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计算法.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86951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成本计算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作业成本计算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作业成本计算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作业成本计算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作业成本计算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成本计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成本计算法.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作业成本计算法,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四、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第六章,作业成本计算法,简称作业成本法(ABC),其产生背景始终有两条线索,那就是围绕科技进步和企业竞争展开。,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高度自动化和电脑化,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人工被机器取代,直接人工比重大幅下降,制造费用比重大幅上升,以工时或机时为基础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已不能准确提供产品成本信息,无法为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有用信息。,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第六章,作业成本系统,该系统在帮助企业寻找持续发展机会,进而获得竞争优势方面

2、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管理,重要的战略支持系统,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简称“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通过分析成本发生的动因,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取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某木工厂生产讲桌和课桌两种产品,每种产品都要经过刨桌面、锯桌腿、组装三道工序。有关资料如下: 间接费用:100元 产量: 讲桌5张 课桌10张 耗用工时:讲桌共 30工时 课桌共 20工时,说明:该厂一直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以人工工时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二、作业

3、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间接费用: 100元 工时分配率: 100/(30+20 =2元/小时 分配结果: 讲桌 2*30=60元 课桌 2*20=40元 单位成本: 讲桌 60/5 =12元/张 课桌 40/10= 4元/张,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市场反馈:讲桌脱销,课桌滞销 盈利情况:很少甚至亏损,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调查:, 刨桌面:讲桌共刨50次(10次/张) 课桌共刨10次(1次/张) 锯桌腿:讲桌共锯80次(16次/张) 课桌共锯20次(2次/张) 组装: 讲桌共组装30次(6次/张) 课桌共组装20次(2次/张),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主要由电费构成; 两种

4、产品由刨桌面、锯桌腿、组装三道工序加工完成,共耗电1000度,其中:刨桌面耗电300度、锯桌腿400度、组装300度;,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间接耗费,刨面次数,锯腿次数,组装次数,刨桌面,锯桌腿,组装,讲桌,课桌,资源动因分配,作业动因分配,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第一步:以耗电量为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至三项作 业(即三道工序);,刨桌面 : 300/1000*100=30元 锯桌腿: 400/1000*100= 40元 组装 : 300/1000*100= 30元,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第二步:以加工

5、次数为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产品;,刨桌面 : 平均每次消耗:30/(50+10)=0.5元/次 其中: 讲桌分摊=0.5*10= 5(元/张) 课桌分摊=0.5*1=0.5 (元/张) 锯桌腿 : 平均每次消耗:40/(60+40)=0.4元/次 其中: 讲桌分摊=0.4*16=6.4 (元/张) 课桌分摊=0.4*2=0.8 (元/张) 组装 : 平均每次消耗:30/(30+20)=0.6元/次 其中: 讲桌分摊=0.6*6=3.6元 课桌分摊=0.6*2=1.2元,讲桌15元/张 课桌2.5元/张,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两种方法结果对比:,传统方法: 讲桌 12元/张 课

6、桌4元/张 作业成本法: 讲桌 15元/张 课桌2.5元/张,基本结论: 作业成本法更科学,客观地反映了产品成本的真实消耗,提供了可行的定价依据。,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X资源耗费,Y资源耗费,生产准备次数,维修小时数,包装箱数,作业甲,作业乙,作业丙,A产品成本,B产品成本,资源动因分配,作业动因分配,成本对象引起作业需求,作业需求进而引起资源需求,基本思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1. 作业与作业链,作业:,企业经营过程的每个环节,或是生产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

7、,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企业提供产品或劳务过程中的各个程序式工作环节,(一)作业成本法的有关概念,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企业产品凝聚了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新型企业观:,企业管理深人到作业水平,追述源头,设法消除非增值作业,尽可能改进增值作业,减少其资源消耗,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增加企业利润。,作业管理,随着生产的进行,价值在企业内部各项作业中逐渐积累,最终形成转移给

8、企业外部顾客的总价值。而从顾客那里收回转移给他们的价值,形成企业的收人,收人补偿完成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价值之和后的余额,形成企业利润 。,利润,成本,作业分析,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作业成本信息,2. 成本动因,1)成本动因的多样化,成本驱动因素,选择成本动因需遵循以下原则:,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关键因素,成本动因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源费用能否准确地分配到最后的成本对象。,成本构成的复杂性,2)成本动因必须能真正反应成本对象、作业和资源 之间的关系,成本核算的准确、合理,3)成本动因数量的合理性,成本核算的成本效益原则,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作业成本法下可大致将企业在生产

9、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分为以下三类不同类型,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直接成本,可追溯至作业成本,不可追溯成本,直接成本,可直接追溯到产品(最终成本对象)的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相关产品成本,可追溯至作业成本,虽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但却可以追溯到作业的成本。,资源耗费,作业成本,产品成本,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分配计入,主要作业,辅助作业,与产品直接相关的作业,与其他作业相关的作业,供电车间作业,如引例中的三项作业,辅助作业成本,主要作业成本,不可追溯成本,除了上述两类成本以外,还会剩余少部分成本,这部分成本既不能追溯到产

10、品,也不能追溯到作业。该类成本比例通常很小(只占总成本的5%以下),通常称之为不可追溯成本。,在简便原则或假定联系的基础上分摊,各种资源耗费,直接成本,作业成本,不可追溯成本,直接追溯,动因追溯,分摊,各种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图:,X资源耗费,Y资源耗费,生产准备次数,维修小时数,包装箱数,作业甲,作业乙,作业丙,A产品成本,B产品成本,资源动因分配,作业动因分配,(1)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 各资源库。,资源项目包括:,材料;工资;动力;折旧;办公费等等。,(2)将企业经营过程划分为各项作业。,作业的确定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3)确定“资源动因”。,资源成本动

11、因简称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是把资源库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的依据。,作业成本归集与分配:,(4)根据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动因数,将各资源库汇 集的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将每个作业成本库 中转入的各项资源价值相加就形成了作业成本库价 值。,(5)确认各作业的成本动因,再根据每个成本动因计算 相应的作业动因分配率。,作业成本动因通常简称作业动因,它是作业被产品或劳务等成本对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也是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6)根据不同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成本动因数将各作业 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或劳务成本。,产品 成本,=,直接 成本,+,作业 成本,

12、+,不可追 溯成本,为了便于分析成本动因,可将不同的作业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作业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单位层次作业,此类作业成本高低通常与产品的产量成正比。,如产品切割作业、组装作业,2)批量层次作业,此类作业成本高低通常与产品批数成正比,而与产品产量无关。,如订单处理作业、产品批检验作业,3)产品层次作业,此类作业成本与特定产品线相联系,而与产品产量、批量无关。,如产品开发与设计作业、制造过程改善作业,4)生产能力层次作业,此类作业成本通常与总体生产能力相关 。,如厂务管理作业,以作业为核心和枢纽,把企业的成本分配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分析统一起来,这一点是作业成本法最为深远的意义所在。,ABC法下的“二维”分析理念 :,作 业,成本分配观:提供关于资源、作业及成本对象的有关信息。它是以“成本对象引起作业需求,而作业需求进而引起资源需求”为基本依据,将资源首先分配至作业,再由作业分配至成本对象。,ABC法下的“二维”分析理念 :,过程分析观:提供有关何种原因引起作业(成本动因)以及作业完成效果如何(业绩计量)的信息。企业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改进作业链,提高源于企业外部的顾客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