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93107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防工程施工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堤防工程施工方案堤防工程施工方案1、堤防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锦州市小凌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工程起点为锦凌水库、终点为沈山铁路下行桥, 桩号为 XH0+000-XH6+403.04 ,河道治理总长度6.4km。新建堤防 5.47km,原有堤防加固7.08km。本段河道左岸为锦州市主城区,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相应堤防等级为 1 级;右岸为新城区,防洪标准为50 年一遇,相应地方等级为 2 级。2、施工准备2.1 测量、放样2.1.1 堤防工程基线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平面位置允许误差士 30mm士 50mm,高程允许误差士 30mm。2.1.2 堤防断面放样、填筑轮廓,宜根据不同堤型

2、相隔一定距离设立样架,其测点相对设计的限值误差,平面为土50mm,高程为士30mm,堤轴线点为土30mm。高程负值不得连续出现,并不得超过总测点的 30。2.1.3 堤身放样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堤基、堤身的沉降量。2.2.4 核查土料特性 :采集代表性土样按SL/T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中的要求做颗粒组成、砂性土的相对密度等试验。2.3 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 :施工机械、施工工具、设备及材料的型号、规格、技术性能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强度合理安排与调配。3 安全度汛3.1 堤防工程施工期的度汛、 导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编制方案,并报有关单位批准。3.2 本堤防工程跨汛期施工时,其

3、度讯洪水标准,应根据2 级堤防级别,按50 年一遇洪水标准,加安全超高0.8m控制。度汛时如遇超标准洪水,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4 堤基施工4.1 一般规定4.1.1 堤基施工前 ,应根据勘测设计文件、 堤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制订有关施工技术措施与细则。4.1.2 堤基地质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或无现行规范可遵照时,应进行必要的技术论证,并应通过现场试验取得有关技术参数。4.1.3 对堤基开挖或处理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应及时详细记录,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堤身填筑。4.1.4 基坑积水应及时抽排,对泉眼应分析其成因和对堤防的影响后予以封堵或引导;开挖较深堤基时,应防止滑坡。4.2 堤基清理4.

4、2.l 堤基基面清理范围应在设计基面边线外30cm50cm。4.2.2 堤基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必须清除,堤基范围内的坑、槽、沟等,应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4.2.3 基面清理平整后,应及时报验。基面验收后应抓紧施工,若不能立即施工时, 应做好基面保护, 复工前应再检验, 必要时须重新清理。4.2.4 位于塘内的堤防堤基清理,应先抽干塘内积水,在堤身边界以外一定位置按需要构筑临时围堰,在堤身范围内清淤至合格基层1.5m 以外,并保持基坑内经常排水,保证堤防填筑施工要求。5 堤身削坡由于清基和削坡的土方利用不同, 不得将清基削坡作为一道工序来施工,削坡土方用来回填堤身加培部分。在削坡前测量

5、好原堤的断面,作好控制桩, 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和高程清理堤身多余的土方,并集中归堆,采用挖掘机配合8t 自卸汽车就近运至需要回填的区段回填。削坡为使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清除大堤多余断面土方,在施工中按照设计的坡比留出坡度,并留50cm 的保护层,使用120推土机和人工整理坡面成型。在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之后回填。开挖之后的坡面应及时整压。6 堤身加培(技术关键点)堤身填筑用土从划定取土区取土,根据土方平衡规则, 分区分段进行堤防加固施工,对于运距超过xxxm的主要考虑用1m3挖掘机配合xxt 自卸汽车进行土方的挖运,对于土方运距在xxxm 以内且工作面较大的区段,考虑采用xxxm3 铲运机进行

6、土方挖运。土料运至填筑面后,用推土机平整,压路机压实。61 测量控制开工前根据建设单位的交桩,对工地原设控制点进行核查及核测,然后用 J2 经纬仪及 S3 水准仪把这些桩点引至堤轴线两端堤身以外,不受施工、滑坡等影响的适当地点,设永久性的标志,并标明桩号,架设标架。设置堤顶轴线的同时设置若干纵横辅助线,作为堤身施工放线的主要控制线。根据三角网和导线点按设计图纸要求定出轴线和辅助点,在堤身周围测设足够数量的高程控制点,其精度符合每 km 误差 6mm,往返各测一次,往返比较误差,符合环线闭合允许误差为 4n,n 为测站数。堤身周围设置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分别编号,绘制平面布置图,施工期间妥善保

7、护,且定期校核(每月可复测12 次),如超过允许误差,及时更正,如有遗失,及时补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设置不安排在冰冻期间进行。开工前实测堤基原始横断面,放定堤脚清基及填筑起坡的边线。纵断面测量,沿轴线每2050 米设一控制桩,如遇堤身渐变段、岸坡和地形变化较大的堤段, 桩距适当减小。 开始填筑前, 测绘地基地形图和横断面,按清基完成后的地形测设填筑起坡桩。施工中每一工序开工以前, 测设原断面, 放出本次控制线, 过程中跟班检测。 堤身填筑过程中, 每上一层土料进行一次边线测量。 堤身填筑后削坡前, 定出削坡控制桩, 削坡后施测断面并与相应设计断面相比较。施工期间定期进行纵横断面进度测量, 并

8、将成果绘成图表,算出有效方量。 每一施工段结束后测绘堤身附近施工区域地形图, 为下阶段施工提供资料。根据施工段的长度和工程量大小,分为三个施工区。 每一施工区设 2 名测量员,配备 J2 经纬仪及 S3 水准仪各一台,分两班跟踪作业,交接时说明测量状态、 控制桩并在测量结果上签字, 项目由专人负责测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复测修正。 施工期间妥善保管所有施工测量、进度、方量等记录、计算成果和绘制的图表。62 碾压试验6.2.1 碾压试验的目的:6.2.1.1 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6.2.1.2 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6.2.1.3 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直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6.2.1.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6.2.2 碾压试验的基本要求:6.2.2.1 试验应在开工前完成;6.2.2.2 试验所用的土料应具有代表性,并符合设计要求;6.2.2.3 试验时采用的机具应与施工时使用机具的类型、型号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