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参与性.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47492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参与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参与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参与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参与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参与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参与性.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参与性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参与性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自主参与性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作为面向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构成大学物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论知识应用的一个理想场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更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协调合作的精神和激发自主探索的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学生在自主参与方面存在着缺失,需要通过课程设计的优化改革来改善这种情况。一、物理实验进行过

2、程中,在自主参与性方面值得改进的地方目前进行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实验步骤部分,一般都参考实验教材,将具体实验的操作顺序详尽有序地罗列出来。当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具体实验时,只需要按照教材步骤,一一逐步执行,就基本可以完成整体实验流程。1然而这样一种模式,难免使得整个实验流程固定僵化,学生只是按部就班操作,在主动思考实验操作意义,体会实验设计精妙之处,难以有个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也无法产生自己主动探索的兴趣,无法发现更多教材没有囊括的有趣现象。23因此在这一方面,值得加以改革,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改进的思想、方法和具体实施人最主要的一个特点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个体,并不

3、是完全被动的对象,在教学方法合适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性意识。4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可以在实验各环节进行一些改进。采用的方法称为适当省略加合理引导;,省略;即省略去某些固定详细的标准实验操作步骤,引导;则是在其他部分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设置启发性的问题以及情境,引导实际步骤的进行。下面通过气垫导轨上的碰撞(后简称碰撞)这样一个典型的大学物理实验,对具体改进的方法和实施加以阐述。(一)实验目的部分对主动探索经行强调在实验目的部分,需要强调主动探索的必要性。如在碰撞实验中,补充一条探索总结不同组合情况下的两物体碰撞的规律,并与理论结果验证比较;。通过设置

4、这样的实验目的,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速度、质量组合,对滑块碰撞结果的影响。(二)实验原理部分增加启发引导性的设置在实验原理部分,要对思考的方向给出足够的提示引导。如在碰撞实验中,经过改进,只给出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滑块弹性碰撞前后速度应该满足的方程。并且引导学生自行进行理论的计算,算出理论预测的结果。如表述请根据动量和能量守恒这两个方程,算出碰撞后速度的表达式;。(三)实验步骤部分省略去固定条件,引导学生设计进行探索在保留最基本的必要操作外,省略详细的标准步骤,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尝试多种情况。如在碰撞实验中,典型的实验图示如下图所示:现有的实验教材中,除熟悉滑块滑动、电子天平以及光

5、电门的使用外,详细标准步骤按照碰撞情形分为:设置v20=0,考虑m1m2、m1=m2、m1(四)实验结果讨论部分,针对每一组学生不同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性讨论在记录实验数据并处理之后,针对每一组学生所得的不同结果,总结出共性结论进行讨论。对个别小组做出的额外发现,加以解释和鼓励。对学生自主性发挥得到的成果,给予积极的反馈。三、选择不同班级作为对照组,实践改进方法,进行效果对比依据以上所指定的方法,挑选了本校建筑工程专业的两个不同班级进行了对比,分为A、B两组。所进行的实验为气垫导轨上的碰撞。A组:共40人,20个实验组。采用现有的实验教材,按照改进之前的标准步骤统一进行教学,分别测量了m1=2

6、50g、m2=200g;,m1=200g、m2=250g;,m1=200g、m2=200g;三种质量组合的碰撞情形,同时速度设定统一为v20=0。B组:共42人,21个实验组。按照改进之后的适当省略加合理引导;步骤进行教学。在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这两组的实验表现差异主要呈现在以下几点:(1)从整个实验完成所用时间来看,A组最后时间截止在96分钟,B组最后时间截止在132分钟。(2)由于未设定具体的滑块质量数据,与A组统一的质量组合有别,B组学生在质量选择上呈现出了大量不同的组合。如对于v20=0,m1m2的完全弹性碰撞情形,所有21组中有19组进行了测量,分别采用了m1=250g、m

7、2=200g;,m1=450g、m2=250g;,m1=500g、m2=300g;等几十种不同组合。在实验结果讨论阶段,引导学生总结,发现了以上情形所共有的实验现象:碰撞后两滑块均按照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方向运动;,并且将此现象与他们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吻合。(3)由于同时省去了对速度v20=0的限定,B组学生也尝试了大量对于速度的选择。21组学生中有14组测试了v200,v20=0,v20四、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传统实验授课方法的改进,采用适当省略加合理引导;这一方法,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原理和设计思路,更全面地分析实验的结果,更深刻地领悟相关的理论知识。其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修改加工、对实验过程的改进设计以及对学生的帮助引导至关重要。沿用这个思路,可以进一步在以后优化实验教学,以逐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陈杭,廖棱.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2徐志君,魏高尧,隋成华.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培养自主实验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3魏平.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物理与工程,2017,27(Z1):175-177,184.4张宏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