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思考.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26712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中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建中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建中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建中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中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思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创建中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思考一、研究相关理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运用组织合力,建立学习共同体。所谓学生学习共同体是指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它能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笔者立足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四环八步;教学模式,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总结出了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方案,并研究了学生数学学习共同体形成、运行模式、发展评价和优化的方法和规律,从而阐明了在长期的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是如何转变和提高的。二、研究实施过程学生学习共同体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2、来完成,以小组作为活动和评价的单位。研究实施的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小组的建立本着异质同构;的原则分组。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各种能力选出7名小组长,并按照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家庭情况等进行合理分组。全班共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内选定组长一人,作为小组活动的组织者,负责协调、评价、记录任务,小组成员根据数学成绩分为,各负其责。第二阶段:小组的运行和完善讨论小组量化评价结果与班级量化评价结果结合使用的方案。讨论结合小组课上、课下的表现和量化评价结果,以及月考数学成绩,评选先进小组(长)、积极分子、课堂展示之星、课堂点评之星等,意在表彰小组,建设优秀小组,鼓励小组建设积极分

3、子。探索量化评价如何落实到学生实际中,逐步建立数学课堂文化和共同体文化,促进共同体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探索数学课堂管理中如何纳入小组量化评价(如课堂活动方面、作业质量反馈、课堂纪律、每日小测、章节测试等方面),逐步扩展共同体管理体制的范围和职能。第三阶段:小组管理体系的成熟和学习共同体文化的形成根据月考成绩和量化评价结果,再度征集共同体建设和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根据反馈进行研究。班级可进行一次推选优秀小组、优秀学习带头人、学习能手的活动。按照前面形成的要求,不断加强共同体的文化建设。教师要熟练使用小组,并能够有效落实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同时探索教学设计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完善导学

4、案的编制和使用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第四阶段:拓展及新一轮的研究反馈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效果,总结和讨论成效,以及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轮的实践研究。三、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一)存在问题1.中考复习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问题。临近中考,教师容易片面强调自身主导作用,轻视小组活动对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作用。而学生更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业不良的学生容易有畏难情绪,不容易参与到小组活动中。2.教师的指导度问题。教师与小组、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小组作用的发挥。教师指导不到位会导致学生对小组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不深入;教师指导过多,也会使学生

5、放弃自主探索。(二)解决方法1.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做学习共同体的引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为学习共同体提供外部环境、营造情感氛围、提供智力支持,从而使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自奋其力、自致其知。2.形成教师层面的共同体。项目的实施需要全体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合作,多个班级甚至多个年级共同实施小组建设,以为小组建设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视角。3.了解学生对小组的态度、在小组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选择和培育小组的核心,发挥小组长的带头、示范和督促的作用,理顺课代表与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小组内不同层次的成员间的关系,建立网状的管理体系,不断调整、完善小组活动的方案和秩序。四、结束语在学生学习共同体中,要形成强大的群体动力,达到组织成员共同的目标愿景,必须发挥共同体成员的协同力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赵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潘洪建.大班额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