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教学设计之我见.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63516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课教学设计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品德课教学设计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品德课教学设计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课教学设计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课教学设计之我见.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品德课教学设计之我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承,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修订稿全方位增加了对实践活动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正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它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了道理,受到了教育,从而提高了德育实效,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一、开展活动化教学的意义1、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知道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将道德知识看作为一般学科知识,只进行简单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应付考试,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开展活动化

2、教学,就是要变学科中心为儿童生活经验中心,变学术性教学为经验性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2、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需要思想品德课开展活动化教学能使课堂与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学所用的教材是相对静止的,往往滞后与社会的发展,而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活动化教学使课堂更贴近生活,使学生更能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3、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需要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生活中所参与的各种各样

3、的活动。”所以说,活动总是与人的能动性、积极性相联系的。爱好活动是儿童的天性,碰上有趣的活动,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就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构建活动化教学的模式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根本任务就在于设计、构建、组织起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类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主体活动中,达成教育教学的各项目标,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简单谈一谈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的几种典型模式。1、激励质疑,自主探究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存疑、探究、创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讨论、辨

4、析等活动方式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例如,教学四年级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课,对于要求端坐在教室里的学生研究公共秩序问题,兴趣并不是很浓。于是,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先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学生问:“什么是公共秩序?公共场所为什么要守秩序?”接着,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不同的公共场所有哪些不同的秩序和规则要求。然后,又让学生在教室里模拟一个场景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明白,人人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因学生例举、表演的都是亲身的经历,真实可信,贴近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因而学生学习起来主动性、积极性较高。2、创设问题,合作学习在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生没

5、有提出而本课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再一次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认识产生不平衡,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展开充分的讨论,给他们充足的交流时间和空间,合作激智,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展、合作交流的过程。例如教学六年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课时,当学生明白了毒品的危害后,教师又抛出了一问:“既然大家知道毒品的危害,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去吸毒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了讨论,但还是不能让大家信服。于是,教师就布置学生课外通过多种渠道,学生间合作学习去解决问题。通过上网查询、寻找身边人的事例,观看录像带片断等多种形式,用铁的事实证明了毒品的危害,上瘾后让人难以解脱,从而

6、告诉每一个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从整个活动教学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做人。3、设置情境,真情体验触景生情,以情明理,有助于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各种教学情况,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真情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例如教学六年级不能忘记的耻辱一课,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影片南京大屠杀的部分镜头,让学生了解了旧中国的苦难,知道落后是要挨打的,从中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又如教学六年级看好书,读好报一课,课前,教师让每一位学生到图书馆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看。课上,让

7、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和读书方法,从中归纳出读书的好处和应有的读书方法及习惯。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通过亲身体验总结出来的特别可信。4、充当角色,模仿练习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充当特别角色,模仿练习,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学三年级节约水电一课,当学生了解水电的重要作用,懂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离不开它们后,教师就让学生人人争当“水厂检查员”,别好标志,去校园内检查自来水有否漏水?哪些同学没有节约用水?如碰到问题就要求自行解决。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得了真实的体验,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实施活

8、动化教学的策略1、围绕教育中心,确立系列主题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每一课书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课与课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可每月制定一个系列教育中心,将原有的授课顺序进行调整,形成系列。例如四年级下册教材,因为二月份刚开学,对学生要进行勤学守纪教育。于是,教师把第5课自觉遵守纪律,第6课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第8课虚心好学这三课调整到二月份开学上,并围绕勤学守纪这个教育中心上来。同时,还组织学生开展了阅读邱少云的故事参观东航警卫连等活动,教师教育目标明确,行动指导到位,产生的德育效应也较好。2、打破教学常规,扩大时间空间为了使每一堂思想品德课收到一定的成效,教师还可打破教学常规,把每周一节

9、的班队课和思想品德课合起来上,这样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就可以多搞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体验生活,去巩固道德认识。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来拓宽活动的空间。3、设计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由于思想品德课中的知、情、意、行,既具有独立性,又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可采用多种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白道理,激发情感后参加实践活动去验证,去加深明理,体验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意志形成行为。教学五年级敬礼!亲爱的老师后,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又如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增加感性认识后,再

10、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明理,进一步指导学生的言行。教学六年级家乡的巨变一课,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几年来的巨大变化,通过上网查找、收集图片或报纸,询问家长、实地考察等形式,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上课,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被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而接受,自己收集的资料可信度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行为目标就能得到好的效应。再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体验情感,指导行动,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深化明理。4、结合校园内外,提高教育实效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最具有“开放性”特征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其它各种教学、班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课堂体系,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使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