,我敬爱的老师。”老师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尊敬,社会的尊敬,是因为( ) A.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 B.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C.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D.只有老师才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二、多项选择,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