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型PR调节器的三相PWM整流器控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47756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改进型PR调节器的三相PWM整流器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改进型PR调节器的三相PWM整流器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改进型PR调节器的三相PWM整流器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改进型PR调节器的三相PWM整流器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改进型PR调节器的三相PWM整流器控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改进型PR调节器的三相PWM整流器控制0 引 言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可以实现网侧电流正弦化、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及能量双向流动等功能。传统的基于两相旋转坐标系下三相PWM整流器数学模型构成的控制系统存在电流矢量dq分量控制未完全解耦的缺点,影响控制效果【1】。本文所研究的控制系统应用了三相PWM整流器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电流矢量αβ分量可解耦控制的这一特点,且控制器采用改进型PR调节器代替传统PI调节器。通过应用改进型PR调节器适当降低了给定频率附近的增益,适当增加带宽,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实现增益与稳定的平衡。1 改进型PR调节器的原理传统PR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

2、1)式中:为谐振频率,在本文中取电网频率50 Hz,即100;为比例系数。图1为传统PR传递函数在=1,=100时的Bode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谐振频率附近的增益非常大,而对远离谐振频率的信号衰减作用很明显,这使得可以对频率为附近的信号实现无静差跟踪。传统PR调节器在谐振频率附近增益过高,带宽过于狭窄,使其对于频率波动过于敏感,稳定性不高。针对这样的问题,改进型PR调节器可以适当降低谐振频率处的增益,适当增加带宽,增强系统的稳定性。改进型PR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2)式中: 参数决定调节器的带宽,越大,调节器的带宽越大。经计算可知,系统带宽为 Hz,如允许频率在0.5 Hz波动,则有=1 H

3、z,即=π rad/s。影响控制器的增益,增大时,系统带宽保持不变,但控制器的全频率范围增益都会增大。参数增大时,谐振频带以外的幅值增大,谐振频率处的幅值增大不明显【2】。为谐振频率,系统额定频率为50 Hz时,=100π。图2为改进型PR调节器在分别为0.01,0.1,10,=π,=10,=100π时的Bode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的增大,谐振频带以外幅值的增大比较明显,谐振频率处幅值略有增大但很快饱和。合理搭配的值,可以使改进型PR调节器能够兼顾稳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对比图1和图2可以看出,改进型PR调节器相比于传统PR调节器,在谐振频率处的增益降低,带宽有所增

4、加,降低了系统对于频率波动的敏感性,做到增益与稳定的平衡。2 基于改进型PR调节器的三相PWM整流器控制方法图3为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主电路结构图。其中为交流侧电网电压,表示点a,b,c处的电压,表示交流侧的三相电流瞬时值,L和R分别表示交流侧滤波电感和等效电阻,C是PWM整流器的直流侧储能电容,是负载电阻,是负载电势,是直流侧电容两端电压,是直流侧电流。由图3中的电路结构可以得到: (3)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式(3)方程组变换为: (4)式中:与的值由PWM整流器中的6个全控器件的开关状态和直流侧电压的值来决定,表1为与开关状态的对应关系。表1中,分别表示A,B,C三相上下桥臂的开关状态,

5、值为1表示其对应相的上桥臂导通,下桥臂关断;值为0时表示其对应的下桥臂导通,上桥臂关断。在式(4)中,令可以得到: (5)由式(5)可得,可分别选取控制由此建立如下控制策略,控制框图如图4所示。将实际的直流侧电容电压与给定的直流侧电容电压比较后的误差信号送入PI调节器中,PI调节器的输出为期望的交流侧电流轴分量(d轴取电网电压矢量方向,电网电压矢量以角速度旋转),这里使用PI调节器而不使用改进型PR调节器的原因是是直流量;交流侧电流的轴分量的值取决于期望的交流侧功率因数角单位功率因数运行下=0,=0。图中为电网电压矢量相位角,由的瞬时值经过Clark变换(3s/2s)获得。和通过Park反变换

6、(2r/2s)得到和(此两个信号角频率与电网角频率相同)。与比较后的偏差信号分别通过改进型PR得到和根据式(5)得到和最后通过SVPWM算法得到三对全控器件的控制脉冲。3 基于改进型PR调节器的三相PWM整流器仿真研究本文应用Matlab/Simulink对基于改进型PR调节器的三相PWM整流器进行仿真,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仿真参数如下:三相电网电压有效值为220 V,频率为50 Hz,交流侧滤波电感mH,电感的等效电阻Ω,直流电容700 F,直流侧电压给定值为600 V,负载电动势为100 V,负载电阻初始为60 Ω,在1 s时切换为30 Ω。PI调节器参

7、数:改进型PR调节器参数:图6(a)所示是交流侧A相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流电压同相位,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在图中当s时负载电阻由60 Ω切换为30 Ω,电流仍能较好地跟踪电压。图6(b)为电容两端电压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启动过程中超调较小,负载突变后能快速恢复稳定,系统动态性能良好。图6(c)为交流侧A相电流的谐波分析图,从谐波分析中可以看到交流侧电流除基波外的谐波很少,说明改进型PR调节在给定频率附近能够有效抑制谐波。图6(d)为s时,电网频率由50 Hz突变为49.6 Hz的交流侧A相电压电流波形图,本系统的带宽为0.5 Hz,从图中可以看到,电网

8、频率从50 Hz突变到49.6 Hz后,电流仍能较好地跟踪电压。图6(e)为电网频率为49.6 Hz的A相电流谐波分析图,从谐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49.6 Hz时交流侧电流谐波很少,说明在设定的带宽内改进型PR调节器仍能有效抑制谐波。4 结 语应用了三相PWM整流器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电流矢量αβ分量的可解耦控制,解决了传统的基于两相旋转坐标系下三相PWM整流器的控制系统电流矢量dq分量无法解耦控制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控制器采用改进型PR调节器代替传统PI调节器在保证给定频率处的增益和谐波抑制能力的前提下,增加了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参考文献【1】 石健将,李荣贵,张平,等

9、.基于新型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轴带发电机PWM整流器研究.电工技术学报,2014,29(6):189?195.【2】 赵云梦.基于准PR控制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3.【3】 宫悦,张胜权.一种高性能单相逆变器谐波抑制策略.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4,33(1):12?15.【4】 裴素萍,吴必瑞.三相PWM整流器主电路参数确定方法.电测与仪表,2014,51(13):84?88.【5】 张洋,王君艳.级联式逆变器在光伏并网系统的应用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13,36(10):165?167.【6】 孙海洋,孙玉坤,张亮.具备无功补偿的NPC三电平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准PR控制.现代电力,2013,30(6):62?66.【7】 雷亚雄,李建文,李永刚.基于准PR调节器电流双闭环LCL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12):44?50. 陈红生.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三相并网光伏逆变器的研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