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的实验练习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37988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中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的实验练习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高中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的实验练习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高中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的实验练习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高中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的实验练习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高中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的实验练习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中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的实验练习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中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的实验练习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高中生物 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的实验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收放。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且标本应透明。高倍镜使用:先使用低倍镜确定目标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较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1)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2)放大倍数计算: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或宽。(3)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4)低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 高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5

2、)物镜和目镜的判断方法: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6)放大倍数的判断方法:目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小,镜头短放大倍数大。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镜头短放大倍数小。 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距离近放大倍数大,距离远放大倍数小。练习1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 )目镜10 物镜10 目镜16 物镜40A. B. C. D. 练习2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较清晰,另一部分较模糊,这是由于 ( )A、反光镜末调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C、细准焦螺旋末调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练习3.使用

3、显微高倍镜的观察顺序正确的是 ( )(1)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物像清晰为止(2)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3)低倍镜下看清物像,要把目标物像调到视野中间 A、(1)(2)(3) B、(3)(2)(1)C、(2)(3)(1) D、(3)(1)(2)、练习4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将位于视野内右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练习5下面甲图示洋葱细胞在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

4、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丙一个细胞内DNA含量abcdefg1234甲乙A(1)(3);左上方 B(2)(4);右下方 C(1)(4);左下方 D(2)(3);左上方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实验原理:1.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 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5、。2(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原理: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混合后,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注意事项: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斐林试剂中的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2) 脂肪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时,可用苏丹或苏丹,苏丹染液遇脂肪的染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染液遇脂肪的染色反应为红色。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用苏丹或苏丹染液,现象是橘黄色或红色。注意事项: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

6、模糊。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需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3)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 作用,形成紫色或紫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从而用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 注意事项: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鉴

7、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1)DNA在氯化纳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纳的浓度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纳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 的溶解度最低。(2)DNA遇二苯胺变成蓝色见右图曲线:1、实验材料的准备:用鸡血细胞液,而不用鸡全血,是因为血浆中不含DNA,使用鸡血细胞也提高了材料中的细胞数量,进而提高了DNA含量,从而可保证实验能提取到较多数量的DNA。2、盛放鸡血细胞液的容器最好是塑料容器,因本来就很少的DNA易被玻璃容器吸附。3、获取较纯净的DNA的关键步骤:(1)充分搅拌鸡血细胞液,是鸡血细胞加速破裂,释

8、放出DNA(2)沉淀DNA是必须用冷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较佳(3)正确搅拌含有悬浮物的溶液以便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实验材料:鸡血、菜花(或蒜黄、菠菜)。练习6.在DNA的粗提取实验中,需要用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实验中两种溶液使用顺序以及使用目的分别是 ( )A先用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析出DNA;再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凝集DNAB先用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凝集DNA;再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析出DNAC先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凝集DNA;再用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析出DN

9、AD先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析出DNA;再用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凝集DNA练习7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DNA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 B C D练习8.用斐林试剂试剂鉴别健康人的下列四种液体,出现红黄色沉淀的是 ( )A. 血清 B. 唾液 C. 胃液 D. 尿液练习9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

10、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练习10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的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练习11下列关于实验一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

11、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练习12在鉴定蛋白质样品时,加双缩脲试剂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A、先加A液,混合后再加B液 B、先加B液,混合后再加A液C、A、B液混合后立即加入 D、上述方法都可以采用练习13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中、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有需要加热C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D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练习1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

12、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和提取液。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练习15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和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和

13、_溶液。(2)用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_。实验四: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原理:健那绿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藓类叶为单层细胞,菠菜叶下表皮略带一些叶肉也可,叶绿体呈椭圆形,可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最大面积(长轴)转向光源,在强光下以最小面积(短轴)转向光源。植物线粒体相对较少,叶绿体颜色易掩盖线粒体被染成的蓝绿色,所以一般不用植物细胞观察线粒体。练习1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 )A

14、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叶绿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练习17.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是因为 ( ) A、叶绿体在不同强度光照射下会以不同面向着光源 B、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难以观察 C、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 D、细胞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练习18观察黑藻叶的细胞质流动,最佳观察位置是 ( )A叶片边缘细胞 B叶片表皮细胞C保卫细胞D靠近叶脉处细胞 练习19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材料最好选取 ( )A黑藻细胞 B苹果果肉细胞 C根尖细胞 D马铃薯块茎细胞练习20为了观察叶绿体、细胞质流动、质

15、壁分离现象以及进行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现按下表进行各组实验: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A新鲜黑藻清水、光照、5细胞质流动B新鲜黑藻清水、光照、25细胞质流动C新鲜黑藻清水、黑暗、25细胞质流动D紫色洋葱鳞片叶0.3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E紫色洋葱鳞片叶3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F菠菜叶清水叶绿体G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染液、50%酒精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1) 黑藻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理想材料,原因是_,_;若观察时发现细胞质不流动,或者流动很慢,应立即采取措施,加速细胞质流动,可采取的措施是_。(试

16、举一例)(2) 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_。(3) 如果将B组材料作D组处理后再观察,则与原B组实验相比,显微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情况是_:E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一般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原因是_。(4) G组实验的目的是_。在F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表皮,原因是_。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细胞液浓度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能力不同。条件:细胞内外溶液存在浓度差,活细胞且具有大液泡。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是该实验的理想材料,不应选择具有无色或

