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过渡带间抽试验的认识.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47771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A过渡带间抽试验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A过渡带间抽试验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A过渡带间抽试验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A过渡带间抽试验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A过渡带间抽试验的认识.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A过渡带间抽试验的认识摘要:间抽是油井节能增效的有效途径,阐述间抽井选井原则,间抽周期的确定,间抽效果分析及经济效益评价,为间抽工作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关键词:间抽周期,能耗变化,间歇出油,效益评价A过渡带由于油层发育差,原油粘度高,造成部分抽油机井供液不足,油井产液量降低,沉没度偏低,原油脱气严重,泵的工作状况差。抽油泵长期在低液面状态下运行,易造成深井泵抽空,泵活塞和工作筒干磨,导致油管磨漏或抽油杆磨断,检泵周期短。提高油层供液能力和缩小油井抽汲参数是提高油井泵充满程度的途径。针对供液不足的井可以采取间抽的方法,合理地制定间抽周期,来防止泵磨损,可保证原油损失最小,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2、 1确定合理间抽周期 1.1选井原则 (1)油层有效厚度小,渗透率低,与周围水井连通状况较差,能量补充难,地层压力低,沉没度低于200 m的低产、低压井。 (2)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油井机采参数无法下调,注、采系统得不到进一步调整。 1.2 试验井基本情况 本次间抽试验共选取15口井,间抽前平均单井日产液12.9t,日产油0.90t,综合含水93.02%,动液面863m,沉没度86m,泵效25.6%,有功功率6.51kw,示功图均为气体影响和供液不足。 1.3 间抽周期的确定 合理的间抽周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油产量的损失,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因此间抽周期的确定非常关键。 1.3.1 确定间抽周期

3、的方法 试验过程中确定间抽周期的方法是监测液面变化,主要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常规监测方法,每天定时监测井筒内液面变化情况。方法二是用液面自动监测仪连续监测液面的变化。液面自动监测法是在现场井口安装液面自动监测仪,利用井内气体作为声源,仪器内继电器瞬间打开阀门使得气体膨胀作为信号源,自动测试液面,其特点是根据需要设置测试间隔与采集点数,实现液面的连续监测。现场测试时采集点数时间间隔为15分钟,根据液面变化决定开、关井时间。从液面恢复曲线的形态分析,自动监测仪测试的数据齐全,及时观察到液面变化情况,这种方式能更精确、更及时、更直观地确定间抽时间,同时极大地减轻了测试劳动强度。以B井为例,该井通过液

4、面连续监测法确定间抽周期为3.3天,其中开井1.2天,关井2.1天。常规监测方法同样可以确定间抽周期,但所需时间较长,测试工作量大,要准确确定周期,需要一到两个周期的反复摸索。见图1和图2。 图1A井确定间抽周期曲线(常规方法) 图2B井确定间抽周期曲线(液面连续监测法) 对于间歇出油井,应用常规液面监测方法,由于地层出油周期的不确定性,造成液面波动频率不稳定,如果应用液面连续监测法确定间抽周期会更准确。 1.3.2 确定间抽周期的原则 油层供液能力和机泵的抽汲能力决定了井筒液面的恢复速度,因此在确定间抽周期时,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油量损失,遵循两个原则:其一,针对液面恢复速度快的井,要求动液面恢

5、复到100-200m时可以开井生产;其二,对于液面恢复速度慢的井,当液面恢复速度趋于稳定时,也可以开井生产。以C井为例,该井间抽前日产液16.8t,日产油2.2t,综合含水87%,动液面915m,沉没度23m,泵效26%,有功功率7.95kw,日耗电191kw.h,功图为供液不足。确定间抽周期时,液面在前3天属于快速恢复期,从891m上升到301m,上升幅度为590m,后3天属于缓慢恢复期,液面从301上升到221m,上升幅度80m,上升速度变缓,在开井恢复生产阶段,同样经历了快速下降期和缓慢下降期,因此确定间抽周期为6天,其中开井生产3天,关井恢复3天。见图3。 图3C井确定间抽周期曲线 2

6、间抽效果分析 2.1产量和含水变化情况分析 2.1.1 合理沉没度下日产液量远高于正常生产时水平。 统计15口油井间抽期间,当井筒液面达到合理沉没度时,功图从气体影响图变成正常功图,日产液增加66.94%,日产油增加61.12%,综合含水上升0.25个百分点。 2.1.2常规油井产液和含水呈规律性变化 常规油井在开井初期日产液较间抽前增加82.66%,含水上升0.35%,随着井筒液面的下降,产量和含水都下降。以D井为例,该井间抽前日产液8.2t,日产油1.3t,综合含水84.3%,沉没度206m,功图为气体影响,间抽周期为关2天开4天。开井之初,日产液22.8t,日产油1.4t,综合含水94%

