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名师精编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80879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名师精编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名师精编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名师精编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名师精编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名师精编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名师精编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名师精编教案新人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二节:自然环境【课标解读】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内容分析】 本节课程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主要讲述亚洲的气候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与地形、河流相互关系,在设计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得出亚洲气候的三个特征及其表现和简单成因,其中有意识地通过成因的分析使学生领会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如何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即由亚洲的气候学习到非洲气候特征的分析,落实设计思想中体现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学情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本课时(亚洲自然环境的第二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具体区域的气候内容,学生在上学期

2、对于气候的概念、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直方图的判读方法、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都进行了学习,因此,有了学习亚洲气候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但由于这些内容是上学期所学,学生会有一定的遗忘;加上气候特征和成因比较抽象,所以学习中需要老师关注学生的基础、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控制教学难度和深度,教学内容中的有关知识点和结论由学生通过老师引导后分析得出。【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4 、 初步学会从位置、河

3、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情感态度目标:1、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难点亚洲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前两部分,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内容吗?我们在上册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那么大家还记得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吗?学生回答预设: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教师:我们这节课就按照这些因素来认识亚洲的气候特征。设计意图:复习提问,既检查了知识,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同景观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

4、二、复杂的气候活动一: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1名校名 推荐步骤 1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教师布置任务:( 1)读教材第 10 页图 6.13 ,找出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2)看看北纬 30附近地区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看亚洲跨几个温度带。( 2) 30N 附近的大陆东岸是什么气候类型,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呢?( 3)同纬度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气候。学生回答预设:10S 70 N。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教师:可见热带的气候、温带的气候、寒带的气候在亚洲都可以找到。海陆位置不同,气候类型不同。同样,地形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设计意图:通

5、过读图分析,得出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培养学生读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步骤 2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教师布置任务:观察图 6.14 亚洲不同气候类型景观举例。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感性上认识亚洲气候的差异。活动二:认识亚洲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教师布置任务读教材第10 页图 6.13 ,找出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学生完成下列任务: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大?教师小结:亚洲面积广大,内陆广大地区距海遥远,所以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认识亚洲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

6、特点。活动三:认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步骤 1认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表现与原因教师布置任务:( 1)读教材第 10 页图 6.13 ,找出亚洲有哪几种季风气候。( 2)分析亚洲的季风气候分布特点。( 3)提供“知识拓展” : 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阅读: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东面和南面临太平洋和印度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所以形成了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2名校名 推荐( 4)提供微课季风气候(原来你在这里版)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在教材第 10 页图 6.13 上,找出亚洲的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

7、风气候的分布区。( 2)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3)欣赏微课,加深对季风气候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季风气候形成原因的拓展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微课季风气候 (原来你在这里版) ,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季风气候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步骤 2认识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师布置任务:说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联系生活:我们家乡所在地属于哪种气候类型?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思考一下,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什么?( 2)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教师小结:季风

8、气候雨热同期,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时对热量和水分的要求。但夏季风有的年份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造成旱灾;有的年份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涝灾。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落实了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要求。通过分析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认识地理事物的两面性,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习惯。活动三:拓展演练:认识北美洲气候的分布教师布置任务:读图 6.15 ,认识北美洲气候的分布3名校名 推荐( 1)找出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指出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分布范围。( 2)了解北美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找出北纬 40纬线,说

9、出它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找出西经 80经线,说出它自南向北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 3)提供微课北美洲气候 (大约在冬季版)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在课本第12 页图 6.15 上,找出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 2)北美洲的地形可以划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大山系,中部广阔的平原,东部低缓的高地。西部山脉、中部平原分别对来自于太平洋的水汽、北冰洋的冷空气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微课北美洲气候(大约在冬季版) ,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北美洲气候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小结:从地势特征、地形特征、河流流向、河流分布特征、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特征等六个方面对比亚洲与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预设学生回答展示:拓展延伸:运用学到的方法,读图分析并归纳出欧洲的地形特征和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特征。预设学生回答展示:4名校名 推荐设计意图:课堂小结,让学生梳理亚洲的自然环境知识,教师列表,学生自己回顾,这是对本节学习效果的反馈,也是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技能的再拓展、再巩固。七、教学反思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