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整理.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95644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总集温馨提示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共 12 首其中必读 4 首,课外阅读 8 首必读篇 4 首1、 观沧海原 文: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翻 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2、注 释:(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2)碣(ji)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3)沧:通“苍”,青绿色。(4)海:渤海(5)何:多么(6)澹澹(dn dn):水波摇动的样子。(7)竦峙(sng zh):耸立。竦 ,通耸,高。(8)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11)日月:太阳和月亮(12)若:如同.好像是.(13)星汉:银河,天河。(14)幸:庆幸。(15)甚:极点。(16)至:非常,(17)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原 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3、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翻 译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注 释(1)王昌龄:唐代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2)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3)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4)与:给。(5)随风:一作

4、“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3、次北固山下(王湾)原 文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翻 译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

5、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注 释(1)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3)客路:旅途。(4)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5)风正:顺风。(6)悬:挂。(7)海日:海上的旭日。(8)残夜:夜将尽之时。(9)江春:江南的春天。(10)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11)青山:指北固山。(12)乡书:家信。4、 天净沙秋思原 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翻 译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

6、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课外阅读8首1、峨眉山月歌(李白)原 文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翻 译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注 释(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2)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3)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 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4)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

7、,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峡的上游。(5)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原 文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翻 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注 释(1)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

8、落江南,卖艺为生。(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3)寻常:经常。(4)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5)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6)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7)君:指李龟年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原 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翻 译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 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

9、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 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注 释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怜:可怜。傍:靠近、接近。4、夜上受将城闻笛(李益)原 文夜上受将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翻 译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注 释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回乐峰:唐代有

10、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 “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芦管:笛子。一作“芦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5、秋词(刘禹锡)原文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注释: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晴:一作“横”。

11、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碧霄:青天。6、夜雨寄北(李商隐)原文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翻译: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注释(1)寄北:写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5)秋池:秋天的池塘。(6)何当:什么

12、时候。(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9)却话:回头说,追述。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原 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翻 译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8、潼关(谭嗣同)原文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翻译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注释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为要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