17、浅色液泡的组织细胞。结论:细胞外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的细胞外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 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过程中关键是观察细胞壁、原生质层和液泡的体积颜色 。应用:可以用于测定细胞液的浓度 范围 ;可以用于判断细胞的死活,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的大小;比较未知溶液浓度的范围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空隙充满的是0.3mg/mL蔗糖溶液;动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练习21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

18、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人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练习22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

19、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六: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

20、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或者(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透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实验中并未设置对照实验而是前后对照。所以在开始时要记下内外液面的高度,注意分析: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

21、溶液,结果会怎样?(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练习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关于“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请根据材料补充方法步骤(2),并完成问题。目的要求 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问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材料用具 材料: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用具:塑料餐刀,防护手套,毫米尺,塑料勺,纸巾,烧杯。 试剂:质量分数为0.1的NaCl溶液。 方法步骤 (1)用塑料餐刀将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

22、m、1cm的正方体。 (2)_.用塑料勺不时翻动琼脂块。注意,不要用勺子将琼脂块切开或挖动其表面。 (3)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将琼脂块从NaOH溶液中取出来,用纸巾把它们吸干,用塑料刀把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测量结果(每两次操作之间必须把刀擦干)。 (4)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并填写下表。琼脂块边长/cm表面积/cm2体积/cm3比值(表面积/体积)NaOH扩散的深度/cm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321(5)实验结论 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6)思考讨论

23、: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与细胞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_.为什么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为什么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_.练习24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的产物。(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 作

24、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注意事项: 提取和分离的原理 各种材料的用途(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等)画滤液细线的要点 实验结果(色素的种类、颜色、含量、在滤纸条上的位置)(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中,

25、所以可以用上述溶剂来提取色素,提取过程中加入的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作用也是常考的知识点。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画滤液细线一定要均匀、直、细,每次待干后重复若干次。分离色素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练习25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划线将实验材料研磨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划线制取滤液再划线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划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液纸条上划线进行纸层析练习26下列哪个操作组合是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步骤 ( ) 选植物绿叶

26、研磨 过滤 画滤液细线 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观察色素带A B C D练习27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A B C D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实验中用到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探究无氧呼吸产物实验时,如何控制无氧和有氧条件是一个难点。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检测酒

27、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了解实验的设计及变量的控制;记住二氧化碳、酒精的检测方法。练习28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经过讨论,认为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最佳,其主要理由是 ( )A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 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C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D酵母菌代谢比较旺盛练习29某小组为研究氧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总量的变化趋势是练习30.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

28、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A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B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C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

29、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练习31 19世纪中期,人们已知酿酒是活酵母利用糖类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但对“糖类是怎样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存在不同观点:一是,糖类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需要活酵母菌的参与;二是,发酵是酵母菌细胞内某些物质引发的。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发酵是由酵母菌细胞内某些物质(酶)引起的”,请利用下列材料加以证明。I 材料用具:带孔的橡皮塞和锥形瓶(500ml)两个,新鲜酵母粉,5%的葡萄糖溶液,恒温箱,玻璃导管,澄清的石灰水,蒸馏水,研钵,石英砂,离心机,量筒,烧杯和玻璃棒等。II 实验步骤 ; ;

30、; 。III 实验结果及推论 IV 实验分析本实验可不设对照实验,原因是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是 。实验十: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原理:1、植物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规律性动态变化;3、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观察;4、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染色体特点可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二、方法步骤培养根尖 洋葱底部接触广口瓶内水,常换水,放 处, 天, cm时用于实验 装片制作(1)取材:取根尖 mm(2)解离:放进 和 的混合液中 min。(3)漂洗:放入盛有 的玻璃皿中 min。(4)染色:根尖放进 或 的玻璃皿中 min。(5)

31、制片: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 ,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加上 ,用 轻轻地压载玻片。观察 (1)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其特点是 ;(2)高倍镜观察:用 和 把视野调整清晰,先找出细胞分裂 期细胞,再找出 细胞,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 变化的特点。绘画 略 练习32. 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A、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彼此分散开来呈单层 B、 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 C、 用龙胆紫是为了将细胞核、染色体染成紫色 D、 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E、 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练习33.观察洋

32、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 )A、 解离、染色、漂洗、压片 B、取材、漂洗、染色、解离、压片C、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D、取材、染色、漂洗、解离、压片练习34. 下列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是( )A、 番茄果实 B、洋葱鳞片叶 C、蚕豆根尖 D、叶表皮细胞练习35. 一名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被观察材料边缘为浅蓝色,中间为白色,下列有关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染色时间过长 B、染色时间过短 C、解离不充分 D、漂洗不彻底练习36.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末期细胞图,能看到的结构有( )A、 细胞壁 染色体 核膜 B、细胞壁

33、 染色体 纺锤体 C、细胞膜 纺锤体 叶绿体 D、细胞壁 纺锤体 细胞板练习37关于下列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换平面镜采光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中期的变化CDNA初提取和鉴定实验中,第二次加蒸馏水是为了稀释NaCL溶液,以便DNA析出D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CaCO3是为了研磨充分练习38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

34、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力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练习39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过程叫解离,作用是使根尖组织细胞分散开B过程叫漂洗,主要目的是洗净解离液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使细胞相互分散开E过程中需要先在高倍镜下找到根尖的生长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A B C D 练习40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

35、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练习4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练习42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观察到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色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呈深色D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紫色。练习43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叶绿体的观察:取黑藻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