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28580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高贵的施舍一天,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

2、,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用手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鞠一躬,就上路了。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

3、了。”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董事长坚持说:“我已

4、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1)依次摘抄能表明本文叙述顺序的四个时间词语、,由此可看出,本文的叙述顺序是。(2)文章在详略安排上写独臂乞丐到我家乞讨,母亲先让他搬砖,后给他20元钱一事,写其他乞丐来乞讨的情况。详略安排得当。(3)乞丐对我母亲让他搬砖一事的态度是有变化的,先是,后是。(4)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两处相互照应的细节描写。(5)结合上下文内容,解释文中加点的“上路”一词的两层含义。答:A。B。(6)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自立的认识。(100字左右)地震中的父与子答案:1.xxu2.(1)绝望(2)开辟3.(3)父亲的心

5、愿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修车的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这时,我总是非懂又似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脸。不久

6、,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侯。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累得他常晕倒在地,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你管自己念书。”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时,父亲停住了,他看看我脚下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伧,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却说:“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几双跑鞋够穿两年了。”但父亲还执意要为我买。接着,为我在柜台下选了双皮鞋,虽然是鞋柜里最便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又从找下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上学时,买东

7、西吃,别空着肚念书!”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了,爸晚上来接你。”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我情不自禁地哭了。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_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父亲,放心!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1给加点的字注音:疲惫()粗糙()黝黑()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语圆了心愿()情不自禁()3文章写父亲“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

8、的皱纹”。如果把“风风雨雨”改成“风雨”好不好,为什么?4“不久,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刻。”父亲寄予我什么希望?为什么?答: _ _5父亲累得常常晕倒,而我想帮他时,他却总“笑着”不让我帮。这个“笑”,能反映父亲怎样的性格和心情?6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语句使文意贯通。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_7“父亲,放心!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这句话采用了_描写,表明了儿子_的决心。在文中起_的作用。8本文与我们学过的_的散文_一样,都抒写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情感。9给本文起个标题:_高贵的施舍答案:(1)一天,过了很多天,此后,几年后 ,顺叙(2)详、略。(3)生

9、气、感激。(4)“他的右手晃荡着”“这个老板只有一荡一荡的”(5)A:走上路程。B:乞丐踏上了不再乞讨,自立奋斗的人生之路。(6)(略)。能结合本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来谈,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即可。可爱的小鸟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拉”一声落到了船上。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

10、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以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

11、乡好!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开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1.给加点字注音撵它舷窗2.解释下列词语悭吝:爱不释手3.文中多处用了拟声词,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是什么?4.把描写小鸟外貌的句子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是什么?5.用一个词语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6.说说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父亲的心愿答案:1bicoyu(3分)2实现控制(2分)3不好。 “风雨”指自然现象,而“风风雨雨”指生活道路的艰辛。(体现父亲饱经风霜) (2分)4 希望我上学读书,将来出人投地,成为有用的人。 因为父亲读书少,受人歧视,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4分)5坚强的性格。对儿子充满了关爱,多苦、多累在孩子面前也不表示出来,尽力去掩饰,为的是不让孩子担心。(3分)6真心和浓重的一片情、一片希望。(2分)(以上4、5、6题意思接近即可,但每题的要点必须有,字句不要求一字不差)7心理活动不辜负父望点明中心(6分,每小问2分)8朱自清背影(4分)9父亲的期望或父亲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