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育技术理论模拟练习三答案.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882349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教育技术理论模拟练习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教育技术理论模拟练习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教育技术理论模拟练习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教育技术理论模拟练习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教育技术理论模拟练习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教育技术理论模拟练习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教育技术理论模拟练习三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练习结果 : 模拟练习三窗体顶端你完成本练习的总分:0/69习题 1第1题(单选)下面对教育技术相关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名称不同,但是它们的涵义基本相同,都是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先进技术B.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技术。有形的技术是指黑板、粉笔、投影、视听教材等传统教学媒体C.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本工具和手段,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目的D.教育技术是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效果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2第2题(单选)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2、)。(3分) A.教学设计是一个桥梁,可以帮助老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选择适合的解决方法,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B.教学设计主要指教学前的教案,教案写好了,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完成了C.教学设计有利于发现客观存在的但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适合于每堂课使用D.教学设计是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前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3第3题(单选)在当前教学条件下,不能进行的教学活动是( )。(3分) A.播放关于黄河的视频资料B.与学生在网上进行实时交流互动C.播放黄河大合唱演奏曲D.观看黄河大合唱网络视频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4第4

3、题(单选)教学实施之前,相对来说,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3分) A.学生是否了解本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B.学生的认知风格C.学生是否有诗歌鉴赏能力D.学生是否会演唱保卫黄河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5第5题(单选)以下不适合作为本课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的是( )。(3分) A.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B.掌握“涛、澜、浊、宛、魄、涤、泻、荡、屏”等9个字C.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品读歌词中的语言D.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感情,形成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6第6题(单选)在引入课文之前,为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更好地体会该诗歌表达的思

4、想感情,以下教学方法最佳的是( )。(3分) A.学生自己默读本诗歌,并阅读本课达到熟练的程度B.教师亲自范读课文,学生聆听C.播放由相关内容的视频、诗歌文本以及配乐朗诵组成的课件D.由朗读水平高的学生领读课文,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7第7题(单选)在教学活动2这一环节后,如果您想把本诗歌的作者情况、创作过程等资料提供给学生,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您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 )。(3分) A.将资料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看B.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给学生听,然后由学生复述C.将相关材料打印出来,发给每位学生阅读D.把相关资料由学生板书到黑板,然后学生一起阅读单选题(一个答

5、案)习题 8第8题(单选)老师在“生字教学”这一环节,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您认为以下生字词的呈现方式最恰当的是( )。(3分) A.在一张幻灯片里呈现所有的生字词,可以忽略字体大小,颜色等B.教师口头讲解,为节省时间,不在黑板上板书生字词C.老师每讲解一个生字词,就用演示文稿呈现,以加深学生的记忆D.教师指定几个写字好的学生把生字词抄写在黑板上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9第9题 (单选)为了检测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掌握他们每个人的认知程度,便于及时开展教学。下列进行的课堂练习形式中最有效的一项是( ) 。(3分) A.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对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识B.老师以提问的

6、方式,请若干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聆听C.每位学生在练习本上表述自己的感受,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评D.每位学生在作业本上记录自己对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上交批改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10第10题(单选)刘老师在教学活动5“布置课后作业”这一环节,主要与加涅提出的学生内部学习加工过程的九个教学事件中的哪一个相对应?( )(3分) A.激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B.引发学生学习行为C.向学生提供学习结果的反馈D.促进知识的保持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11第12题(填空)如果在网上检索“黄河颂”的相关教学课件,恰当的关键词是_ 。(2分) 答案第12题(填

7、空)如果在网上检索“黄河颂”的相关教学课件,恰当的关键词是 / 黄河颂课件 。(2分)填空题习题 12第13题(单选)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教学媒体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综合媒体要比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越先进,其教学效果也一般优于其它媒体B.在教学情境下,高科技的电脑与网络媒体的教学媒体优于使用挂图、模型、实物等传统教学媒体的教学效果C.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需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等来进行D.教学媒体的使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用得越多越好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13第14题(匹配)在你搜集到的关于本诗歌的信息化资源中有

8、下列几个文件,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件类型,请选择将能够打开它们的工具软件,将选项填到相应的文件后面( )。(4分) 选项列表对应黄河颂.swf / flash黄河颂.mpeg / Window Media Player黄河颂.zip / 解压缩工具黄河颂.pdf / Adobe Reader匹配习题 14第15题(多选)在搜索资料过程中,试图下载一张关于彰显黄河气势的图片放到课件上,以下不属于图片格式的是( )。(3分) A.*.jpgB.*.bmpC.*.rmD.*.gifE.*.wavF.*.exe多选题(多个答案)习题 15第18题(多选)刘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黄河颂”所表

9、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交流讨论,发现学生讨论不够积极,可能的原因是( )。(3分) A.分组方式不恰当,如小组人数、距离、成员搭配等不合理,导致讨论无法正常进行B.老师没有提供背景资料,所提问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其不感兴趣C.没有提供相应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学生对此有抵触情绪D.老师没有带领学生去过黄河,他们脑海中没有关于黄河的印象,没有兴趣讨论多选题(多个答案)习题 16第19题(多选)在上课过程中,发现“黄河颂.ppt”演示课件中自定义动画效果不能播放出来,可能的原因是( )。(3分) A.超链接路径不对B.该电脑的Office版本不支持动画效果C.该课件已经受到破坏D.缺少flash

10、播放程序多选题(多个答案)习题 17第20题(单选)在教学实施中,教学信息的呈现对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关于教学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3分) A.不同类型的教学信息(如文字型、图象),其呈现的方式基本相同B.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为了突出标示不同类型信息,呈现教学信息时字体的颜色越丰富越能体现信息的差异C.教学信息呈现的时机、方式会影响教学效果,呈现速度的快慢与颜色的选择一般影响度不大D.教学信息呈现的方式有多种 ,比如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呈现;视频/动画呈现时,底色最好设为白色或浅色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18第21题(单选题)在上课时双击打开“黄河颂.ppt”演示课件,但弹出选择

11、“打开方式”的对话框,可能的原因是( )。(3分) A.这样可以自由选择用那一种软件打开B.该文件被破坏C.计算机没有安装Microsoft XP D.计算机没有安装office软件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19第22题(单选)在小组交流学习过程中,刘老师巡视时发现有些小组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某位同学一直在发表观点,其他同学都在听。为了让其他成员也参与,您认为下列措施比较好的一项是( )。(3分) A.提示发言的同学不要总是自己讲,让其他同学也发表B.直接制止发言的同学,让其他同学发表C.用“你对他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吗?”等类似问题引导其他同学发言D.使同学们结束讨论,保持课堂安静,指定几位同学发表

12、自己的见解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20第24题(单选题)下列对教学评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在上课前,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和预习情况,进行了提前预测,这种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B.教学评价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C.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以改进和优化教学为目的D.期末考试、考核都属于量的评价,它们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21第25题(单选题)依据评价基准不同,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下面关于这两种评价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3) A.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

13、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为基准B.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通常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C.相对评价中,基准会随群体的不同而变化,有利于判断每一个成员在群体中的相对优劣D.相对评价不宜判断个体与教学目标的距离,也不易分辨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真实差异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22第26题(单选题)刘老师在讲完本节课后对学生进行测试,用“课堂表现+测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刘老师运用了下列哪种教学评价方式?( )。(3) A.相对评价+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定量评价C.总结性评价+绝对评价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单选题(一个答案)习题 23第27题(单选题)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下列不属于教学反思的方法的是( )。(3) A.撰写教学日志B.观看教学录像C.教师间的交流讨论D.制定教学目标单选题(一个答案)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