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30625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摘要研究表明: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尽管他们识字不多,但是他们能够自己与书对话,成为自主的阅读者。那么,阅读也就成为了幼儿时期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过程。但是,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的限制,在阅读这个过程中,成人的指导是必要的。那么,教师应该帮助幼儿提高的读图能力,使幼儿掌握一些基本阅读技能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学会阅读、喜爱阅读,并终身受益。 关键词阅读技能和方法、读图、读图能力正文 “读图”是指在阅读图书类书籍时,幼儿按照画面顺序,观察画面的背

2、景、色彩、人物表情、动作、神态及其常用符号等,从而知道图与图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使图像语言得到解码。“读图能力”就是通过读图的方式理解图书内容的一种能力。纲要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那么,教师怎样帮助幼儿提高读图的能力?怎样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阅读技能和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呢?首先,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法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情况、教师的早期阅读观念、家长的早期阅读观念等进行问卷调查。有计划、有步骤

3、地收集和分析有关阅读教学方面的资源,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其次,通过网上搜索、翻阅各类杂志、书刊等文献资料法。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新的生长点和支撑性理论,有针对性地制订研究方案和指导实践研究。再次,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再次学习、实践。通过观察、引导、反思、评价,分析寻找得失原因,不断总结、调整方案,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检验。最后,对方案实施过程及时回顾、反思,总结等方式获得以下成果或经验。一、幼儿通过对书本中图画的阅读和解码,逐渐从依赖性的阅读转变成为自主性的阅读。首先是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其次是帮助幼儿掌握读图的技能和方法,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具体的内

4、容和使用在第二点中,有详细的介绍。最后是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阅读形式和内容,以及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故事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如此以来,我们实验班的孩子发生了以下的变化:1、幼儿的阅读水平和习惯有一定提高:实验班的幼儿阅读兴趣高,阅读习惯良好,主要体现在:1)幼儿初步掌握了简单的阅读方法,如能够以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对于非常熟悉的图书,能够逐字正确地边指边念等;2)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觉爱护图书、安静阅读的意识;3)在倾听、表述、欣赏阅读绘本、文学作品等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对比班。2、幼儿创造性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了:在多元阅读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首先凭借自己对读本中图画的观察和

5、理解,大胆地猜测,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想象力、质疑力,其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例如:在关于小熊的阳光“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首先展示图片让幼儿“猜图”,让幼儿观察、读图,鼓励幼儿读出自己的故事,之后和幼儿一起探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让幼儿“析图”,帮助幼儿说出自己的故事。当老师大声的读出完整的故事让幼儿“推图”时,发现有的幼儿会用语言表达出对小雪人的遗憾,当阳光照到熟睡的小熊时,幼儿又会表达出那种紧张难受的心情只要幼儿的思绪进入了故事情节,便会有表达的欲望,这时成人的适时引导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3、幼儿的阅

6、读形式丰富了:我们采用兴趣化、艺术化、互动化等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多元化的指导。例如:在我们的一座房子一块砖的绘本阅读活动中,就分成三个课时组织幼儿开展了活动。第一,鼓励幼儿从阅读图画入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第二,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图片,由老师按情节给幼儿分组准备表演;第三,幼儿讨论分配角色,进行故事的表演。虽然在此次活动中,孩子的表现并不自然,也不大方,但是孩子们非常的认真。在小猫尿床的活动中,发现有的孩子竟然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于是我们又尝试提供更多的指导策略,让幼儿体验多种的阅读形式。比如:小老虎大屁股的活动,是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编出自己的故事;伞屋的活动,是提

7、供丰富多样的区域材料,让幼儿玩出自己的故事;小熊的阳光的活动,是通过统计的形式来发现四季的变化的但是,无论幼儿的阅读形式怎样变换,都要首先突破对绘本图画的“猜测”、“分析”、“推理”三步骤,只有对图画进行了解码,才能提升下一步的阅读能力。二、教师不断的学习,借鉴专家同行的经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反复的“一课多研”、“教学观摩”、“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中,探索出一些帮助幼儿提高读图的技能和方法,从而形成读图能力。1、提问引导法:在导入活动时,先将故事的关键问题抛出来,再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读本的图画,鼓励幼儿阅读完整的故事。适用班级:大班适用图书:按一定顺序的变化而推进故事发展的图书。2、记录

8、法:在阅读活动中,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记忆是短暂的,老师将故事的衔接点用相应的图画和活动中幼儿的讨论内容,一一对应的以导读的形式展示出来,加强幼儿对图画的深层理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适用班级:中班、大班适用图书:多个人物或背景的绘本故事书3、观察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的线索包括:1)主要角色的表情、装扮、动作;2)故事背景图画的变化;3)符号或标记的提示和涵义。例如:小熊的阳光就包括小熊情绪变化的线索;季节变化的线索;雪人从出现到消失的线索等等。适用班级:小班、中班、大班适用图书:各种图画书4、有序读图法:主要是按照读本的内容逐页阅读,重点在每一页图画的细微变化。适用班级:小班、中班适用图书:

9、页数较少的读本5、遮挡法:呈现给幼儿的图画不是完整的,有部分图像是被遮挡的,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当被遮挡的部分出现时,幼儿的兴趣最浓,映像也更深刻。适用班级:小班、中班、大班适用图书:文字较少、页数不多的绘本6、分段式阅读法:有的读本故事情节比较复杂,可以挖掘的线索比较多,以其中的一条线索为重点,开展一次教学活动,完成一个故事需要两到三个活动。如:独角兽妹妹就可以将故事的内容按情节分成段,分两到三个课时呈现给幼儿,帮助幼儿更准确的理解图画的内容。适用班级:大班适用图书: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图书这些方法,在适应性课程主题教学活动中,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教师能够很快的在主题网络图中捕捉到每一个层次的关键点,并以图片组合的形式将网络图呈现给幼儿。这种读图方式,让我园的全体教师在主题教学中受益匪浅。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幼儿只有在科学的引导下掌握一些基本阅读技能和方法,建立读图能力,才能真正的读懂书,这样才会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才会喜爱阅读,才能打开眼界,获得很多课外知识,理解力、表现力大大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