7、;当油井起抽第3天液面降到574m(沉没度为426m)时,日产液14t,日产油2.8t,综合含水79.7%,含水达到最低值。分析认为,关井后地层能量得到补充,井筒内充满流体,产液量增加。由于流压升高,抑制低渗透层的产能,同时高渗透层产水量增加,导致初期化验含水高,随着井筒内液面下降,流压下降,当流压低于饱和压力时,井筒原油脱气,导致产液量和含水都下降。 2.1.3 间歇出油井产量和含水变化规律 间歇出油井产量变化与常规井类似,仍然是先上升后下降,但开井之初的上升幅度不确定,视油层出油周期而定,一般较常规井低。含水变化是不规律波动。以E井为例,该井是位于三条带的一口油井,于70年投产,砂岩厚度1

8、8.6m,有效厚度7.3m,地层系数0.843 um2.m,其中有效厚度和地层系数较同条带井平均水平分别低19.51%和57.68%。正常生产时该井量油最高时产液量可达26t,最低时为15t;沉没度最低时为十几米,最高时为150m左右,产量和沉没度波动较大。测试数据显示,该井日恢复液面最高达252m,最低为96m,起抽后正常生产时液面下降幅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最高时液面下降469m/d,最低时液面下降45m/d。油井生产参数没有改变的前提下,液面恢复和下降幅度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油层存在间歇出油的情况。 2.2 井筒内液面下降速度不均匀 现场跟踪测试情况表明,对于泵况好的井,在开井之初动液面的下降

9、速度快,随着井筒液面的大幅度下降,液面变化速度减缓。统计结果显示,开井之初动液面平均下降459m,开井末期动液面平均下降133m,相差326m,其中某井最高相差501m,液面下降速度不均匀。分析认为,开井初期井筒内充满流体,泵效高,动液面下降速度快。随着动液面的下降,生产压差增大,地层供液能力增强,但泵的抽汲能力大于地层供液能力,泵充满程度降低,液面下降速度减缓。 2.3 间抽期间能耗变化 从试验井的统计情况看,间抽井在开井之初能耗增加,日耗电较间抽前平均增加35kw.h(增加25.74%)。当液面下降到间抽前水平时,能耗与原来水平持平,主要是由于开井之初井筒内充满流体,抽油杆负荷增大,能耗增

10、加,随着原油产量的降低,能耗呈下降趋势。整体能耗评价,间抽周期内能耗是下降的,节电比例为23.07%。 2.4 考虑产油量损失及时调整间抽周期 统计结果显示,在15口试验井中,一个间抽周期内有11口间抽井原油增加1t,有4口油井产油量损失大,原油损失4.03t,损失比例为21.88%。产油量损失大的原因是间抽周期选择不合理,关井时间过长,关井后期井筒内液面恢复缓慢,开井生产后产油量增加值不足以弥补关井期间的产油量损失。以F井为例,该井在最初确定间抽周期时考虑到液面恢复到247m时速度变缓,间抽周期为开井3天关井4天。在这个周期下运行,产油量损失高达27.40%。之后调整了间抽周期,改为开井3天

11、关井3天,调整后产油量损失下降到6.01%。在确定间抽周期时,不仅仅要考虑液面变化情况,同时还要兼顾产油量的损失量,以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间抽试验运行一个月后,对产油量损失大的井,及时调整了间抽周期,这四口井一个周期内原油损失降为0.07t,原油损失比例下降为10.14%。见图4。 图4F井确定间抽周期曲线 4经济效益评价 从原油产量、节电效益、节约维修和作业成本四方面考虑,15口油井间抽全年创造经济效益37.48104元。从测试结果看,将间抽井进行分类统计,经济效益差别很大。在原油产量不紧张的前提下,以节能为目的,可以选择低沉没度、低产井进行间抽,节电效果显著。在产量紧张的前提下,选择

12、合理的间抽周期,可以达到增油和节电的目的。 5几点认识 (1)对于低产低压井,只要合理优化间抽制度,间抽后不会影响油井单井产量,节电效果明显,是油井生产中一项可行的零投入的节能降耗技术。 (2)对于间歇出油井,应用液面自动监测仪监测油井的液面变化,便于油井动态管理,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间抽井在开井之初能耗增加,当液面下降到间抽前水平时,能耗与原来水平持平,油井实行间抽整体节电效果明显。 (4)间抽周期的确定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不仅仅考虑井筒内液面恢复速度,同时更应该选择原油损失最低的间抽周期,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更生,油层物理.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