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质概况.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026612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地质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甘肃省地质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甘肃省地质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甘肃省地质概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地质概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地质概况.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地质概况甘肃省位于中国中西部,呈哑铃状,形态相对不规则。地质上分属四个构造单位:红石山断裂带以北的部分属天山 兴蒙造山带;河西走廊至景泰一线以北和最东部的庆阳地区属华北地台;以南为祁连造山带;泽库 武山断裂以南为秦岭造山带。甘肃省国土面积 45.4 万平方公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处在黄土高原、内蒙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主要山体都呈北西?南东走向,海拔大都在一千米以上。西南部的祁连山地和甘南高原,为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东南部的陇南山地,属秦岭山脉西延部分,除徽成盆地和少数河谷地带外,海拔都在二千至三千五百米之间。中、东部的黄土高原和西北部的北山山地海拔一般都在一千五百

2、米至二千五百米之间。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海拔大都在一千至一千五百米之间。 甘肃省各时代地层均较发育,地层系列较为完整,具有不同时代的海相火山岩系、多种类型的沉积建造、复杂的沉积型相和丰富的古生物群化石,并赋存各类沉积矿产和具层控意义的矿产。各时代地层大致分布及赋存有关矿产如下:前长城系敦煌岩群、龙首山群、北大河岩群、野马南山群、秦岭杂岩分别分布于塔里木地块、阿拉善、中祁连和北祁连、西秦岭;中晚元古界分布于北山、龙首山、北祁连和中祁连、西秦岭碧口等地,赋存有金、铜、铅锌、铁、钨、锰等矿产;寒武系分布于北山、龙首山、北祁连、西秦岭南带,赋存的矿产有铜铅锌、金、磷、钒、铀等矿产;奥陶系主

3、要分布于北山、北中南祁连,西秦岭有零星分布,赋存的矿产有铜、铅锌、金;志留系分布于北山、南北祁连、西秦岭 ,赋存的矿产有铜、金、铁、铅锌;泥盆系主要分布于西秦岭(为海相)、次为北祁连(下部为陆相),在北山仅有零星分布,赋存的矿产有金、铅锌、汞;石炭系分布于西秦岭、北中南祁连、北山,赋存的矿产有煤、金、铁、铅锌;二叠系在西秦岭、南北祁连、北山,赋存矿产有金、铁、煤; 三叠系主要分布于西秦岭、次为南北祁连,在北山和陇东零星分布,赋存矿产有金、汞、锑、石油(陇东);侏罗系在北山、祁连山、西秦岭均有分布,赋存的矿产有煤、石油;白垩系在北山、祁连山、西秦岭、陇东地区都有较广泛分布,赋存的矿产有煤、石油;

4、新生界在全省分布广泛,赋存的矿产有石膏、盐类、砂金矿等。 甘肃省境内的岩浆活动较强烈,岩浆侵入与喷发作用多次交替发生,分布广泛。其中,侵入岩出露面积约 3.4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7.6% ;火山岩与正常沉积岩相伴出露,且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地层中多有分布。碱性岩不发育,钙碱系列岩石从超基性到酸性基本齐全。北山区(包括敦煌?阿拉善地区)属华力西期构造岩浆区,以晚古生代岩浆作用为主;祁连区属加里东构造岩浆区,以早古生代岩浆作用为主;西秦岭区属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区,以中生代岩浆作用为主。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产,火山岩中有金、铜、铅锌、银、铁等矿产。与侵入岩有关的矿产有:基性超基性岩中的铜镍和

5、铂族(金川)、铬(大道尔吉)、铜(辉铜山)等矿产,成因为岩浆熔离贯入和热液交代;与中酸性岩 ( 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 ) 有关的钨钼 塔儿沟、小柳沟 、金(大水、李坝)、铜铅锌、汞锑、砷、铀等矿产,成因有热液交代型、夕卡岩型、斑岩型、热晕型;碱性岩 ( 霓辉正长斑岩和石英霓辉正长斑岩 ) 中有稀土矿(干沙河脑)。 甘肃省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由北而南,大地构造单元可划分为哈萨克斯坦板块、巴伦台?旱山地块、塔里木地块、阿拉善?华北板块、柴达木?西秦岭地块、巴颜喀拉?扬子板块。 各构造单元间或其内褶皱和断裂发育,褶皱轴和断裂的走向大多呈北西西?北西向,北东走

6、向的阿尔金走滑断裂和文(县)?康(县)断裂等也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构造单元和不同级别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对不同矿产的形成和赋存具有控制作用。 甘肃省的变质岩系较发育,其上部地壳主要由变质岩和地壳重熔花岗质岩石组成。变质岩及超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出露面积为 18.6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部基岩面积的 76.5% 。在空间上,变质岩遍布全省各地质构造单元;在时间上,包括了前侏罗纪的全部地质时期。变质相系、变质相组纷繁多样,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分布广泛,变质矿产丰富多彩。由埋深变质作用、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区域热流变质作用形成的区域变质岩,广布于前长城系至三叠系地层,以低绿片岩相为主,其次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分布于北山地区、敦煌地区、北大山、龙首山、北祁连山、中祁连山东部、北秦岭,出露面积近 2 万平方公里。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铌钽、水晶、石英岩、大理岩、石墨、红柱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