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误差类型.pdf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978885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9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位误差类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定位误差类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定位误差类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定位误差类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定位误差类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定位误差类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位误差类型.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5 三、定位误差的分折与计算(补充资料) 选择和确定工件定位方案外,还要确定工件定位方案是否满足加工要求。 (一)定位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定位误差定义 P141 页倒 3 行 定位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定位基准选择不正确; 定位副(工件、定位元件)的制造误差及其配合间隙。 定位误差的组成组成:基准位移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 两项误差可能都存在,也可能只有一项 最佳两项误差都不存在。 基准位置误差 符号; j 定义;定位(工件)基准位移引起的定位误差。 大小:工件定位基准和定位理想位置的最大变动量。 原因;定位元件和工件定位面存在制造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 符号: b 定义:工序(设计)基准

2、和定位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大小:定位尺寸公差。 (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之间的尺寸最大变动量) 原因:工序基准选择不当。 加工实例钻孔工序 工件技术要求: 孔径 0 TH H; 定位方案: 组合定位(一面一孔) 定位元件: 圆支承板十短定位销(限制工件 5 个自由度) 工件位置变动情况 考虑极端情况 定位元件位置 O 不变化 工件中心位置 O 变化 基准位置误差:基准位置误差: maxmin14321 XXTdTDOOOO j 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 TdAA b 2 1 21 误差组成及计算: d jb 6 (二)常见定位方式的定位误差 1. 工件以平面定位 定位元件; 支承钉、

3、支承板、自位支承和可调支承 粗基准: 支承钉 B(三点定位) 精基准: 支承扳或支承钉 A 例: 铣台阶面 技术要求: 20 0.15 定位方法: B 面 定位分析: 不重基准 0 误差大小: 28. 0 不重 工件公差: 0.30 结论:结论:平面定位 不重 2. 工件以外圆定位 定位元件:V 型块、定位套、定位板 定位元件相同,工序尺寸不同,定位误差不同。 V 型块定位三种尺寸 P143 页 尺寸 H1、H2 、H3 第一情况:第一情况: 技术要求 工序尺寸 H1 工 件:工序基准 O 定位基准 O 基准重合 定位元件:对刀基准 O 基准位移 误差大小: )2/(2/ 21 SinOO d

4、 定位 (5-7) 第二情况:第二情况: 工序尺寸 H2 工 件:工序基准 A 定位基准 O 基准不重合 定位元件:对刀基准 O 基准位移 误差大小: 2/)2/(2/ 21dd SinDD定位 (5-8) 7 第三情况:第三情况: 工序尺寸 H3 工 件:工序基准 C 定位基准 O 基准不重合 定位元件:对刀基准 O 基准位移 误差大小: 2/)2/(2/ 21dd S i nDD定位 (5-9) 结论:结论: V 型块定位 三种结论 H1、H2 误差最大 H3误差最小 3. 工件以圆孔定位 定位元件:定位销、心轴 定位元件和定位方式不同,定位误差不同。 1)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定位元件水平或

5、垂直放置 五种尺寸标注 H1、H2、H3、H4、H5 第一情况:第一情况: 技术要求 工序尺寸 H1 工 件:工序基准 O 定位基准 O 基准重合 定位元件:对刀基准 O 基准无位移 误差大小: 00 不重基准 0定位 第二情况:第二情况: 技术要求 工序尺寸 H2、H3 工 件:工序基准 A 定位基准 O 基准不重合 定位元件:对刀基准 O 基准无位移 误差大小: 00 不重基准 2/ d 不重定位 8 第三情况:第三情况: 技术要求 工序尺寸 H4、H5 工 件:工序基准 B 定位基准 O 基准不重合 定位元件:对刀基准 O 基准无位移 误差大小: 00 不重基准 2/ D 不重定位 结论

6、;过盈配合 三种情况(5 个尺寸) 0定位 2/ d 定位 2/ D 定位 2)间隙配合间隙配合 定位元件水平放置和垂直放置 定位元件水平放置定位元件水平放置 技术要求 工序尺寸 H 理想定位见图 5-26a; 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 b0; 由于工件的自重作用; 工件孔与定位心轴的上母线单边接触; 孔中心线始终在定位心轴轴线的下面; 图 5-26b 是可能产生的最小下移状态; 图 5-26c 是可能产生的最大下移状态。 由于定位副的制造误差; 将产生定位基准位移误差 b; 孔中心线 方向 最大变动量 22 maxminminmax 21 dDdD OO j 2 dD (5-13) 注意注意

7、: 基准位移误差 j 是最大位置变化量,不是最大位移量。 j 计算结果中没有包含 min/2; 原因:原因:min/2 是常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调刀消除;生产中,调刀尺寸时应加以注意。 图 5-26 为基准重合时产生的定位误差; 对于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误差,本教材没有讨论本教材没有讨论;有关内容见其它参考书或夹具设计手册。 9 定位元件垂直放置定位元件垂直放置 技术要求 工序尺寸 H 由于定位心轴与工件内孔则可能任意边接触; 应考虑加工尺寸方向的二个极限位置及孔轴的最小配合间隙 min的影响; 此时 min无法在调整刀具尺寸时预先予以补偿; 定位误差为: min dDj (5-14) 对于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基准不重合误差,本教材没有讨论;有关内容见其它参考书或夹具设计手册。 定位副间隙配合结论定位副间隙配合结论: 定位元件水平放置 2 dD j 定位元件垂直放置 min dDj 3)锥度心轴心轴或锥面锥面支承定位 定位元件: 小锥度心轴 定位分析: 径向无误差;轴向有误差 KTD/ 定位 制作:2010 年 4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